无血流阻断的腹腔镜肝右后叶血管瘤切除2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150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无血流阻断的腹腔镜肝右后叶血管瘤切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28例肝右后叶血管瘤患者资料,其中女性19例,男性9例,年龄(37.9±6.1)。记录和分析手术情况、围手术期指标、住院费用、随访情况等。

结果

28例肝右后叶血管瘤患者均行无血流阻断的腹腔镜切除手术,其中27例仅使用超声刀断肝,1例应用超声刀和血管闭合系统联合断肝。瘤体直径(6.7±1.3)cm。术中出血量(330.4±139.0)ml,手术时间(87.4±27.9)min。1例因术中瘤体破裂出血而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3.6%(1/28)。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45.4±18.9)h,术后住院时间(7.5±1.3)d,住院费用(3.1±0.5)万元。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无非计划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30个月,随访期间均无明显不适。

结论

无血流阻断的腹腔镜肝右后叶血管瘤切除术安全且效果确切,可以为腹腔镜肝右后叶血管瘤切除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硒元素与口腔癌发病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口腔癌新发患者325例作为病例组,同期经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医院的体检人群和社区健康人群共65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硒元素与口腔癌发病风险的aOR及其95%CI,并进行分层分析和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清硒水平[112.42(80.98~145.0
目的了解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城乡差异,为有针对性的老年人跌倒预防和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017年1-3月先后对上海市7个城市社区和6个农村社区方便抽取的≥60岁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跌倒现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老年人跌倒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共调查城市老年人3 386人,其中441人(13.0%)发生跌倒,261人(7.7%)发生跌伤;共调查农村老年人2 826人,其中320人
期刊
孕前队列对于分析和探讨人类生殖健康、生命孕育前与早期阶段各种因素对妊娠结局和子代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中国已建立的孕前队列基本情况与特点进行综述。
大型人群队列建设是人群疾病防治的重要资源,其研究结果为个体化治疗和精准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精准医学重点战略内容。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单位撰写的《大型人群队列现场调查管理技术规范(T/CPMA 001-2019)》团体标准,以国内成熟的大型人群队列研究为基础,以"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可行性"为原则,提出了大型人群队列在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及设备、物资、文档、财务的六方面管理要
目的评估《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条例》)实施效果。方法2018年4月通过分层阶段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朝阳区93家餐馆,在午餐和晚餐时间进行暗访随访,观察餐馆内吸烟现象,并与实施前半年、实施1个月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餐馆禁烟标识张贴率(76.3%)和服务员对《条例》整体认知程度均较高。总体吸烟发生率(29.0%)低于实施前半年的吸烟率(36.7%),高于实施1个月的吸烟率(14.8%)。未发
实验室检测是HIV感染的诊断、监测和血液筛查的常规方法,是艾滋病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HIV分为HIV-1和HIV-2,HIV-1广泛分布全球各地,是造成全球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HIV-2主要分布于非洲西部,流行较为局限。我国从1998年陆续有HIV-2感染的报道,多为散发病例,绝大部分都是HIV-1/HIV-2混合感染。目前我国针对HIV-2检测的关注较少,国产可区分HIV-2的检测试剂也没有注
近几年布鲁氏菌病(布病)报告发病水平持续上升、流行范围不断蔓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持续改进布病的监测系统对于有效开展布病防控意义重大。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布病监测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对当前布病监测系统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对监测系统的评价进行了综述,并为进一步改进监测系统,以适应其新的监测防控需求提出建议。
HBV感染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孕妇HBsAg阳性率存在地区差异,从低流行地区的0.6%到高流行地区的20%。我国孕妇HBsAg阳性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妊娠妇女合并HBV感染不仅增加母婴传播风险,同时也会给孕妇及其子代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本研究从孕妇HBsAg阳性率、妊娠合并HBV感染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孕妇HBV感染对母婴安全的影
目的汇总全球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随访研究,了解结直肠癌疾病自然史转归参数可获得性及1年转归概率。方法基于PubMed、Embase、Cochra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开展文献检索(截至2017年3月);摘录研究基本信息,确认结局健康状态分类体系和各健康状态人群转归参数可获得性,对研究数量>3篇的转归参数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使用1年转归概率(95%CI)表示结果大小,采用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