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职业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是专业学科,语文则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语文学得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说,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
一、提高对职业院校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1.提高教育水平,更好地从事语文教育
职业院校的生源,相对于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要差些,大多数学生是经过重点、普通高中筛选之后才进入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不牢的情况,因而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才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手段不应该单调呆板,而是要突出灵活多样,以此来提高学生兴趣。另外,职业院校的许多专业课具有实习、实验、操作等实践内容,这些内容客观上促进了专业课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学生适应了专业课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也就自然而然地要求语文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因此,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语言手段、情境手段、对话手段、音像手段等来突出灵活多样。只有这样,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才能更形象更生动,才能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确立好专业课的先导和基础地位,为深化专业课服务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是专业课的先导和基础,既能使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又能使他们将一定的理性知识带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可以充分运用语文课的读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如利用语文的工具书查专业课的生字难词,编写专业课的内容提纲,分析专业课的定义、法则,背诵专业课的内容要点,撰写专业课的读书笔记。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感到语文确实有用,语文确实是“基础工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职业院校语文教师要有较深厚的本专业知识和“传道”“育人”的思想
职业院校语文教师要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掌握职业院校教育的基本理论,成为职业院校教师的骨干力量。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不管是学习范文还是学生作文,都离不开思想性,因此语文教学必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一点,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授业”、“教书”的同时,必然要强调、突出“传道”、“育人”。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紧迫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法纪观念的教育。语文教师在“传道”“育人”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决不能脱离教材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
二、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群众性的骨干队伍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
建立一支骨干语文教师队伍,是各级领导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突出能力的培养,他们迫切需要培训、进修或到工厂实地考察,他们通过教育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育实践,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又使自己成为了教学骨干,这对于自身的工作及职业教育事业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一方面,学校领导要积极给广大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培训、进修和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专业课的教学研究工作。只有领导重视,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职业教育的基础工作才会坚实,语文教师队伍才能逐渐形成并建立起来。
2.不断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师素质
职业院校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领导重视是基础,抓好教师素质是关键。要以老带新,形成教学骨干队伍。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在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的研究技术方面可能优于年长的教师,而年长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经验上又有优势,在“传道”、“育人”方面应以老带新,可以使语文教师群体间优势互补,大大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科学、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建设职业院校语文教师队伍的关键
语文教学在职业院校开展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领导是否重视。如果领导能真正重视起来,他们自然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到教研中去。为此,在组织与管理工作中必须注意:第一,提出的语文教学任务必须是符合职业学校特点的;第二,经常在语文教师中开展教学研究座谈,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三,让语文教师参与到专业课教学计划的设计中,但要求不宜过高;第四,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系统、及时地给语文课教师和专业课一个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第五、根据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分配任务,组织他们分工合作,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技师学院)
一、提高对职业院校语文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1.提高教育水平,更好地从事语文教育
职业院校的生源,相对于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要差些,大多数学生是经过重点、普通高中筛选之后才进入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不牢的情况,因而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语文基础知识,才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手段不应该单调呆板,而是要突出灵活多样,以此来提高学生兴趣。另外,职业院校的许多专业课具有实习、实验、操作等实践内容,这些内容客观上促进了专业课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学生适应了专业课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也就自然而然地要求语文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因此,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语言手段、情境手段、对话手段、音像手段等来突出灵活多样。只有这样,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才能更形象更生动,才能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确立好专业课的先导和基础地位,为深化专业课服务
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是专业课的先导和基础,既能使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又能使他们将一定的理性知识带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可以充分运用语文课的读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如利用语文的工具书查专业课的生字难词,编写专业课的内容提纲,分析专业课的定义、法则,背诵专业课的内容要点,撰写专业课的读书笔记。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感到语文确实有用,语文确实是“基础工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职业院校语文教师要有较深厚的本专业知识和“传道”“育人”的思想
职业院校语文教师要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掌握职业院校教育的基本理论,成为职业院校教师的骨干力量。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不管是学习范文还是学生作文,都离不开思想性,因此语文教学必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一点,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授业”、“教书”的同时,必然要强调、突出“传道”、“育人”。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紧迫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法纪观念的教育。语文教师在“传道”“育人”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决不能脱离教材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
二、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群众性的骨干队伍
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
建立一支骨干语文教师队伍,是各级领导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突出能力的培养,他们迫切需要培训、进修或到工厂实地考察,他们通过教育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育实践,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又使自己成为了教学骨干,这对于自身的工作及职业教育事业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一方面,学校领导要积极给广大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培训、进修和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专业课的教学研究工作。只有领导重视,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职业教育的基础工作才会坚实,语文教师队伍才能逐渐形成并建立起来。
2.不断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师素质
职业院校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领导重视是基础,抓好教师素质是关键。要以老带新,形成教学骨干队伍。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在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的研究技术方面可能优于年长的教师,而年长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经验上又有优势,在“传道”、“育人”方面应以老带新,可以使语文教师群体间优势互补,大大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科学、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建设职业院校语文教师队伍的关键
语文教学在职业院校开展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领导是否重视。如果领导能真正重视起来,他们自然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到教研中去。为此,在组织与管理工作中必须注意:第一,提出的语文教学任务必须是符合职业学校特点的;第二,经常在语文教师中开展教学研究座谈,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三,让语文教师参与到专业课教学计划的设计中,但要求不宜过高;第四,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系统、及时地给语文课教师和专业课一个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第五、根据每位教师的具体情况分配任务,组织他们分工合作,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