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5月15日下午,《现代艺术》“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第五期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演讲厅成功举行。此次讲坛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 《现代艺术》杂志社主办,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协办。讲坛由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创始人李兵担任主讲嘉宾,讲坛主题为“写意精神笔中蕴 无须点墨雪自来——李兵山水画视觉法则漫谈”。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评协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李明泉担任学术主持。
整个讲坛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讲解方式,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内容展开:
一、山水画的主要特点及欣赏方法
就雪山画是写实还是写意这一点,李兵认为两者不存在对立关系,感觉的真实不等于照搬物象,写实不等于没有写意。他的山水画写实与写意兼具,首先是李兵画的雪山与人们看到的雪山形象高度一致;其次是李兵画的雪山与人们心目中对雪山的感觉高度一致;最后是李兵画的雪山与人们对雪山精神的理解高度一致。
李兵作品的特点有:1.造型的客观性——从外观形象到内部结构都与所表现的客观物象保持了视觉上的一致性。2.笔墨的准确性——自创的笔墨技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自然物象,笔墨效果与人对物象的感觉保持了一致。3.图示的思想性——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契合了当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脉搏。
二、李兵山水画的视觉法则及产生原因
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的创作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正、新、整。正是指路子正、立意正、气象正;新是指技法新、表现新、图示新;整是指结构整、调子整、要素整。
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的视觉法则表现为:元素造型优美,不对称不重复,物象和谐互补,画面色差制约,视觉清晰优先,笔墨技法创新。这也是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的特殊价值所在。
李兵山水画视觉法则的产生来自于形成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独立语言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思想理论基础(李兵学术观)
1.艺术民本论:他认为艺术源于民、立于民、传于民,只有经得住人民群众检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2.创作二元论:他认为作品创作要坚持创意、创新,创造 原作,制作与力作相结合。
3.作品人体论:他认为好的作品要孕育创作者的思想与人生经验,要锻磨心智,让作品整体与画面语言融为一体。
(二)绘画实践基础(李兵笔墨观)
解读中国画与写意精神的独特视角;用笔墨演说大美山川的独特技巧;以皴随物定指导创作的独家画理;对似与不似经典语录的独到见解。
三、李兵山水画视觉法则带来的学术思考
纵观李兵的水墨雪山画,有10个方面值得美术界思考,同时也值得理论和评论界研究:
1.流淌在李兵水墨画中的雪山之美。
2.无须点墨满纸雪——“李兵符号”的山水画的创新意义。
3.李兵雪山画写意精神的高度。
4.道是无雪胜画雪——中国画留白技巧在李兵水墨雪山画中的活用。
5.诗书画一体的雪山境界——画家李兵艺术情怀的宣泄途径。
6.五彩雪山见精神——李兵水墨雪山画的时代烙印。
7.李兵冰雪皴(块斧劈皴)皴出的中国画的进步意义。
8.李兵水墨雪山画的当代审美价值。
9.李兵山水画的正大气象。
10.李兵水墨山水画创作的文化意义。
李兵独立探索提炼出的新皴法——“块斧劈皴”(也有人称之为“李兵冰雪皴”)和独特的“挤白”“衬白”染雪法、冷暖对比烘雪法等技法,填补了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的空白,开创了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成为中国水墨雪山画体系的创立者和领军人物。巍峨的山峰、圣洁的冰雪、氤氲的水汽、缭绕的云雾、茂盛的森林……这些李兵笔下的雪山之景,拥有大气而神圣、简洁而又无法抗拒的美。黛青色的山川树木与洁白无瑕的冰雪之光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冰寒之气似欲从画中腾腾而出,在这越来越“热情”的初夏,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抹沁人心脾的清凉。
讲坛最后,学术主持李明泉作了讲坛总结,他表示,李兵的讲座学术含量很高,他不仅把山水的精神讲出来了,他的水墨山水画还有10大学术意义值得我们深思。这个讲座和其他讲座不一样,李兵不仅讲解了作画的技巧,还现场演示了皴法,这种现场示范创作与知识理论相结合的演讲方式,非常生动直观。
李兵山水画的价值在于山水的精神,精神包含在画中,使作品有内涵意义,有现实驱动力。不同的人看画,感觉是不一样的,这说明画的内在有无穷的延伸性。李兵水墨山水画中雪的创作技法、思想的表达,依靠纸的颜色,形成一种空灵的感觉,让人感受到雪的灵动。这种丰富的“单纯”和单纯的“丰富”,在技法上是很难被超越的。雪山的精神是江河文明之头、之源,在今天浮躁、喧嚣、竞争力很强的社会中,观看李兵的雪山能让我们的心更加纯净。
讲坛结束后期,简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付永泰给小编发来了一首小诗,抒发了他听完讲坛后的感想。“雪原入眼步难移,凝望雪山如痴迷。巍巍雄峰迎远客,莽莽雪域云飘逸。皑皑冰雪映蓝天,层峦叠嶂谁舍离?原本李兵雪山画,气势磅礴展雄奇。承古创新冰雪皴,雪山画派添锦旗。其人如画无言表,画坛巨匠李兵宜。高原生辉降雄才,玉帝王母樂开怀。在展厅,我凝望李兵雪山画,心潮起伏、留连忘返;在讲演厅,我聆听李兵谈古论今,倾述人生,语言精练、幽默风趣。他边讲边画,挥毫献技,块斧劈、留白、积水、积墨等技巧成就了雪自白。李兵高尚的品德令人折服,他是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下来,“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将继续邀请省内、国内知名文艺家,每月举办一次,每期讲坛内容将在《现代艺术》杂志上倾情呈现,为年底推出“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特辑奠定基础!2018年《现代艺术》杂志社将策马扬鞭,奋勇向前,继续为推出优秀作品、推出优秀人才,推动四川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整个讲坛采用理论教学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讲解方式,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内容展开:
一、山水画的主要特点及欣赏方法
就雪山画是写实还是写意这一点,李兵认为两者不存在对立关系,感觉的真实不等于照搬物象,写实不等于没有写意。他的山水画写实与写意兼具,首先是李兵画的雪山与人们看到的雪山形象高度一致;其次是李兵画的雪山与人们心目中对雪山的感觉高度一致;最后是李兵画的雪山与人们对雪山精神的理解高度一致。
李兵作品的特点有:1.造型的客观性——从外观形象到内部结构都与所表现的客观物象保持了视觉上的一致性。2.笔墨的准确性——自创的笔墨技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自然物象,笔墨效果与人对物象的感觉保持了一致。3.图示的思想性——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契合了当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脉搏。
二、李兵山水画的视觉法则及产生原因
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的创作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正、新、整。正是指路子正、立意正、气象正;新是指技法新、表现新、图示新;整是指结构整、调子整、要素整。
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的视觉法则表现为:元素造型优美,不对称不重复,物象和谐互补,画面色差制约,视觉清晰优先,笔墨技法创新。这也是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的特殊价值所在。
李兵山水画视觉法则的产生来自于形成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独立语言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思想理论基础(李兵学术观)
1.艺术民本论:他认为艺术源于民、立于民、传于民,只有经得住人民群众检验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2.创作二元论:他认为作品创作要坚持创意、创新,创造 原作,制作与力作相结合。
3.作品人体论:他认为好的作品要孕育创作者的思想与人生经验,要锻磨心智,让作品整体与画面语言融为一体。
(二)绘画实践基础(李兵笔墨观)
解读中国画与写意精神的独特视角;用笔墨演说大美山川的独特技巧;以皴随物定指导创作的独家画理;对似与不似经典语录的独到见解。
三、李兵山水画视觉法则带来的学术思考
纵观李兵的水墨雪山画,有10个方面值得美术界思考,同时也值得理论和评论界研究:
1.流淌在李兵水墨画中的雪山之美。
2.无须点墨满纸雪——“李兵符号”的山水画的创新意义。
3.李兵雪山画写意精神的高度。
4.道是无雪胜画雪——中国画留白技巧在李兵水墨雪山画中的活用。
5.诗书画一体的雪山境界——画家李兵艺术情怀的宣泄途径。
6.五彩雪山见精神——李兵水墨雪山画的时代烙印。
7.李兵冰雪皴(块斧劈皴)皴出的中国画的进步意义。
8.李兵水墨雪山画的当代审美价值。
9.李兵山水画的正大气象。
10.李兵水墨山水画创作的文化意义。
李兵独立探索提炼出的新皴法——“块斧劈皴”(也有人称之为“李兵冰雪皴”)和独特的“挤白”“衬白”染雪法、冷暖对比烘雪法等技法,填补了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的空白,开创了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成为中国水墨雪山画体系的创立者和领军人物。巍峨的山峰、圣洁的冰雪、氤氲的水汽、缭绕的云雾、茂盛的森林……这些李兵笔下的雪山之景,拥有大气而神圣、简洁而又无法抗拒的美。黛青色的山川树木与洁白无瑕的冰雪之光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冰寒之气似欲从画中腾腾而出,在这越来越“热情”的初夏,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抹沁人心脾的清凉。
讲坛最后,学术主持李明泉作了讲坛总结,他表示,李兵的讲座学术含量很高,他不仅把山水的精神讲出来了,他的水墨山水画还有10大学术意义值得我们深思。这个讲座和其他讲座不一样,李兵不仅讲解了作画的技巧,还现场演示了皴法,这种现场示范创作与知识理论相结合的演讲方式,非常生动直观。
李兵山水画的价值在于山水的精神,精神包含在画中,使作品有内涵意义,有现实驱动力。不同的人看画,感觉是不一样的,这说明画的内在有无穷的延伸性。李兵水墨山水画中雪的创作技法、思想的表达,依靠纸的颜色,形成一种空灵的感觉,让人感受到雪的灵动。这种丰富的“单纯”和单纯的“丰富”,在技法上是很难被超越的。雪山的精神是江河文明之头、之源,在今天浮躁、喧嚣、竞争力很强的社会中,观看李兵的雪山能让我们的心更加纯净。
讲坛结束后期,简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付永泰给小编发来了一首小诗,抒发了他听完讲坛后的感想。“雪原入眼步难移,凝望雪山如痴迷。巍巍雄峰迎远客,莽莽雪域云飘逸。皑皑冰雪映蓝天,层峦叠嶂谁舍离?原本李兵雪山画,气势磅礴展雄奇。承古创新冰雪皴,雪山画派添锦旗。其人如画无言表,画坛巨匠李兵宜。高原生辉降雄才,玉帝王母樂开怀。在展厅,我凝望李兵雪山画,心潮起伏、留连忘返;在讲演厅,我聆听李兵谈古论今,倾述人生,语言精练、幽默风趣。他边讲边画,挥毫献技,块斧劈、留白、积水、积墨等技巧成就了雪自白。李兵高尚的品德令人折服,他是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下来,“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将继续邀请省内、国内知名文艺家,每月举办一次,每期讲坛内容将在《现代艺术》杂志上倾情呈现,为年底推出“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特辑奠定基础!2018年《现代艺术》杂志社将策马扬鞭,奋勇向前,继续为推出优秀作品、推出优秀人才,推动四川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