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历史探究性问题教学的课例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teau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朱汉国认为:“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历史课堂上探究性学习是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教师通过这个过程既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既要达成学习目标,又要将历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达到历史核心素养中学史致用的效果。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
  一、解读课标,遵循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应熟读新课程标准,深入挖掘课标的内涵,忠实于课程标准。每一节课都力求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并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备课前要有意识地熟读课程标准,有意识地将课程标准与学习方式有机结合,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而熟悉教材。使教学活动不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对教材的再开发、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把握“教材观”理念向“课程观”理念转变的趋势,搜集大量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思考本课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使教材观与课程观理念有机融合,才能将历史核心素养灵活运用到教学中。
  二、突出考点,明确时空观念
  学习活动无论以何种方式展开,都应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偏离了目标必然事倍功半。探究性学习以学生的探究为主要方式,那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突出考点,同时在历史课堂上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确时空观念。
  高中歷史教材内容不难,然而学生做客观题的时候却容易把看似浅显的题目做错,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掌握每课的知识点。教材内容浅显而试题难度偏大成为教与学中的一个矛盾。许多学生无法正确解答各种“灵活”变式的客观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紧扣教学重点,以几个重点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最终达成历史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
   三、激发兴趣,重视史料实证
  兴趣是提高参与度的前提。因此,在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首要的问题。如果历史课堂上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进行培养,则能把枯燥的历史课堂变成生动的历史课堂。以《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为例,教师可以展示几则材料,让学生探究并归纳雅典城邦民主制的特点,让史料实证在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中得到运用。通过对史料的学习与运用,学生们知道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类型的史料都是对真实历史的一种重现。史料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让学生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四、突出层次,深化历史解释
  在历史教学中,设计多层次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积极思考探究,既能启迪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以达到深化历史解释的目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客观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区别对待,让学生在不同的能力基础上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过程参与度;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需要按照由简而难、层层剖析、逐步推进的顺序进行。比如,在本课中,学生知道了雅典民主政治是本课的重点及考点,但对于民主政治的实质理解还比较模糊。因此教师要层层设问,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在层层设问中得到发展。
   五、联系生活,培养家国情怀
  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掌握历史知识进而掌握分析当今社会现象的技能,技能的形成需要以一定的实践为基础,这也就需要教师的问题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应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是什么?这个环节可以让同学们联系时事政治,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过程是学生从对课本的抽象认识转变为对现实生活的感知的过程,是发现原来历史与生活可以如此接近的过程。
  总之,核心素养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要求教师不断探究教学方法,将核心素养与历史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探究性学习活动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导,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责任编辑 晁芳芳
其他文献
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导读语除了引导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外,也要注重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教学当中,我们应该要沿着“阅读童话故事——体会其表达特点——学会创编童话”这一教学路线,引导学生进行整合的联结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童话故事中得意得言得法,感受童话的意趣,丰富想象的思维,获得童话创作的基本方法。  一、在单元课文的联结阅读中,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
不同的艺术,有各种不同表达其内涵的手段,表现手法亦不相同。《围城》中高明的讽刺艺术,它们有时锋芒毕露,脱颖而出;有时运用譬喻,奇趣横生。既有中国《儒林外史》式的冷嘲,
雅马哈2005年的全新力作,就是把在1999年东京摩托车展览会上获得无数好评的概念车MT-01从T型台推向道路,最响亮的宣传口号莫过于日文K0do,即"灵魂的鼓动".雅马哈认为,MT-01就
中国自古以来有很多有特色的东西,比如妇女裹脚、清朝人留辫子,而今又有了禁摩……现在脚不裹了,辫子剪了,禁摩却依然还在.我现在住在沈阳这个北方大城市里,大城市就是好,什
汉字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教育学生继承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写好汉字,这既是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几年来,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进一步做好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