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教版新高中英语(NSEC)现已在全国被广泛使用,与旧教材相比“Listening”板块有了新的变化。本研究以相关教材评价理论为依据,试图从听力材料的内容、形式以及听力技能三个方面对NSEC教材必修三的“Listening”板块进行分析与评价,帮助教材使用者灵活运用教材,提高听力能力。
关键词:NSEC;“Listening”板块;教材评价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语言技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综合运用。[1]王玉晓认为,作为英语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和英语的必备技能,英语听力备受重视。[2]在日常交际中听力技能占有重要位置,而教材是培养学生听力技能最直接的工具。然而,没有完美无缺的教材,也没有适用于每个人的教材。因此,对整本教材,特别是对教材中听力板块的分析评价就非常必要了。
国外不少学者为教材评价做出贡献,例如Sheldon提出整体印象评价和定性评价。[3]而针对国内教材研究,束定芳、庄智象指出:教材评价要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结合,要看教材是否与教学大纲所提出的教学目标相吻合。[4]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因此本研究依据《新课标》中听力技能的要求对NSEC教材必修三的听力板块进行评价。
二、“Listening”板块分析与评价
《新课标》要求高中阶段听力技能应达到七级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等。[1]本研究以新课标为依据,从听力材料的内容,形式以及听力技能三个方面对人教版必修三的听力部分进行分析评价。
(一)听力内容。通过统计必修三学生用书的Listening板块,听力材料的内容均是以单元相关话题呈现,题材丰富。其中涉及到节日、健康饮食、戏剧、天文,地理等。该板块紧扣单元主题,并与其他板块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例如第三单元的听力部分是由Listening,writing,and acting三部分的有机组合。首先学生对听力部分进行预测,然后听材料进行核对并回答问题。最后假设学生是戏剧的主人公,根据戏剧编写提纲进行戏剧创作。最终学生们表演出自己的戏剧场景。本单元听力部分的材料在内容的选择上与前面的Reading部分联系紧密,即对课文内容的续写,并且书面结果以表演的形式灵活的呈现。因此,重要知识点不仅能在不同板块得以复现,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听力学习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听力形式。通过对人教版必修三的统计发现,听力形式主要以文章和对话为主,包括两篇对话和三篇文章。具体形式涉及辨音、选择、回答问题、填表格、补全句子、听后猜图片内容、听后写大意、听后表演、续写剧本等。听力过程中还与说,读,写三种技能相结合进行综合训练。每个单元乃至整本书中,教材都依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需要对听力形式进行合理安排,循序渐进,逐渐缓解学生认为听力难的畏惧心理。例如第一单元听力部分,首先通过图片对听力内容进行猜测,然后听对话回答问题,最后根据听力材料学生自己编写一段新对话并进行表演。而对整本书而言,从对话到篇章,从辨音、选择到补全句子、填写表格、编写剧本。总之,听力板块形式多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提高了听力学习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三)听力技能。与旧教材相比,NSEC的一大亮点是,Listening板块以听力技能为主,巧妙的与说,读,写三种技能融为一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听力的过程中常伴有讨论交流,阅读资料,编写对话,进行表演等,几种形式适当的分配在各个单元之中。例如第五单元的Listening部分,首先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然后根据听力内容补全句子。最后边听边做记录,接着以对话的形式呈献给大家。杨春娟认为,听与写配合训练非常重要,它是从口语过度到书面语,从听说到写不可缺少的桥梁,也是测试听力的重要手段之一。[5]因此,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其中关键词,抓住文章大意,并与写作训练相互配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日常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三、结语
本文从三个维度,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Listening板块进行分析评价。首先听力内容以单元主题呈现,题材丰富多样,但话题对于部分学生比较生疏,因此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知识建构,组织学生课前做好必要准备。其次,听力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兴趣,但教材中的听力口音过于单一,这与语言在日常的实际交流运用中不符。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适当时添加不同口音的听力材料。最后,活动设计对发展学生的听力能力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口语、阅读、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总之,必修三Listening板块的设计基本符合《新课标》中听力技能七级目标的要求,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教材使用者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学会根据学生创造性的使用并开发教材,注重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玉晓.论语言输入与外语习得[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4-105.
[3]Sheldon,L.Evaluation ELTT ext books and Materials[J].ELT Journal,1988(4):237-246.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杨春娟.如何利用高中英语新教材培养学生的听力[J].科技信息,2007,(19):189.
(作者单位:顾昆/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王楠/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NSEC;“Listening”板块;教材评价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语言技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综合运用。[1]王玉晓认为,作为英语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和英语的必备技能,英语听力备受重视。[2]在日常交际中听力技能占有重要位置,而教材是培养学生听力技能最直接的工具。然而,没有完美无缺的教材,也没有适用于每个人的教材。因此,对整本教材,特别是对教材中听力板块的分析评价就非常必要了。
国外不少学者为教材评价做出贡献,例如Sheldon提出整体印象评价和定性评价。[3]而针对国内教材研究,束定芳、庄智象指出:教材评价要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结合,要看教材是否与教学大纲所提出的教学目标相吻合。[4]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因此本研究依据《新课标》中听力技能的要求对NSEC教材必修三的听力板块进行评价。
二、“Listening”板块分析与评价
《新课标》要求高中阶段听力技能应达到七级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识别语段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等。[1]本研究以新课标为依据,从听力材料的内容,形式以及听力技能三个方面对人教版必修三的听力部分进行分析评价。
(一)听力内容。通过统计必修三学生用书的Listening板块,听力材料的内容均是以单元相关话题呈现,题材丰富。其中涉及到节日、健康饮食、戏剧、天文,地理等。该板块紧扣单元主题,并与其他板块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例如第三单元的听力部分是由Listening,writing,and acting三部分的有机组合。首先学生对听力部分进行预测,然后听材料进行核对并回答问题。最后假设学生是戏剧的主人公,根据戏剧编写提纲进行戏剧创作。最终学生们表演出自己的戏剧场景。本单元听力部分的材料在内容的选择上与前面的Reading部分联系紧密,即对课文内容的续写,并且书面结果以表演的形式灵活的呈现。因此,重要知识点不仅能在不同板块得以复现,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听力学习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听力形式。通过对人教版必修三的统计发现,听力形式主要以文章和对话为主,包括两篇对话和三篇文章。具体形式涉及辨音、选择、回答问题、填表格、补全句子、听后猜图片内容、听后写大意、听后表演、续写剧本等。听力过程中还与说,读,写三种技能相结合进行综合训练。每个单元乃至整本书中,教材都依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需要对听力形式进行合理安排,循序渐进,逐渐缓解学生认为听力难的畏惧心理。例如第一单元听力部分,首先通过图片对听力内容进行猜测,然后听对话回答问题,最后根据听力材料学生自己编写一段新对话并进行表演。而对整本书而言,从对话到篇章,从辨音、选择到补全句子、填写表格、编写剧本。总之,听力板块形式多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提高了听力学习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三)听力技能。与旧教材相比,NSEC的一大亮点是,Listening板块以听力技能为主,巧妙的与说,读,写三种技能融为一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听力的过程中常伴有讨论交流,阅读资料,编写对话,进行表演等,几种形式适当的分配在各个单元之中。例如第五单元的Listening部分,首先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然后根据听力内容补全句子。最后边听边做记录,接着以对话的形式呈献给大家。杨春娟认为,听与写配合训练非常重要,它是从口语过度到书面语,从听说到写不可缺少的桥梁,也是测试听力的重要手段之一。[5]因此,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其中关键词,抓住文章大意,并与写作训练相互配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与日常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三、结语
本文从三个维度,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Listening板块进行分析评价。首先听力内容以单元主题呈现,题材丰富多样,但话题对于部分学生比较生疏,因此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知识建构,组织学生课前做好必要准备。其次,听力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兴趣,但教材中的听力口音过于单一,这与语言在日常的实际交流运用中不符。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适当时添加不同口音的听力材料。最后,活动设计对发展学生的听力能力有很大帮助,与此同时口语、阅读、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总之,必修三Listening板块的设计基本符合《新课标》中听力技能七级目标的要求,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教材使用者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学会根据学生创造性的使用并开发教材,注重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玉晓.论语言输入与外语习得[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4-105.
[3]Sheldon,L.Evaluation ELTT ext books and Materials[J].ELT Journal,1988(4):237-246.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杨春娟.如何利用高中英语新教材培养学生的听力[J].科技信息,2007,(19):189.
(作者单位:顾昆/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王楠/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