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当前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如何提高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对策
党校作为执政党培养干部的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大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我党治国理政的水平,增强防腐拒变能力,对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培养党校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知与行的能力为核心、促进其思想品德全面发展的实际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通过对实效性的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结合时代的发展的特点而抽象概括出来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任何其它事物一样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就不能像大多数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那样,把实效性作为一个熟知的经验性的常识名称直接使用,而是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涵义进行理论探讨。
2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2.1党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参加教育培训的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有的干部参加党校的学习培训动机不纯,或迫于形势所逼,或为混一纸文凭;更有的学员把党校学习培训视为交朋友拉关系的手段,致力于结交方方面面的同学、朋友,根本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有的干部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没有作用,不学习照样能做好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干部以工作忙事务多、任务重为理由,被动应付,得过且过。
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虽然教师在用心教学,想尽一切办法改进教学手段或教法等来调动党校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党校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倾向上却往往采取简单而直接的排斥或否定态度。
2.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党校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指导性和规范性,随意性比较大。有的比照上级党校的教学计划来安排教育内容,而没有结合学员的实践实际;有的由教师根据自身所长,上报讲授的专题内容,教师在讲授时信马由缰,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在内容课程设计上,基本理论内容多,而实用理论学习的少,能力培养少。个性化教学内容少,联系工作实际的教学内容不多。在教学手段上运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多,而运用现代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不够。
2.3管理机制不健全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虽然主管部门对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学习纪律做出了规定,并且把它作为考核、提拔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最终对干部的使用选拔时并没有将此作为硬性的条件之一,学得好与差一个样;对教育培训的效果检验缺乏量化的标准,优秀学员的评定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奖惩的严肃性不强,致使干部学习的动力不足。
3 提升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
3.1加强实效性教师队伍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党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职团干部队伍、辅导员队伍与党校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四支队伍是否具有战斗力、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党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决定因素。
从实现党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角度出发,党校专职团干部队伍的自我建设坚持走“自我学术化”之路,是克服当前存在的“政治性体现不足”、“业务能力强、学术水平低”和“教育针对性弱”等问题的关键。专职团干部应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专职团干部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让党校学生“服”,提升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专职团干部应该避免过多地发挥权力性影响力,努力提升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全面涉猎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史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自身在学术、能力、信息等方面的影响力,获得党校学生的心理认同,进而推进思想政治的学术权威性发挥作用。
3.2增强党校学生学习动机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也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引导和帮助党校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形成价值信念。在思想品德形成的层次上,理想信念已经超越依从和认同水平而属于信奉性水平,信奉性水平阶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只有达到这个阶段,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因此,结合党校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中,要设计符合教学目的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是问题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让学生感兴趣,就需要问题要蕴涵教材内容之理,能够体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为此,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实际。教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住学生中确实存在的认识问题,要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使问题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3.3以廉政文化激活思想政治教育
党校对广大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廉政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该把廉政思想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教材作为廉政文化宣传和培育的重要载体。党校教师要洁身自好,在学员中树立榜样,这样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由此产生良好的效果。
党校在进行廉政文化教育过程中要以教材建设为基础,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将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需大力推动廉政文化的建设,使干部队伍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风尚。
以廉政文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文化是人们对于廉政知识、 信仰的认知,是人们形成的与廉政相对应的生活、 工作方式,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统一,也是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用科学的文化理论指导教育工作的进行,促进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发展是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准则。
以廉政文化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文化是以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文化,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需加强对内部腐败行为的惩处,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慧琴.新时期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山西科技.2013(01)
[3]陈友放.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1)
[4] 李景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校思想政治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4(2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对策
党校作为执政党培养干部的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大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我党治国理政的水平,增强防腐拒变能力,对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培养党校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知与行的能力为核心、促进其思想品德全面发展的实际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通过对实效性的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结合时代的发展的特点而抽象概括出来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任何其它事物一样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就不能像大多数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那样,把实效性作为一个熟知的经验性的常识名称直接使用,而是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涵义进行理论探讨。
2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状分析
2.1党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参加教育培训的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有的干部参加党校的学习培训动机不纯,或迫于形势所逼,或为混一纸文凭;更有的学员把党校学习培训视为交朋友拉关系的手段,致力于结交方方面面的同学、朋友,根本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有的干部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没有作用,不学习照样能做好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干部以工作忙事务多、任务重为理由,被动应付,得过且过。
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虽然教师在用心教学,想尽一切办法改进教学手段或教法等来调动党校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党校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倾向上却往往采取简单而直接的排斥或否定态度。
2.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党校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指导性和规范性,随意性比较大。有的比照上级党校的教学计划来安排教育内容,而没有结合学员的实践实际;有的由教师根据自身所长,上报讲授的专题内容,教师在讲授时信马由缰,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在内容课程设计上,基本理论内容多,而实用理论学习的少,能力培养少。个性化教学内容少,联系工作实际的教学内容不多。在教学手段上运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多,而运用现代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不够。
2.3管理机制不健全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虽然主管部门对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学习纪律做出了规定,并且把它作为考核、提拔任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最终对干部的使用选拔时并没有将此作为硬性的条件之一,学得好与差一个样;对教育培训的效果检验缺乏量化的标准,优秀学员的评定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奖惩的严肃性不强,致使干部学习的动力不足。
3 提升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
3.1加强实效性教师队伍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党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职团干部队伍、辅导员队伍与党校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队伍四支队伍是否具有战斗力、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党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决定因素。
从实现党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角度出发,党校专职团干部队伍的自我建设坚持走“自我学术化”之路,是克服当前存在的“政治性体现不足”、“业务能力强、学术水平低”和“教育针对性弱”等问题的关键。专职团干部应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专职团干部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让党校学生“服”,提升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专职团干部应该避免过多地发挥权力性影响力,努力提升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全面涉猎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史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自身在学术、能力、信息等方面的影响力,获得党校学生的心理认同,进而推进思想政治的学术权威性发挥作用。
3.2增强党校学生学习动机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也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引导和帮助党校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要让学生在不断的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形成价值信念。在思想品德形成的层次上,理想信念已经超越依从和认同水平而属于信奉性水平,信奉性水平阶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只有达到这个阶段,人们的思想品德行为才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因此,结合党校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中,要设计符合教学目的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是问题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让学生感兴趣,就需要问题要蕴涵教材内容之理,能够体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为此,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实际。教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住学生中确实存在的认识问题,要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使问题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3.3以廉政文化激活思想政治教育
党校对广大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育廉政文化素质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该把廉政思想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教材作为廉政文化宣传和培育的重要载体。党校教师要洁身自好,在学员中树立榜样,这样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由此产生良好的效果。
党校在进行廉政文化教育过程中要以教材建设为基础,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将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需大力推动廉政文化的建设,使干部队伍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风尚。
以廉政文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文化是人们对于廉政知识、 信仰的认知,是人们形成的与廉政相对应的生活、 工作方式,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统一,也是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用科学的文化理论指导教育工作的进行,促进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发展是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准则。
以廉政文化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文化是以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文化,在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需加强对内部腐败行为的惩处,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慧琴.新时期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山西科技.2013(01)
[3]陈友放.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1)
[4] 李景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校思想政治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