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受到组织文化的熏陶,组织成员取用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组织内的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组织的各种矛盾得到缓解。好的组织文化能够使组织具有融洽、合作的氛围和强大的向心力,并能激发员工对组织的热爱,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文化建设;意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N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221-01
一、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文化建设是树立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单位长期形成的,蕴含于内质中的,独具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能使单位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单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那部分。优秀的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核心竞争力。通过文化建设,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打造一支团结,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队伍去面对竞争。
(二)文化建设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快乐工作的需要。文化建设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打造内部的环境氛围,提出文化建设的一个初衷就是希望打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使队员得到一种归属感,在工作中更快乐。快乐指数已成为一个组织的衡量标准,一个快乐工作的组织一定是一个强大高效的组织。通过文化建设,我们希望为员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快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员工和单位的和谐发展。
二、从三个层面抓好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環境物质层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单位的环境是指承载组织文化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是组织文化赖以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因此,它在整个文化建设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文化建设之初,要认识到物质环境对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同时注重发挥硬件的软功能,注重发挥文化阵地和各团队组织的文化效应。
近几年来我们单位花大力气提高硬件设施。2008年初,大队综合管理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大楼总占地面积为17695平方米,设立了各类配套设施满足队员工作、生活和娱乐需要。单位还建设集体宿舍一幢,供无房队员居住。为了体现单位的特色,2008年单位着手开发了形象识别系统并投入使用,方便了群众识别,提升了单位形象。
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放在中心地位,大力进行环境建设,积极改善、提高人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各种载体营造团结和谐家的氛围,大大增强员工对单位的依附感和向心力,也坚定员工为单位建功立业的信念。
(二)管理行为层是单位树立外部形象和促进内在发展的根本
单位的的管理行为对文化建设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单位的制度;二是员工的行为规范。单位制定作为员工行为准则的制度,能够保证广大员工思想行为的正确方向和单位的协调发展,使由员工诸多个体行为构成的组织行为协作系统产生最大的功效。
单位建立一套完整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照预定的流程高效运转。我们建立了单位对员工半年度测评,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考核制度;“干部竞聘制、员工淘汰制、干部轮换”的用人规定等一系列制度。
在制度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规范员工平时常用的言行举止,单位出台了《规范化手册》对“形象识别规范、基本行为规范、工作行为规范、环境卫生规范”进行了明确细致的规定。在和谐公路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管理行为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良好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员工的工作和行为习惯才可能自觉地向着管单位所期望的方向迈进,才可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单位的发展。
(三)理念精神是单位的灵魂和动力源泉
理念精神是和谐公路文化的重要表现,是单位的根基和精神动力,它既是环境物质层、管理行为层的升华和结晶,又深刻决定着这环境物质层、管理行为层的发展方向。和谐公路文化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培育和塑造独具个性、体现全体员工共同意志的理念和精神。
理念精神蕴藏在单位的执法管理活动过程当中,当它不被人揭示的时候,它在员工心中处于一种无意识或自发状态。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挖掘、提炼、培育和升华。汇集单位了理念精神的《组织文化手册》于2008年正式出台,成为了和谐公路文化建设的纲领。和谐公路文化的理念分为核心理念和应用理念及处世哲学三个方面,核心理念包括了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在文化建设的理念和精神有了充实的内容后,必须使理念和精神深入每名员工的思想,并形成由感性到理性再到自发自觉最终内化为员工的行为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有效和有形的载体进行反复的宣贯。
三、文化建设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是明确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搞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理念是什么,如肩负什么使命,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等,以此作为单位的统领和战略定位,使其成为一个单位获得长足发展的指南。在确定理念时,还要考虑到这个理念是否符合行业的特点,是否适合单位的实际,是否能促进单位的发展。明确理念,是建设文化最首要的问题。
二是凝聚共识。先进的理念要转化为职工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动,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地”。这一点很关键。要通过广泛发动、深入宣贯、加强学习等等形式,加强对职工的引导,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让广大职工明白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要建设文化,让职工去讨论、去发表意见,从而明确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不断增强职工对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融入管理。文化建设不是吹拉弹唱,不是简单地提一个口号、贴一句标语,搞一次活动,就叫文化。这样的文化,充其量是文化的一种低层次表现。文化的理念,必须融入单位管理的全过程,细化到行为、制度等各个领域,与职工的岗位追求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有生命力,才具备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杭州市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大队
关键词:文化建设;意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N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221-01
一、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文化建设是树立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单位长期形成的,蕴含于内质中的,独具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能使单位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单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那部分。优秀的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核心竞争力。通过文化建设,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打造一支团结,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队伍去面对竞争。
(二)文化建设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快乐工作的需要。文化建设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打造内部的环境氛围,提出文化建设的一个初衷就是希望打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使队员得到一种归属感,在工作中更快乐。快乐指数已成为一个组织的衡量标准,一个快乐工作的组织一定是一个强大高效的组织。通过文化建设,我们希望为员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快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员工和单位的和谐发展。
二、从三个层面抓好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環境物质层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单位的环境是指承载组织文化的各种主客观条件,是组织文化赖以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因此,它在整个文化建设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文化建设之初,要认识到物质环境对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大硬件投入,改善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同时注重发挥硬件的软功能,注重发挥文化阵地和各团队组织的文化效应。
近几年来我们单位花大力气提高硬件设施。2008年初,大队综合管理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大楼总占地面积为17695平方米,设立了各类配套设施满足队员工作、生活和娱乐需要。单位还建设集体宿舍一幢,供无房队员居住。为了体现单位的特色,2008年单位着手开发了形象识别系统并投入使用,方便了群众识别,提升了单位形象。
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放在中心地位,大力进行环境建设,积极改善、提高人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各种载体营造团结和谐家的氛围,大大增强员工对单位的依附感和向心力,也坚定员工为单位建功立业的信念。
(二)管理行为层是单位树立外部形象和促进内在发展的根本
单位的的管理行为对文化建设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影响。管理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单位的制度;二是员工的行为规范。单位制定作为员工行为准则的制度,能够保证广大员工思想行为的正确方向和单位的协调发展,使由员工诸多个体行为构成的组织行为协作系统产生最大的功效。
单位建立一套完整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照预定的流程高效运转。我们建立了单位对员工半年度测评,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考核制度;“干部竞聘制、员工淘汰制、干部轮换”的用人规定等一系列制度。
在制度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规范员工平时常用的言行举止,单位出台了《规范化手册》对“形象识别规范、基本行为规范、工作行为规范、环境卫生规范”进行了明确细致的规定。在和谐公路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管理行为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良好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员工的工作和行为习惯才可能自觉地向着管单位所期望的方向迈进,才可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单位的发展。
(三)理念精神是单位的灵魂和动力源泉
理念精神是和谐公路文化的重要表现,是单位的根基和精神动力,它既是环境物质层、管理行为层的升华和结晶,又深刻决定着这环境物质层、管理行为层的发展方向。和谐公路文化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培育和塑造独具个性、体现全体员工共同意志的理念和精神。
理念精神蕴藏在单位的执法管理活动过程当中,当它不被人揭示的时候,它在员工心中处于一种无意识或自发状态。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挖掘、提炼、培育和升华。汇集单位了理念精神的《组织文化手册》于2008年正式出台,成为了和谐公路文化建设的纲领。和谐公路文化的理念分为核心理念和应用理念及处世哲学三个方面,核心理念包括了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在文化建设的理念和精神有了充实的内容后,必须使理念和精神深入每名员工的思想,并形成由感性到理性再到自发自觉最终内化为员工的行为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有效和有形的载体进行反复的宣贯。
三、文化建设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是明确理念。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搞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理念是什么,如肩负什么使命,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等,以此作为单位的统领和战略定位,使其成为一个单位获得长足发展的指南。在确定理念时,还要考虑到这个理念是否符合行业的特点,是否适合单位的实际,是否能促进单位的发展。明确理念,是建设文化最首要的问题。
二是凝聚共识。先进的理念要转化为职工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动,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地”。这一点很关键。要通过广泛发动、深入宣贯、加强学习等等形式,加强对职工的引导,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让广大职工明白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要建设文化,让职工去讨论、去发表意见,从而明确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不断增强职工对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融入管理。文化建设不是吹拉弹唱,不是简单地提一个口号、贴一句标语,搞一次活动,就叫文化。这样的文化,充其量是文化的一种低层次表现。文化的理念,必须融入单位管理的全过程,细化到行为、制度等各个领域,与职工的岗位追求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有生命力,才具备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杭州市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