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到底给职业教育带来什么影响——基于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分析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2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我国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方向,由于此类企业知识技术密集,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新兴企业到底有着怎样的人才需求,对职业院校又有着怎样的诉求,仍需要进一步明确.通过实证方式对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调研发现,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目前在新兴企业的比例约为40%;但是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未来新兴企业对本科学历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逐步增长,对中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并不会弱化,对人才技术知识形成过程的复杂性要求不断提高,新兴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为此,要开放性举办职业本科教育,强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稳定性,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办学形态,坚持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其他文献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旨在促使残疾学生通过教育获得就业或创业能力、继续深造机会,益于学生融入社会,并能够有效衔接初、高等职业教育.基于融合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包括宏系统层面政策、外系统层面政策、中系统层面政策、微系统层面政策,并强调过程机制和时间作用的发挥.在现实层面,其在政策选择价值观、政策目标群体、政策制定内在逻辑、政策文本内容等四个方面存在难点,即这一政策支持体系的现代化和衔接性显现不足.基于未来发展,需要从建构“政府、企业、个体共同参与”的政策价值观,建立特殊职业教育政
当前,我国“1+X”证书制度尚处于推进阶段,尤其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与考核仍需积极探索与完善.德国“双元制”职业资格考试具有如下特点:联结教育体系与职业体系的“教育职业”作为基础、相辅相成的职业资格证书类型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实施机构”的组织机制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证书考核过程.参考其经验,我国“X”证书未来良性发展需树立核心职业理念,平衡教育性与职业性;明确“X”证书功能定位,实现证书间互融互通;完善“X”证书考核政策,加强培训评价组织建设;聚焦“模式”“内容”“方式”三要点,完善证书考核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