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小学体育课的几点看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23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上好一堂体育课,首先要注重语言。语言是人们社会交往中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主要工具。体育教师的语言,对上好一堂体育课具有重要影响,那么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语言呢?以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可表现为有声语言和人体动作语言两个方面。
  1.有声语言。体育教师的有声语言应谦逊文雅和气有礼貌不讲粗话,不恶语伤人。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简洁精炼,生动形象,具体到课堂中可以运用如下:
  (1)开头语言的鼓动性。上课伊始,教师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富于激情地运用鼓动性语言,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在人脑皮层迅速地处于适宜的兴奋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2)口令语言的时空性。体育课都是在室外上的,由于空间比较大,要求教师的口令刚健洪亮,疏密相间,张弛适宜,力度浑然。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起到迅速指挥调度队伍和组织教学的作用,因此,预令和动令要开合有度,比例适当,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节拍要鲜明,语调要协调。如喊“向左转”时,预令要适当抛长一些,转动的方位要清晰,动令虑如山洪暴发,砰然发出,使声音在一定空间有相当的力度。
  (3)指导语言的针对性。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等诸方面具有个别差异,因此,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区别不同对象,针对性地用不同方法或循循善诱,或直截了当,或引而不发,强调“弹琴要看观众,射箭要射靶心”,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千篇一面,生搬硬套,透彻了解学生是提高针对性的前提。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如对多血型类型的学生,可适当采用限制性的和严格要求的语言,因为这些学生的性格外向,活泼好动,很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反之,对那些属于黏液质的学生,则应多采用激励语言,以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唤起他们的锻炼热情。
  2.人体动作语言。人体动作语言是指运用眼神、举止、神态等“无声语言”将众多信息送给对方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人体动作语言能起到如下作用。
  (1)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知和理解。在教学中的某种特定条件下,教师仅靠语言和示范等手段输出信息,而不是借助一定的人体动作语言,就有可能表达不清动作技术的结构,不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例如:教师为突出某技术动作的特性,可将重点环节的示范静止稍长一些时间,以利于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动作表象,对难于做静止示范的技术难点及关键之处,教师可以用手来指点动作技术建立时间、空间的概念,加快对动作技术的领会。教师的讲解、示范联系神恋、身姿等人体动作语言有助于学生正确感知并深刻领会其真实含义。
  (2)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有的教学内容,如跳山羊、跳箱、跳高等,对一些学生来讲有一定困难,这些困难往往是心理原因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亲切和蔼的目光捕捉学生视线,用温和的微笑对待他们,使学生从教师的目光、神态中受到感染,得到鼓励。
  (3)有利于沟通思想,促进情感信息的交流。体育教师对学生存在易感染性,老师的多种情感,通过适当场合和一定形式流露出来,给学生练习、锻炼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的非语言行为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信息,能让学生敏感地接受,它能沟通师生思想,加强情感交流。
  二
  体育课和其他学科一样也要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要想上好体育课,不仅要注重运用“有声语言”和“人体动作语言”,还要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以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
  1.上课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有四个不同阶段
  (1)课的开始阶段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对已学过的教材可多采用提问方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对新教材进行讲解时,也可以采用反问方式,引起学生注意,促使其积极思考。
  (2)在课的准备阶段创设情境。在课的准备阶段,变以往枯燥的慢跑做操两点一线的准备方式为游戏式的准备活动,不但可以起到热身作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
  (3)在课的基本阶段创设情境。可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如在教30米加速跑时,我设计了“开火车”去前方“通过敌人的地雷区”这一情境。“开火车”是在教师规定的路线上,学生按教师规定的几路纵队,有节奏地前后摆臂身形一致,来到阵地通过敌人的地雷区域。教师应正确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竞赛,设计一些趣味性及竞争性较强的游戏,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体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
  (1)会看,就是充分利用眼的看观作用,使学生通过视觉真切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看清看懂教师的示范动作,抓住示范动作的关键。看清、看懂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教学资料,如实物、图片及音像制品等。
  (2)会听,就是要学会听教师的讲解。教师讲解内容应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接受能力确定,把课的教学内容及教材技术的难点、重点和练习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一一讲清楚,让学生听得懂、记得牢。
  (3)会练,就是要根据教师讲授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动作要领、技术特点、动作结构认真进行刻苦练习,只有勤练才能掌握技术动作。
  (4)会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教师的问题,讲述自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育课中应注意提问,加强学生的思维记忆,提高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语言表达能力。
  (5)会写,就是在试卷上用文字表达体育教学的知识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基本知识的考查,其内容包括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体育健康的原则、方法及教材的重难点等。这样,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大脑记忆、思考、分析平时体育教学课上的内容,把学到的体育基本知识依照提出的问题,用文字确切地给予回答。
  要上好一堂体育课,教师必须运用体育老师特有的语言,创设情境和重视渗透“五会”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将每节课都上得更生动,更有趣,充满活力,更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多读书对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性。自古至今,尤其是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应试教育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朗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然而,放眼实际课堂,无论是广大教师抑或是学生,虽深知朗读的重要意义,但因各种原因仍忽视英语学习中的朗读,对朗读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哑巴英语”现象仍大行其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其终极目的是说与交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及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探讨,阐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德育 渗透方法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义不容辞,半个世纪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
摘 要: 本文从影响大学生体质的学校教育因素和体育政策执行力因素着手分析,提出要解决大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方面优化学校教育因素和提升体育政策的执行力。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下降 体育教育  前段时间,与长跑相关的悲剧新闻不断,如广州马拉松两名年轻选手先后倒在10公里与5公里的终点线前,其中一名是大三学生;上海东华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参加1000米测试时猝死;湖北襄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体育与健康课一般都在操场进行,受天气、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冬季天气寒冷,北风呼呼,学生上课缩手缩脚,大部分怕冷都不愿意动。教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讲解冬季体育锻炼的好处、冬季体育锻炼注意事项,教育学生如何预防冻伤,等等。在思想上有了正确认识,学生就会用坚强的意志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困难,积极主动地练习。  2.建立完善和严格的考勤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冬季天气寒
建筑业并非男性的专属地盘,在新新时代早不再是男人一手操控的领域,女性也有发挥翱翔的空间;穿裙一族的建筑设计及风格、摄影取角等等,也绝不逊色。  在刚刚公布的简德鲁和Ada Louise Huxtable得獎名单中,美国女建筑师伊丽莎白·迪勒和女摄影师海伦·比奈凭借在建筑领域的杰出贡献,双双上榜。  上述奖项是由美国《建筑师》杂志和《建筑评论》杂志联合创办的第八届“建筑女性奖”的一部分。“建筑女性奖
期刊
摘 要: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教师利用网络服务于教育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作者谈谈怎样利用班级QQ群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师生沟通作用、班级管理作用和家校联系作用。  关键词: QQ群 沟通 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在网络时代,利用网络服务于教育教学已是大势所趋。班主任应当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适当有效利用网络,QQ这一现代化的即时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