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国家和HPV感染部位、型别看HPV所致的全球癌症负担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iyou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脑海绵状血管瘤因子3(CCM3)基因敲除小鼠血脑屏障功能改变的影响,初步探讨铅暴露环境下,CCM3基因敲除与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0周龄野生型小鼠与CCM3+/-杂合型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法,将小鼠分别分为野生型对照组、野生型铅暴露组、杂合型对照组、杂合型小鼠铅暴露组,每组8只小鼠。铅暴露组给予质量分数0.05%醋酸铅饮水染毒12周,对照组无限制自由饮用去离子水。
目的分析包皮环切与男性外生殖器部位HPV感染及清除的相关性。方法于2014年5—7月,在广西柳州市自然人群中招募18~55岁有性生活史的男性建立随访队列,其中包皮过长环切者113名,包皮过长未环切者560名,完成基线调查(收集人口学及性行为信息等)后,每隔6个月对其随访调查1次,共随访2次,每次调查均采集其外生殖器部位脱落细胞标本并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分析两组HPV新发感染率和清除率的差异
目的分析深圳市参与子宫颈癌筛查的HPV阳性者感染高危亚型HPV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管理系统子宫颈癌防治信息平台选取2014—2016年参加子宫颈癌筛查且HPV检测阳性者为研究对象,共10 624例,收集其基本信息和HPV基因亚型检测结果,根据致病性不同分为:高危型共15种,包括HPV 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和68;低危型
目的评估HPV载量在女性阴道镜检测结果正常时随机活检的价值。方法于1999—2008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9个省份中5个城市和9个农村地区为研究场所,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08例细胞学诊断为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且HPV阳性女性为研究对象。以相对光单位与域值比值衡量HPV病毒载量,分为低载量组(286例)、中等载量组(311例)和高载量组(311例)。采用趋势性χ2检验比较
期刊
目的比较高危型HPV DNA单独检测(HPV单独检测)及与薄层液基细胞学(LBC)联合筛查对宫颈癌及宫颈高度病变(CIN2+)的筛查效果。方法在1999—200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别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国际癌症研究署等机构合作,开展了以17项人群研究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9个省份中5个城市和9个农村地区共计28 777名女性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
目的了解北京市宫颈癌筛查妇女中感染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及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分布。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以前往北京市宫颈癌筛查机构接受宫颈癌免费筛查的35~64岁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中抽取31 091名妇女,接受妇科检查、高危HPV分型检测,其中HPV16/18型以外的其他高危型阳性者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测;HPV16/18型阳性者、宫颈细胞学检测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