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探讨左眶额皮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起效时间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入舍曲林+rTMS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12)及舍曲林+模拟rTMS治疗组(药物治疗组,n=12)。2组共治疗6周,舍曲林治疗起始剂量50 mg/d,固定剂量100~200 mg/d;rTMS治疗刺激强度为80%~110%运动阈值,刺激频率为1 Hz,每周治疗5次。在基线及第2、4、6周末采用Y-BOCS、HAMD、HAMA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记录表记录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
结果2组在不同时点的Y-BOCS总分(F=23.401,P<0.01)、强迫观念评分(F=23.516,P<0.01)、强迫行为评分(F=15.025,P<0.01)、HAMD总分(F=7.231,P<0.01)、HAMA总分(F=8.389,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间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30),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183)。与基线时相比,联合治疗组在治疗2周时Y-BOCS评分[(23.0±5.1)分与(18.1±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SD检验,P=0.005),而药物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24.4±4.3)分与(17.6±7.3)分]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LSD检验,P=0.025)。2组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左眶额皮质低频rTMS联合药物治疗对强迫症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优势,起效较单纯药物治疗快,安全性高,但仍需在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