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不断深入改革,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全面人才,各院校教育的教学工作也随之不断改革和探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就是《水工建筑物》,为了培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本文对《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就是《水工建筑物》,此课程实践性较强,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且涉及的知识较多,内容较多等特点。这门课程涵盖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种建筑物的构造组成、设计计算方法和工作原理及管理方法等内容。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性,影响学生能否直接参与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去。所以,《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本文对《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存在不足。此教材有较多的地方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点叙述基本理论,对介绍知识发展的方向和存在问题等方面不够注意,从而忽视培养学生能力和智力开发。还存在某些知识与技术基础课内容重复的问题。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在教材编辑上又不能够丢掉老内容,同时还要添加新内容,造成了知识内容的繁杂,从而造成内容越来越多,而课时却没有变化,以此造成了为教师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不易抓住重点。
  (二)教学形式陈旧。此课程涉及的知识较多,且实践性较强。所以单靠老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对这门课程了解的又少,就会使学生学习的效果差,印象不深刻。
  (三)考试制度不合理。此课程的考试试题都是由老师自己命题,考试能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但是教师命题也难免会出现弊端。如老师对知识重点、难点取舍不同,就会造成命题不符合教材大纲要求的地方。还有老师评分标准不同,这样就不能够准确的反应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二、《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精心编写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出现的教材内容不足问题,对教材进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的编写,应该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应用,还要注意新技术和新知识等内容的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技能和理论的编辑,还要考虑到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在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此专业的特点,对教材细致的整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特点,将不同的建筑物类型,结合不同工作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等特点,进行分章的编写。
  (二)搞好教学设计,以点带面
  《水工建筑物》课程实践性较强,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且涉及的知识较多,内容较多等特点,但是其中也存在个性和共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点带面,充分总结,搞好教学设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教材内容和相关课程的联系要处理好,在教学时要体现出课程的特点。如在建筑物课程内容的授课时,不能够做任何删减,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对建筑物有一个完整的理解。教师在授课时要讲清重、难点,并要突出相应的注意问题。例如:在分析重力坝的结构时,目的是解决结构计算简图和应力指标的选用,但是应力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用材料力学方法才能够解决,这是材料力学学习的目的。能够让学习懂得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所涉及的因素是非常多的,要求对以前学习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常常还要做出相应的简化和假设,同时还有较多问题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但是计算结果要符合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大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学习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认真组织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水工建筑物》课程实践性较强,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且涉及结构设计、受力分析、渗流、过流的能力计算等等内容,其中也存在着个性和共性。所以要对针对每种建筑物和课程做到细致的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不同的方法,从而进行合理的教学。具体如下:
  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较多弊端,使学生不易于理解教学内容,所以应合理的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此课程涉及的水工建筑物种类较多,且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视图。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制作电子课件,将细致的工程视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工程理论教学
  由于这门课程涉及面较广,只靠单一的课堂授课,学生是不能够很好的掌握的理解其中的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现场理论教学。如在学校附近的合适的水利水电工程现场,进行直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论
  本文对《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得出:针对《水工建筑物》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还处于初步阶段,所以为了满足现代水利的需要,还需要教師的不断探索和改革,以此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万勇.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65—67
  [2]焦爱萍.多媒体在高职水工建筑物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3):31—32.
  
其他文献
摘要:油气集输是油田地面工程处理中重要的生产阶段,在油气开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切实地提高油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本文通过大量的调研文献综述了国内外在油气集输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了我国油气集输工艺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这可以为我国油气集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方向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油气集输 油田开发 采油 原油 天然气集输       一﹑引言  油气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华北电力物资总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圣德信设备监理有限公司,在众多监造项目中的一些经验,重点介绍了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为兄弟单位在监造项目时,提供参考。北京圣德信设备监理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下属企业中最早获得火电,水电,输变电监造甲级资质的单位,也是最早获得风电,光电监造资质的单位。  关键词:项目管理 监造 沟通       一、前言  沟通,从其概念上来讲,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
摘要:目前中国石油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目前已经全部进入系统应用阶段。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公司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为公司业务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本文作者通过根据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摸索出一套Sap ERP系统的角色建立和管理的方法,通过职责分离矩阵生成了角色互斥矩阵,通过角色互斥矩阵分派用户角色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内控风险。 
摘要:与其他的众多技术领域相比,计算机软件离不开数学和逻辑运算等,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有关计算机软件专利的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计算机软件是给予版权保护但没有相关的专利保护,保护的是软件的表达方式而没有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核心技术,这是由于计算机软件的核心技术的定义还是没有明确的定义。计算机软件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二进制算法,又要用到其他设备,它是否具是独一无二的技术会有较大地争议。欧美等
摘要:很多石油销售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当中都会遇到体制机制的重组、生产力的改变、各方利益的调整等很多问题,企业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的话再小的问题也有可能会变成大问题,这样可能就会对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麻烦。而本文则主要是对石油销售企业内部沟通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石油销售企业;内部沟通;问题;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摘要:《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一门课。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机械基础》课教学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机械基础 兴趣 多媒体 实践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它包含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零件与传动、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多且杂,内容抽象,实践性强,
摘要:随着石油企业的迅猛发展,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管理者逐步意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是人才储备。石油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体系是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本文具体探讨了石油企业后备干部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及主要策略。  关键词:石油企业;后备干部;构建体系;策略       一、引言  我国石油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观念发展缓慢,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经验不
摘要:高职教育成为培养高级操作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特色是技能培养,适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根据这一目标,对我院08级地质专业从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做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和实验,进行了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方案的整合工作,主要包括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程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修改石油地质专业教学大纲和加强教材建设,形成高职专业特色的教材体系等,同时也从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基地教
摘要:本文从安全教育的视角,论述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必须把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教育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使员工从“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达到安全教育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安全教育 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 安全素质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用工制度的改革,在企业从业人员的层次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一个企业的组成人员越来越复杂,岗位的变动和人员流动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