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民歌 放飞童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520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现状
  民歌一直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几乎在各个年级的音乐教材中都有。然而我们的音乐课堂在教学民歌时,常常采用简单生硬的教学模式:听录音机范唱——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唱——学生自由练习唱——集体展示唱。这样的教学忽略了民歌独有的音乐特色,也无法激起学生对民歌的演唱热情,淡化了民歌的情感功用。课堂中学生情感游离,演唱生硬,教学效果低下。
  反思与改进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可见,音乐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歌唱,更重要的是要在歌唱中感受音乐的美,欣赏音乐文化,提升审美能力。只有让学生融入音乐本身,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这样的演唱才是真音乐,这样的歌唱才是真感情,也才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目标与要求。民歌因为独具地域特色,拥有独特的演唱技巧和丰富的内在情感。
  下面结合教学河南民歌《编花篮》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深挖民歌素材内在特质
  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文化差异巨大,因此各个地方的民歌鲜明地展现了当地的情感内涵和演唱技巧。教师在教学民歌时必须正视这些特质,弄清楚不同民歌的曲调有怎样的特点,哪些节奏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哪些词曲的发音需要特殊技巧?只有教师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方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在教学《编花篮》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片段一:
  [1 0] [7][1 0] [7] [2 1 7 1] [5] [编][编][编 花 篮]
  师范唱,生试唱。
  师:同学们,注意听老师唱曲谱,这个7是前倚音,它的时间非常短。
  师示范唱。生跟着唱。
  师:老师用河南话来说说“编”字,再来唱唱,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说话和唱歌是不是很像,我们来说说这个编字。(师用手势提示学生)
  师:把这句连起来说说。说得真地道,我们再来唱唱。(师示范演唱歌词)。
  师:很好,如果我们的声音再跳跃些,就更好了。(生再次演唱)。
  师:好极了,同学们,地方方言对民歌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样,课堂就产生了一种融洽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迅速点燃。
  二、递进设计民歌素材教学层次
  民歌因为来源于不同的地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在设计民歌教学时,要正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注重逐层递进,让学生在不断的了解中逐步掌握,并真正让情感投射其中。教师可以将民歌中的难易点和特色旋律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由易到难,针对复杂的旋律或曲调,教师要多花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的示范与指导,在轻松欢快的活动中进行练习,最终让学生反复聆听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歌曲。
  片段二:
  师生随伴奏接龙朗读歌词。
  师:看看每句最后一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押韵。
  师:是的!它们的韵母都是an,你看“嘿”这些都是衬词。押韵和衬词都是民歌的特点。
  师示范用“篮”字音模唱旋律。
  生初次尝试演唱。
  师(评价):第一次演唱唱成这样相当不错,刚才你们的声音是这样的(老师模仿学生的状态演唱),而王老师是这样唱的(师范唱),老师的声音要高一些,你想提高你的声音,就要注意保持这样的姿态(师示范微笑,眉毛提起)。这样我们的声音就会提高,我们再来一次。
  ……
  生听歌曲范唱,模拟发音口型,默唱旋律。(演唱歌曲第一段)
  师:哪一句歌词重复了一次?
  师:这两句的旋律一样吗?(出示课件,师范唱)
  教师介绍附点音符、下滑音,生再次演唱。
  师:老师用图谱的形式来表现,红色的小花代表没有附点音符,而绿色叶子代表时值较长的附点音符。
  学生练唱同旋律不同歌词的乐句。
  师生接唱第二段歌词。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姑娘上山摘牡丹还是小伙子呢?
  生:姑娘。
  师分别用豪迈和轻快两种不同的情绪来演唱,让学生来选择。
  生选择用轻巧的声音来演唱全曲。
  三、指导落实民歌素材演唱技巧
  民歌的演唱,不能仅仅依靠录音机的示范,更多的需要教师的亲身示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范唱中感受那些细微的变化和巧妙的发音技巧。并且,教师在范唱时可以随时发现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改正,如片段二的教学。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激励的手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感受民歌歌词内容,体会其中的内在情感。这样近距离的互动与交流才能让学生在演唱中更容易辨别与比较,也才能更加容易走进民歌,唱好民歌。
  片段三:
  生观赏视频。
  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牡丹花。
  生1:美丽典雅。生2:美不胜收。
  师: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些雍容华贵的牡丹花,老师想用歌声来赞美它们,你听!(教师分别用豪迈和细腻两种不同的情绪进行演唱)
  师:你认为哪一种演唱最能表现老师爱花的心情?
  同学们投入地用歌声来赞美牡丹花。
  师:听得出来你们真的很喜欢牡丹花,注意这个“嘿”的声音再高一些。(学生演唱)。
  师:老师用一个动作来表现这个姑娘豪爽的性格。(生模仿动作演唱2次)。
  师:让我们把对牡丹的喜爱之情通过歌声演唱出来吧!
  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民歌的独特个性,深入挖掘民歌的内涵,注重课堂教学的循序渐进,落实民歌演唱技巧的指导,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民歌、热爱民歌,并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演唱宣泄出来,学生的美好童心就一定会在歌唱中自由飞翔。?
其他文献
<正> 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的,在疑问时创造和更新的。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习惯,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质疑。一、抓住难点进行质疑学生
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耳鼻咽喉科教学的主要方式。本文介绍了耳鼻咽喉科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设计思路,通过临床学生的调查问卷,探讨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
目的:运用Matlab平台,通过图像处理实现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值线性与对比度标度的自动测量,并将其自动测量结果与常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通过扫描美国体模实验室Cat
过去总是认为在学生面前,老师应该是无所不知、知识权威的代表者,在课堂上,即使偶尔遇到自己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也会用诸如“这个问题我想留给在座的同学们,我们等下一节课再来回答
通过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院女生在健美操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影响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生理负荷下练习健美操的教学对学生在乐感以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