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态课堂下解方程教学的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突破小学生解方程的难题,本文基于解方程的三大理论方法,注入故事情境,帮助学生更生动和直观地感知用“移项法”解方程。
   【关键词】  解方程 移项法 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40-0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由此看来,生态课堂是新课程标准的细化体现,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生态课堂是以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展现为特点的。
  小学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体系已经是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下面就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细化生态课堂的目标进行实例探讨。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模式正处于由直观模型思维模式向抽象思维模式转化过渡期,因此在解方程章节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或者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来描述某一数量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帮助孩子们去学习、探究和运用。尽管如此,收效都不尽人意。因为小学生往往是难以理解和接受这种抽象的思维模式。为什么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一个量或用一个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来表示一个量?很多的学生对此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处于似是而非的状态,在学生心智发育参差不齐的状态下进入解方程的学习,显然学习效果是不佳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五年级学生学习的解方程的内容,学得不扎实,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等到学生期末复习阶段,将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需要老师对解方程的方法再次唤醒才能想起解方程的方法。而到了六年级进入全面复习时,大部分的教师会怀疑五年级的数学老师没有好好地和学生学习解方程。对于小学阶段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如此困惑的症结所在是在哪里呢?我们首先来统观小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等式的性质法: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同理,在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注意:0除外。
  2.数量关系法:根据加、減、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这种思路适合解比较简单的方程。
  3.移项法:未知数保留在“=”左边,其余的数字都移到“=”的右边,根据“移项变号”的原则解方程,即从方程一边移到另一边,加号变成减号,乘号变成除号。
  教参书推荐的方法是等式的性质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倒来倒去,最终算出方程的解。本文在讲授教参书的推荐“等式的性质”的解方程模式之外,还补充了“移项法”,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的接受和认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方程。在讲授“移项法”时发现同样的解方程的思路方法,不同的传授模式,却带来决然不同的结果,下面就我两界学生的掌握程度来谈一谈“移项法”的两种讲授方法下,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记忆的时长。刚接触解方程的教学时,我严格按照教参书的要求,按照等式的性质进行教学。按等式的性质教学对于x+8=16、x-5=3、5x=30、x÷4=6这种简易的方程,学生还好理解和掌握,但对于稍微复杂点的方程来说,学生却难以接受和理解了。比如:12-4x÷3=4、2(x-16)=8、3x+x+6=26.这种类型的方程,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的话,就显得特别繁琐了,学习上的中下生往往会被绕晕。基于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再加上教无写法的原则,我尝试着重点和学生讲“移项法”来解方程。刚开始,我是按下面的步骤细细地和孩子们讲解的。第1步:区分方程的类型;第2步是根据法则解方程:一行看过来可以算的先算,还不能算的照抄下来;第3步:把未知数或者含有未知数的项保留在等号的左边,其余的数字移到等号的右边,移项时,符号正好相反。第4步就是重复第2步和第3步的过程,直到算出未知数。
  举例说明:
  例1:3x+5×2=22(第1步:区别方程的类型为普通的方程)
  解:3x+10=22(第2步一行看过来可以算的先算,还不能算的照抄下来)
  3x=22-10(第3步:把未知数或者含有未知数的项保留在等号的左边,其余的数字移到等号的右边,移项时,符号正好相反。)
  3x=12(重复第2步)
  x=12÷3(重复第3步)
  x=4(算出结果)
  例2:36-3x=6(第一步:区别方程的类型为特殊的方程,要特殊处理——直接用数量关系法)
  解:3x=36-6(含有未知数的项看作整体:减数=被减数-差)
  3x=30(一行看过来可以算的先算,还不能算的照抄下来)
  x=30÷3(把未知数保留在等号的左边,其余的数字移到等号的右边,移项时,符号正好相反)
  x=10
  例2:12.5-3x=6.5(第一步:区别方程的类型为特殊类型的方程,要特殊处理:用数量关系法)
  解:3x=12.5-6.5(第二步: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看作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3x=6(方法:一行看过来可以算的先算,还不能算的照抄下来。此步可省)   x=6÷3(第3步:把未知数保留在等号的左边,其余的数字移到等号的右边,移项时,符号正好相反。)
  x=2(算出结果)
  例3:5x+3x=80(第一步:区别方程的类型为普通的方程)
  解:8x=80(第二步一行看过来可以算的先算,还不能算的照抄下來)
  x=80÷8(第3步:把未知数保留在等号的左边,其余的数字移到等号的右边,移项时,符号正好相反,乘变除。)
  x=10(算出结果)
  在教学实践中,貌似比用“移项法”教学的效果好,但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在“移项”那一个环节出错,总是有人会在移项时,不记得改变运算符号。怎么样孩子更加深入地掌握呢?“债易还,情难还”这句生活俗语激发了我的灵感。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情感是学习实践稳步实施和深入推进的重要保障。于是在解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我注入了讲故事的情节。首先从等式的定义入手,讲到我的中国的礼仪文化。方程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号的两边分别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或者数字。那我就把等号两边的式子或数字看作两个家庭,由于这两个家庭都评上了五好家庭,所以在荣誉称号上,他们可以建立等式的关系。现在两个家庭的成员们要走亲访友了!又由于平时我们在家里还没有做完作业的话,家长是不允许我们出去玩的,所以作为等号左边的未知数,由于他不知道他自己是谁,所以他不能去做客,只能留在家中,即保留在等号的左边,而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不能反客为主,是要让原主人坐在首位,所以左边的数字移到等号的右边后,要排在右边原有数字的后面。为什么移项时要变号呢?那是因为去做客的时候,你在你自己的家里是主人,但去到了别人家里,你就由主人的身份,改为客人的身份,因此必须要变号。给解方程注入了情感与生命,解方程不再那么枯燥无味、不再显得那么抽象了。令人惊喜的是,学生们对解方程的遗忘率也大大的降低了。从教学效果验证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使用学生喜欢的和容易接受的情感成分在里面,让苍白的知识点有血有肉起来。我想这也是符合生态课堂理念“尊重、唤醒、激励生命”中的要点的。
  《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解方程的要求:“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我在遵循新课标的前提下,再根据学生学习现状中出现的复杂的方程进行了补充其他的解方程的其他方法两种方法,这种系统看待知识并系统地处理知识的方式、灵活地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生态课堂流行的当下,真正地拥有生态的学习环境和接收知识的生态模式,让其在生态课堂环境中选择合适他自己的方式,生态地获取知识健康地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黄爱华,等著,《智慧数学课》[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
  [4]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 疫情期间,为了贯彻“停课不停学”的理念,我们语文教师展开线上教学,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为语文教研组的线上教学组织与进度安排提供了便利。然而,由于之前缺乏经验,很多教师措手不及,再加小学生年纪轻,不好管理,所以,线上教学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语文线上课堂的有效构建。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一年级小学语文线上教育现状,谈谈“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
期刊
【摘要】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数行结合”即通过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图形,从图形的结构直观地发现数量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解决数量关系的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在小学数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充分利用“形”把题中的数量关系形象、直观的表示出来。实践证明,数形
期刊
【摘要】 高中班主任扮演着班级秩序管理,学生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品德管理的角色,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具有爱心、耐心,在学校制定的班级管理规定下,有效利用管理手段,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数学思想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可以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持。本文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入手,讨论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并分析班主任工作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希望对班级管理研
期刊
【摘要】 分层教学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在九年级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结合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根据相关指标有效分层、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资源、根据学习层次展开教学、根据不同层次进行评价等,从而更好地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到九年级英语教学中,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和提
期刊
【摘要】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很多,选取农耕文化教育活动,是因地制宜,把它作为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的突破口,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农耕教育基地、家校结合、共同分享等办法,希望劳动教育能真正回归本位,利用好得天独厚的现有资源,发挥农耕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农耕文化 校本教材 教育基地 回归本位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传统教学为了达到升学目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学生的卷面成绩要求较高,但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由此产生高分低能现象。随着社会与企业的发展,传统应试教育已经不适用于其对现代人才的需求,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比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思考能力,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基于此,本文结合新课
期刊
【摘要】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班主任负责指导组织,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繁琐,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不但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同时又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笔者认为,做好开学黄金周的各项前期工作,对后期有效实施学生自主管理是非常关键的。   【关键词】 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 开学黄金周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品德,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诚信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之路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教師应注重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要善于从生活小事当中获得信息,因势利导的开展教育。还要加强家校合作,让学生的诚信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 诚信 习惯 诚信意识 诚信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5.5
期刊
【摘要】 地理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高考科目,主要包括原理地理(部门地理)、区域地理两大板块内容。新课标中对地理教学的目标定义为通过开放课堂的构建,使地理成為对学生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其中区域地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认知,从而使得在特定区域空间中构建地理知识联系更加困难。Google Earth中文名称是“谷歌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航空照相
期刊
【摘要】 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提升各方面的修养和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形成更为健全品格的关键,它是学生正常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在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思维和运算,还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应该将心理教育充分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心理教育,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并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心理教育 高中数学 素质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