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校园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最美丽的花朵。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任务设疑,训练学生的探索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以解决问题,实现心理平衡。我们在教学时,不妨在触题时就布置任务,激起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如何完成任务,训练探索性思维。如教“打电话“这一话题时,我出示了课题A telephone call 以后,就引发激疑:课文中的两位同学在电话里谈了些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思维很活跃;我又因势利导:听了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你能学会用英语打电话吗?又如,教“购物”这一话题时,我一上来就出示了一张Shopping List,布置学生学会用英语完成“购物”的任务。通过任务设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性地训练,学生思维会更活跃,设疑和释疑会更积极。
  二、插图求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我们的英语教材都配有插图(教学挂图),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仅将这些图作为一个创设情景的辅助手段,很少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图上的内容。我在使用教学挂图时,常常要求学生看图提问,对图中的疑点主动发问,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o can you see? How many? Where are they? Whose…等。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当学生通过观察提问“谁?什么?在哪里?”等问题时,他们对课文的难点、疑点也就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学习。坚持巧用插图,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三、想象解疑,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现有教材的课文都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我常常根据大部分课文语言材料言尽而意未尽的特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对话的多种结果(即续说课文),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比如第三册第一课课文的最后一句是:Go and get him please.即高老师让林涛去办公室找李磊。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疑问:林涛和李磊会说些什么?他们一起回教室时,高老师又会说些什么?通过这些想象性质的疑问,扩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按各自的理解去续编对话,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变序释疑,训练学生的跳跃思维
  教材中有些课文较长,如果按对话序逐句教学,费时较多,且不易突出重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变序教学,打破对话的顺序、框架,把话题中的重点部分提前,形成悬念,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解决疑问。如教第三册第13课时,可先提问:Who can you see in the photo?通过这样设疑,帮助学生抓住对话的中心话题,去枝留干,变序学习。再如第四册的A Letter一课,内容繁杂,生词较多。我设计了一张“方明”的个人资料卡,要求学生在自学时填写卡中的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班级、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栏目,通过这个设计,引导学生变序阅读这封长信,一发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训练他们的跳跃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五、扩展激疑,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很难有创造性的成果。我们应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活化我们的英语教材,通过扩展教材内容或活动步骤,充分激发他们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角度、多方向、新颖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倡一题多议,敢破常规,使教学向纵深发展。如第三册教材中有这样一组对话:A:I like…(我喜欢……)B:Me too.(我也是。)在教学中,我故意对一位男生说:I like skirts.(我喜欢裙子。)使其无法按课文套路说出Me too.激发学生根据对话的实际情况去思考不同于课文的新的回答方式:I don’t like…等等。又如在和学生进行“问路”对话时,按课文内容,当学生给我指去电影院的路时会问:Do you know Zhongshan Park?(你认识钟山公园吗?)我该回答:Yes.学生会告诉我:The cinema is beside the park.(电影院就在公园旁边。)在实际对话时,当学生问我时,我却打破课文的框架,回答:No.使学生无法按原有思路完成这一对话,情急之下,他们说出了许多课文中没有的句子:Sorry, I can’t help you.(对不起,我没法帮你了。)You can go and ask the policeman. (你去问警察吧!)Follow me.(跟我来。) Taxi!(出租车!)等等。有时,对教材的扩展会超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范围,但却因此激起了他们的疑问,引发他们在课外、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应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
其他文献
地面建设工程在油田工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文章在阐述油田地面建设施工相关工作基础上,从认真执行国家工程招投体制、组织会审油田工程施工图、落实好油田地面集散和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相当重要的,它是一节课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效率,它还起着吐故纳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希望通过导入能够为学生们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通过导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导入能够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交流;通过导入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他们的求知欲望。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运用哪些导入方式呢?  一、直观导入  
【中圖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23-01  Driven by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hina?蒺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s changing from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to new diversified teaching t
摘 要: 我们发现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原因中,有一个就是对英语的文化背景不甚了解,进而影响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动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牛津英语;文化意识  在新课改的课程标准里,初中牛津英语加入了英语的文化元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英语。因此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目前,在大部分学校,初中生学习英语一直处于艰难之中,尽管英语老师给出了很多所谓的学习方法,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一直走不出学习英语的低谷。怎么办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之才会学得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成功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学科兴趣,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几点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建立亲密和谐
油气输送管道,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日常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二氧化碳(CO2)腐蚀效应的出现,给我国油气开采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本文围绕油
摘 要: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恰当运用是影响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就情感关注方面探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建立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学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演练、积极的评价,强化成功体验。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关注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的英语教学主要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却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没有发挥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拥有健康的情感态
所谓的体态语,就是指那些包括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在内的非语言的身体信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人类的无声语言——体态语(Body Language)的妙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使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呢?  一、空间距离体态语  人际间的距离也有着信息意义
随着社会交往以及国际交流活动不断增多,听力成了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著名教育家里费斯(Rivers)的研究表明,听占据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和的45%。所以,提高听力不仅
摘 要:作业是教学效果的一种反馈。好的作业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教学的过程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之外,更加充分地温习旧的知识、预习新知识。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应当注意避免脱离教学、随意性、机械性、统一要求和无反馈等弊病。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外作业;问题;有效设计  英语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对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