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所有制并购、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

来源 :宏观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产权理论与资源协同理论,本文在深入分析并购国有资本对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其制度环境差异调节效应的基础上,以中国A股市场2009-2015年期间的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跨所有制并购有利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且对经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民营企业的影响更明显;制度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跨所有制并购更有利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以及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存在明显的“政府补贴”效应和“市场势力”效应.基于所得研究结论,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产品生产、销售和数字化服务提供为内容的经济业态,是一种与传统产业迥异的新经济形态.因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完全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导致税源发生本质变化,从而使工业时代的传统税制难以适应.作为数字经济的产物,应运而生的数字服务税已经昭示了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新税制开始萌芽.因此,要深入研究时代更迭给经济、税源和税收带来的颠覆性变化,充实、规范数字服务税内容,把数字服务税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构建出一套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税制模式.
本文利用全球2005-2017年的国别数据和双重差分法,系统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共建国家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共建国家的收入差距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使得共建国家较非共建国家收入差距水平平均降低了8.9%.这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利于缩小共建国家的收入差距.此外,本文还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同时缩小了相邻共建国家和非相邻共建国家的收入差距水平,且更大程度上缩小了相邻共建国家的收入差距水平;该倡议虽然显著缩小了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的收入差距水平,但对海上丝绸之路国
我国于1994年开始征收土地增值税.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土地增值税在筹集税收收入、理顺政府与纳税人关系、体现税收公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土地增值税在征税范围、计税依据、税收优惠、清算制度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厘清征税范围、优化计税依据、完善税收优惠、改进清算制度,以充分发挥土地增值税的作用.
税收事先裁定制度是当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普遍采用的一项制度安排.从“行政契约说”的角度进行剖析论证,可以发现税收事先裁定制度体现了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税法适用确定性与一致性、征收理念与服务理念相统一的价值取向.鉴于此,应结合我国国情、税情,着力构建以高效为导向的裁定时限制、 “均衡公平”的裁定效力体系、免费的裁定申请机制、程序性的裁定救济渠道以及组建多层级税收事先裁定专家团队、裁定信息交换诚信机制等制度保障,以进一步激发税收事先裁定在多元价值协调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多种形式的数字服务,冲击着现行税制及税收征管模式.在生产地原则下对数字服务课税存在税收流失风险、税收管辖权确定困难、地区间税收分配失衡等问题.基于数字服务交易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现行生产地征税地原则下存在的问题,借鉴数字服务交易征税的国际经验,对我国境内销售的数字服务征收的增值税试行消费地征税原则具有理论和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