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眶额皮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7167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左眶额皮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强迫症的疗效、起效时间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入舍曲林+rTMS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12)及舍曲林+模拟rTMS治疗组(药物治疗组,n=12)。2组共治疗6周,舍曲林治疗起始剂量50 mg/d,固定剂量100~200 mg/d;rTMS治疗刺激强度为80%~110%运动阈值,刺激频率为1 Hz,每周治疗5次。在基线及第2、4、6周末采用Y-BOCS、HAMD、HAMA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记录表记录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

结果

2组在不同时点的Y-BOCS总分(F=23.401,P<0.01)、强迫观念评分(F=23.516,P<0.01)、强迫行为评分(F=15.025,P<0.01)、HAMD总分(F=7.231,P<0.01)、HAMA总分(F=8.389,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2组间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30),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183)。与基线时相比,联合治疗组在治疗2周时Y-BOCS评分[(23.0±5.1)分与(18.1±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SD检验,P=0.005),而药物治疗组在治疗4周时[(24.4±4.3)分与(17.6±7.3)分]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LSD检验,P=0.025)。2组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左眶额皮质低频rTMS联合药物治疗对强迫症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优势,起效较单纯药物治疗快,安全性高,但仍需在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期刊
@@
期刊
背景和目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其引发的肺病在逐年增多,其中大多数病原体是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健康人感染MAC可引起慢性肺部疾病,而
期刊
目的验证生物电阻抗技术(BIA)在儿童内脏脂肪测定的准确性。方法招募7~18岁受试者,根据报名顺序和入组标准进行筛选。受试者入组后7 d内完成BIA和核磁共振(MRI)检测。BIA检测和腹部MRI扫描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完成。MRI脐平面图像分析得到内脏脂肪面积,BIA测试后直接获得内脏脂肪面积数据。以MRI作为标准方法,将两者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并建立简单线性方程。结果纳入60例受试者,男女各30例
目的评价2006至2015年杭州市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为恶性肿瘤防控工作提供信息。方法2006至2015年杭州市恶性肿瘤死亡信息来自常规死因监测资料,通过计算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分析主要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2006至2015年恶性肿瘤造成杭州市居民的PYLL为733 811.0人年,SPYLL为540 794.4人年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