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种植双孢菇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孢菇又叫口蘑,以白色为主,是种被广泛种植的食用菌。因为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所以备受市场青睐,本文就怎样利用牛粪种植双孢菇做了详细介绍。
  双孢菇属于草腐菌类,不能利用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只能通过菌丝从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是一种典型的厌氧性生物。
  一、生长条件
  1、温度。双孢菇属于中低温型食用菌品种,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在菌丝体生长阶段的温度范围为4-22℃,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生长阶段的温度范围为5-22℃,最适温度13-18℃。
  2、水分。双孢菇子实体的含水量可高达90%左右,水分在双孢菇的生命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双孢菇对水的需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空气相对湿度,二是培养料含水量及覆土层含水量,空气相对湿度在发菌阶段要求保持在60-70%,出菇阶段要求达到90%。培养料堆制发酵期的含水量要达到60-75%,发酵结束后培养料含水量要求保持在60%左右,覆土层含水量一般在18-22%。
  3、空气。双孢菇是种耗氧性真菌。菌丝体、子实体在生长发育过程都必须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菌丝生长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为0.1-0.5%,子实体生长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下。
  4、光照。由于双孢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菌丝体或子实体生长阶段都不需要光照。双孢菇偏碱性,菌丝生长最适PH值是6.5-7,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PH值为7.5-8。
  二、培养料堆置发酵
  1、原料准备。一种是牛粪,种植双孢菇要求使用纯度达到80%以上的牛粪。另一种是农作物的秸秆或玉米芯,还有一些添加料,包括豆粕、磷肥以及生石灰。
  2、培养料配方。(玉米芯种植双孢菇为例)玉米芯都要经过粉碎,以100㎡种植面积算,玉米芯:2700kg,牛粪1500kg,豆粕100kg,磷肥100kg,生石灰40kg。
  3、建堆发酵。培养料建堆发酵可以利用菇棚间的空地进行,堆制成高度不超过205m、长度不限的培养料堆,一般需要堆制发酵23-25天左右。
  4、翻堆。整个过程要进行四次翻堆。在堆溫达到70℃以上才进行翻堆,一般在建堆后的4-5天堆温就可以达到70-80℃,一般也不会再升,在这个温度条件下保持两天,就是建堆后6-7天,开始进行第一次翻堆,按比例添加豆粕。间隔5-6天进行第二次翻堆,此时培养料的颜色变成了褐色,按比例添加磷肥。再间隔4-5天进行第三次翻堆,按比例添加生石灰。最后再间隔3-4天进行最后一次翻堆。把培养料翻匀再发酵1-2天,整个堆制发酵过程结束。
  三、播种。播种前喷一次水,把培养料层打透,然后开始播种,把揉碎了的菌种撒在培养料表面,菌种要尽量均匀的撒在培养料表面上,播种量控制在每平方米播撒一瓶500ml瓶装的菌种。
  四、播后管理。料温保持在25-26℃,播种后20-25天菌丝能基本长满料层,等到培养料都变成白色,菇床底部都长出菌丝,说明整个菇床上菌丝都长满了,这时就可以覆土。
  覆土。双孢菇和其他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最大的不同就是覆土,如果不覆土就会不出菇或很少出菇。覆土用的混合土要求吸水、保水、透气性好,不能用沙壤土,盐碱性土壤,一般是使用粘性土壤,同时为了增加透气性,还要加入适量的麦壳以及为了增加土壤PH的生石灰。配置混合土要掌握好各种原料的混合比例。覆土时均匀的把土覆盖在培养料表面,厚度在2.5-3.5cm,覆土层薄厚要一致,覆土完成后,双孢菇生长进入发菌期。
  五、发菌期管理。覆土完成后马上打水,第一次打水要打透,隔一天再打第二次水,同样要把水打透。菇棚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左右,温度在13-20℃之间,在两次水打完之后把菇棚完全封闭十天左后,托起覆土层就能看到发菌体。覆土层薄时,发菌体就长在覆土层表面,此时进行第一次补土,把长在表面的菌丝盖上,厚度在1cm左右,补土后要打一次水,使覆土层含水量控制在20%左后,同时要将通风口打开通风,再过四五天,如果发现覆土层还有菌丝,就进行第二次补土打水,保持覆土层没有干心,并继续保持通风等待出菇。
  正常情况下,双孢菇从播种、覆土到采摘大约需要45天左右,一般覆土后的15天原基开始形成,进而可以出土,再等七八天,双孢菇就可以长大成熟。
  六、出菇期管理
  1、通风管理。进入出菇期,必须要保证覆土层含水量达到2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调节好通风。通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排除和稀释二氧化碳浓度,生产上要求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1%。
  2、光照管理。双孢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就能正常生长,在通风、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微弱的反射光情况,也不会影响双孢菇的生长。双孢菇一般情况出菇5-6潮,出菇期又分为:秋菇、越冬菇和春菇。秋菇期一般是10月初至11月中旬,可以出三潮菇,占总产量的70%以上,从第四潮菇开始,每潮菇的产量就减少了。
  七、采收。双孢菇要及时采收,采收的标准是在菌盖直径达到3-4厘米左右,菌膜没破的时候。双孢菇有两种采收方法:一种是旋转法,菇密时捏住菇盖轻轻旋转采摘。一种是拔菇法,菇长得稀松时直接把菇拔出来。双孢菇生长快,特别是第一二潮菇,生长旺盛,高峰期一天采收1次,一潮菇可采收5-7天。双孢菇不容易保存,采收后要尽快用刀把菇柄切平,去掉杂质后出售。
  每一次采收完成后,要把菇床清理干净,把采菇后留下的空穴填平,同时要喷一次水,保持菇棚和覆土层的湿度,这样循环往复,直到牛粪营养耗尽。
其他文献
一、发展现代农业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对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基本形势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时
文章主要论述的是有关遥感影像地表反射率及NDVI尺度的问题。首先,文章针对遥感地表反射率及NDVI尺度效应进行了分析,从数据统计信息出发,到PSNR评价指标分析,再到光谱就去读以及自相关性评价指标分析,文章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文章又针对地表反射率与NDVI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应领域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产品成为最受重视的基础性资源。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农业发展,以及对新型农业技术方面的研究和改造,积极推广绿色无公害、能够增产增收、提高农产品
[摘 要] 近年来,棉花产量始终徘徊不前。如何尽快解决棉花生产中容易忽视的主要技术难题,是所有农业工作者和广大棉农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阐述了当前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 棉花 产量 问题 建议  [中图分類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27-01  棉花是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副产品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青海海东市在浅山地区最适合推广玉米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它是一项集雨、抗旱、保墒,促丰收的技术。因为我市浅山耕地面积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因此,大力推广该项技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中医中药的科研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与水平,使人们更加重视中医药科研方法学的研究。80年代初,DEM(Design Measare-ment Evaluation科研设计、
针对无公害种植的标准,对干旱山区谷子的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分析实践,从种植地和品种的选择、合理控制施肥标准、播种时期与播种数量以及种植规则和田间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