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本文站在英语教师的角度,把文化知识分为重知识性、重行为性、重情感性三种类型,并总结出文化渗透的一些方法,如文化比较法、文化讲解法、词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通过文化意识的渗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文化渗透
新颁布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和重点,采用多种文化教学的方法渗透文化意识,从而使小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化知识的分类
这种分类是站在小学英语教师的位置,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来划分的。
(一)重知识性的文化
这里所说的重知识性的文化是指我们所了解的西方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哲学、科技、饮食习惯等等。这种文化主要让小学生以了解为主。
(二)重行为性的文化
这里所说的重行为性的文化是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所反映的文化,包括社交礼仪、交际方式、交际态度、日常行为习惯等。这种文化主要让小学生在交际中运用为主。
(三)重情感性的文化
这里所说的重情感性的文化是指语言单位各构素的意义系统所含的民族文化内容及其体现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词语作为语言的基础,其核心是语义,而语义又不仅仅包含概念意义、语法意义、上下文限定意义等,而且还包括文化背景意义和文化伴随意义。
如上所列,我们认为小学英语阶段西方文化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大致分为这三种类型。另外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我们对文化内容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实际上,上述这三种文化形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必定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二、文化渗透的方法
所谓文化教学的方法,是指外语教学中怎样或用什么手段来进行文化教学或实行文化教学的过程。选择文化教学的方法必须要依照教学目的、教学层次、教学科目、教学对象以及教学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经过笔者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出以下五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指教学中对母语文化和所学语言国文化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文化规约和行为规约的异同,利用“同”来获得语言学得和习得的正迁移;指出“异”来防止文化学得和习得的“负迁移”。 文化比较法的目的是正确区分,发现异同。这种从语言深层次出发,透过语言的表层进而对所学外语所反映的与母语文化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对比的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它有助于克服学生在学得和习得所学外语和文化的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如教授完关于季节的单词后,可让学生欣赏北京和悉尼的四季,对北京和悉尼的季节和时间进行了对比。
(二)文化讲解法
文化讲解法是指就所读的材料或所听的内容中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见缝插针地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讨论。文化旁白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及外国文化。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通过多媒体、网络、电视、幻灯片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文化耳濡目染。如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的展示,给学生讲述南北半球、不同城市的气候与天气情况,使学生对文化内容的记忆印象深刻。
(三)词汇教学法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涵义,所以我们可以把词汇作为渗透文化意识的“切入口”。首先我们可以在语用情景上下工夫,让学生了解在具体条件下习惯应用的语言形式。如:表示女孩漂亮用pretty,表示男孩英俊用handsome,要避免用错。其次,强调单词的搭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如学到“man”就可以扩大学习policeman, postman, snowman,…等。再次要活学活用,同一意义可以有多种表达法。教师在词汇教学时讲授词汇的内涵,恰如其分地进行相关的文化的导入,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所包含的文化背景意义和文化伴随意义。
(四)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设置一定的交际文化氛围,使学生有意识地置身于所学语言国典型的现实生活中。在适当的情景暗示下,语言的建构习得就能像母语习得一样自然生成。同时,还可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外语教学中。
(五)综合法
所谓综合法就是结合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并用,多管齐下,这样,有些文化内容就能更清楚地进行渗透,同时,学生对内容的记忆也更加深刻。
如教授句型Can I help you? 时,老师为学生分析了在考虑问题的主体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而西方人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因而英语中用 Can I help you? 或What can I do for you?而不是What do you want?然后老师自己当服务员,让学生过来买东西。或小组活动,创设买卖物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在这里,老师就用了文化比较法,文化讲解法和对话教学法。
学生对西方文化充满了好奇、新鲜感。他们在课堂内所获得的西方文化知识也是有限的。让学生课外发挥主动性,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得,互相交流,资源共享,扩大文化知识量,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冬琳:《英语教科书中西文化交融的途径》,《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1期
[2]王梅:《文亿差异与外语教学》,《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2卷第1期
[3]張淑文:《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8期
[4]谈慧娟:《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与教学中的文化融入》,《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第7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