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情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体现。在幼儿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引入传统节日等相关方面的内容,能够让幼儿更有效的理解传统文化,有传统文化情感。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思考。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传统文化情感;思考
一、 引言
在《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有明确的内容进一步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的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使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激发,由此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让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耳濡目染,循序渐进,逐步的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情怀,并感受到思想内涵的熏陶。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情感教育紧密连接,这是因为幼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到感染,爱的情感要从低到高逐步深化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能够让幼儿深刻的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积极引入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能够让幼儿充分的了解到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有重大作用。下面,简要谈了一下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思考。
二、 从萌发幼儿的情感入手,分阶段进行教育
(一) 对幼儿展开切实有效的爱家庭、爱幼儿园的教育
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他们在认知水平方面还不够完善,幼儿对于家乡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理解,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萌发出爱的情感,而针对他们自己生活的家庭、对于生活和学习的幼儿园,他们却是特别熟悉的,他们对于自己的父母和亲人都比较热爱,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和特征,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进行爱家、爱园的教育,并循序渐进,以此为切入口,把它当作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初级阶段,让幼儿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爱和被爱的快乐,从而产生愉悦的爱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举办一系列关于情感教育的主题活动,例如,我爱我家、我爱幼儿园、我爱过节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以及亲人和老师的关爱,这样在自然而然之中就让他们能够萌发出对于爱的体验,萌发爱家庭爱幼儿园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以爱家庭爱幼儿园为基础,进一步萌发出对传统文化以及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和情感体验,进而幼儿们也开始关心同伴,尊重长辈,这也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
(二) 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劳动者的教育
爱家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识水平逐步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容要重新扩大,扩大到劳动者和家乡人民,从爱家庭爱幼儿园扩大到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幼儿的直接经验相关联的可以产生情感体验的具体材料、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加强爱家乡教育,把爱家乡情感的培养寓于幼儿的生活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带幼儿参观社区、公园,让幼儿感受家乡风景的优美秀丽,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对家乡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爱的情感逐步深化。
三、 利用有利契机把传统文化教育和节日活动有效连接
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多种类型的体验,所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从日常的生活出发,从具体的居住环境以及幼儿园和家乡开始,可以有针对性的结合当地有特色的节日,以及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进行探究,例如,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幼儿能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并在具体的传统节日教育过程中,进行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和调动,并有效产生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在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来时,在幼儿园或者教室里都布置出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情景,创设出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幼儿园也开展欢欢喜喜闹元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充分的了解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和相应的习俗,也深刻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具体的活动中可以进行深切的感受,通过自己动手画元宵、做元宵、自己尝元宵,体会到节日的快乐。在活动之前,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可以自由穿戴好自制的围兜、厨师帽,一个个神气的站在操作台前,很有大厨的风范,孩子们喜笑颜开,每一幼儿的参与性都很强,让闹元宵的活动显得精彩纷呈,并且情感意味非常浓。孩子们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这也从实践方面让幼儿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有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四、 使家园联系更加紧密,确保家园同步,对幼儿实施情感教育
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幼儿的人生中,家长是第一位导师,他们对幼儿的影响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至关重要,在家庭中有很多时机可以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家长要针对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教育方向等相关方面进行足够的了解和充分的掌握,可以充分的把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使传统文化教育得到更有效的补充和推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家园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园地、家长开发日和家园联系单,分阶段向家长介绍本阶段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的对于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传统节日中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民族精神的弘扬都是十分有益。希望我们的孩子能珍惜、发展自己祖国的文化,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更新。
参考文献:
[1]肖川.课程资源开发价值[J].中国教育,2015,2(5):47-48.
[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王少楠,徐艳,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市实验幼儿园。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传统文化情感;思考
一、 引言
在《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有明确的内容进一步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的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使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激发,由此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让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耳濡目染,循序渐进,逐步的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情怀,并感受到思想内涵的熏陶。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要与情感教育紧密连接,这是因为幼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到感染,爱的情感要从低到高逐步深化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能够让幼儿深刻的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积极引入传统节日教育活动,能够让幼儿充分的了解到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有重大作用。下面,简要谈了一下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思考。
二、 从萌发幼儿的情感入手,分阶段进行教育
(一) 对幼儿展开切实有效的爱家庭、爱幼儿园的教育
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他们在认知水平方面还不够完善,幼儿对于家乡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理解,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萌发出爱的情感,而针对他们自己生活的家庭、对于生活和学习的幼儿园,他们却是特别熟悉的,他们对于自己的父母和亲人都比较热爱,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和特征,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进行爱家、爱园的教育,并循序渐进,以此为切入口,把它当作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初级阶段,让幼儿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爱和被爱的快乐,从而产生愉悦的爱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举办一系列关于情感教育的主题活动,例如,我爱我家、我爱幼儿园、我爱过节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以及亲人和老师的关爱,这样在自然而然之中就让他们能够萌发出对于爱的体验,萌发爱家庭爱幼儿园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以爱家庭爱幼儿园为基础,进一步萌发出对传统文化以及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和情感体验,进而幼儿们也开始关心同伴,尊重长辈,这也是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
(二) 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劳动者的教育
爱家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识水平逐步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容要重新扩大,扩大到劳动者和家乡人民,从爱家庭爱幼儿园扩大到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幼儿的直接经验相关联的可以产生情感体验的具体材料、教育内容和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加强爱家乡教育,把爱家乡情感的培养寓于幼儿的生活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带幼儿参观社区、公园,让幼儿感受家乡风景的优美秀丽,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对家乡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爱的情感逐步深化。
三、 利用有利契机把传统文化教育和节日活动有效连接
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多种类型的体验,所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从日常的生活出发,从具体的居住环境以及幼儿园和家乡开始,可以有针对性的结合当地有特色的节日,以及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进行探究,例如,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与之相对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幼儿能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并在具体的传统节日教育过程中,进行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和调动,并有效产生传统节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在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来时,在幼儿园或者教室里都布置出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的情景,创设出相对应的情感体验,幼儿园也开展欢欢喜喜闹元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充分的了解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和相应的习俗,也深刻理解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具体的活动中可以进行深切的感受,通过自己动手画元宵、做元宵、自己尝元宵,体会到节日的快乐。在活动之前,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可以自由穿戴好自制的围兜、厨师帽,一个个神气的站在操作台前,很有大厨的风范,孩子们喜笑颜开,每一幼儿的参与性都很强,让闹元宵的活动显得精彩纷呈,并且情感意味非常浓。孩子们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这也从实践方面让幼儿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有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四、 使家园联系更加紧密,确保家园同步,对幼儿实施情感教育
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在幼儿的人生中,家长是第一位导师,他们对幼儿的影响和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至关重要,在家庭中有很多时机可以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家长要针对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教育方向等相关方面进行足够的了解和充分的掌握,可以充分的把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使传统文化教育得到更有效的补充和推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家园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园地、家长开发日和家园联系单,分阶段向家长介绍本阶段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的对于传统节日对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传统节日中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民族精神的弘扬都是十分有益。希望我们的孩子能珍惜、发展自己祖国的文化,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更新。
参考文献:
[1]肖川.课程资源开发价值[J].中国教育,2015,2(5):47-48.
[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王少楠,徐艳,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