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研究学校图书馆改革,加强学校图书馆员素质能力的培养,必将为实现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心里适应能力,以便使图书馆事业更好地发挥信息资源服务作用。
关键词:学校;图书管理;经济时代;知识与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出现,又对学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学校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图书馆既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之一,也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肩负着教育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图书馆员作为上述职能的体现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恪尽职守,并通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因此,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既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图书馆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研究学校图书馆改革,加强学校图书馆员素质能力的培养,必将为实现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认为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能力,才能更好地去迎接新的挑战。
1 终身学习的能力
21世纪是学习化的社会,学会学习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技含量不断加大的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社会结构和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导致了学习的终身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1.1管理制度创新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创新包括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和管理目标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图书馆一直是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按照图书馆的领导系统组合的多元管理体制,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及重复建设、重复劳动的资源浪费现状。创新管理可使图书馆管理体制趋于多元化,如一馆两业,一馆多制,合作办馆,联合办馆,私人办馆,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等。
1.2管理机制创新
内部管理机制包括理顺内部关系、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改善条件、提高待遇、调动积极性和增强内在活力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能本管理的作用,使被管理者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1.3图书馆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大学图书馆更应根据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合理引进人才,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对于已有馆员,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根据馆员的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全面知识培训,培养具备特定岗位技能的馆员。
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三种基本功能:一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听记能力和搜集资料能力;二是巩固知识的能力,包括意识记忆能力,有选择的存储知识的能力和准确地再现知识的能力;三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图书馆员,大都是在原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普遍存在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对承担人类文明传播使命的图书馆员来说,只有不断地继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自己不仅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善于判断、选择、组织各种新信息,才能胜任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2 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学校图书馆员要全面胜任教书育人工作,还必须有如下多方面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图书馆员的工作作为一种劳动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来完成任务的,所以对语言的理解是否正确,表达是否规范、清晰、精炼、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是否有逻辑性,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教育的效果。教育研究能力和先进教育手段的使用能力。
2.1掌握现代管理技术的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技术,图书馆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图书馆员就必须加强现代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用现代管理技术的理论来充实自己,图书馆员必须学会使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利用的能力。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要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真正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掌握获取信息、更新、传播、开发利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2.2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力
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计算机管理,要很好地使用计算机和在网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就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在信息网络上及时跟踪捕捉现代发展信息,整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
2.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书馆员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如果没有牢固的理论根基和渊博的知识是难以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但是,如果只有书本知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方面的训练,同样也很难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图书馆员应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人际交往能力
图书馆员善于与学生交往,要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和关爱的氛围;其次,图书馆员还要善于与社会上的实际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交往,建立密切联系,从而为强化图书馆中的实践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3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素质是人的重要基本素质,图书馆员作为教育服务者,其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工作的成效。那么,优秀的图书馆员应当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图书馆员应具备洞察学生个性特征的能力,善于了解他们的兴趣、志向、需要、动机、情绪和思想观点等,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二是善于做出情绪反映的能力。图书馆员作为社会的一员,也都有人之常情,也有喜怒哀乐,通过直截了当、合乎情理的情绪表达,可以使师生彼此了解,真心相处。但是职业特点又要求图书馆员在学生面前的情绪基调必须是亲切、热情、轻松愉快、稳定有自制力,不要喜怒无常、忽冷忽热,使学生莫名其妙;必须把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图书馆教育之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温暖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接受来自图书馆的教育。三是公正的态度。图书馆员不能为讨个别学生的喜欢而有失公正,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全体学生。图书馆员如果偏爱学生,一方面会促使受偏爱学生的某些不良品质在暗中滋长,另一方面,有可能促使得不到偏爱的学生的某些好品质得不到强化而无形中渐渐消失。四是积极的心境和坚强的意志。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图书馆员本身也将面临竞争和挑战,甚至可能出现危机,为此,我们必须有迎接挑战的自信心与勇气,必须有战胜危机的坚强意志。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遭受挫折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必须有心理调整能力,在逆境中不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在顺境中不趾高气扬、忘乎所以。五是宽宏的度量。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员,对于来自无论是同行,还是学生的不同意见,一定要有正常的心态,宽宏的度量。在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时,要努力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广泛团结同志,包括在学术观点上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人以及在工作上对自己有意见的人;要乐于举贤任能,肯于帮助别人。 4 建立以馆员为本的图书馆管理
4.1重视人力资本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图书馆来说,优秀的管理者将成为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因为馆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而具有创新精神的馆员又恰恰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
4.2重视培养馆员一专多能, 实行图书馆员轮岗制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收集、分类、阅览咨询等项工作互相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适当地实行轮岗制,有利于馆员了解图书馆工作全貌,树立全局意识。大学的图书馆流通部门的馆员每天通过在书库内的工作,认真的了解读者的借阅需求,统计各类图书的借阅量,定期制作报表,提供给采购等部门作为调整购书策略的依据。
4.3建立馆员与读者的信息通道读者和管理员应该是平等的,读者可以随时向图书馆员提出建议和请求,对读者来说这比站在馆员的办公桌前拘谨的陈述要人性得多, 无形中拉近了馆员与读者的距离,读者服务工作也更好开展。这种亲切自然的交流环境设计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理念。
总之,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对教学和学科研究进行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时,也是学校及社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学科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图书馆水平的高低并不仅仅是在于它所拥有的藏书量,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内部环境和管理水平,图书馆员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其它学科知识和其它素养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用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图书馆事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因此,为使图书馆充分发挥作用,探究学校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伟.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员素质与理念的探讨[J].情报探索.2006(08)
[2]陈俐英.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J].山西科技.2007(02)
[3]赖彩霞.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2)
[4]张玉霞.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新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06)
关键词:学校;图书管理;经济时代;知识与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知识经济的出现,又对学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学校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图书馆既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之一,也是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肩负着教育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图书馆员作为上述职能的体现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恪尽职守,并通过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因此,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既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图书馆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研究学校图书馆改革,加强学校图书馆员素质能力的培养,必将为实现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认为图书馆员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能力,才能更好地去迎接新的挑战。
1 终身学习的能力
21世纪是学习化的社会,学会学习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技含量不断加大的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社会结构和人才市场的不断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导致了学习的终身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1.1管理制度创新
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创新包括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和管理目标创新。在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图书馆一直是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按照图书馆的领导系统组合的多元管理体制,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及重复建设、重复劳动的资源浪费现状。创新管理可使图书馆管理体制趋于多元化,如一馆两业,一馆多制,合作办馆,联合办馆,私人办馆,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等。
1.2管理机制创新
内部管理机制包括理顺内部关系、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改善条件、提高待遇、调动积极性和增强内在活力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能本管理的作用,使被管理者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1.3图书馆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大学图书馆更应根据本校学科专业特点,合理引进人才,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对于已有馆员,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根据馆员的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全面知识培训,培养具备特定岗位技能的馆员。
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三种基本功能:一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听记能力和搜集资料能力;二是巩固知识的能力,包括意识记忆能力,有选择的存储知识的能力和准确地再现知识的能力;三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图书馆员,大都是在原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普遍存在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对承担人类文明传播使命的图书馆员来说,只有不断地继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自己不仅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善于判断、选择、组织各种新信息,才能胜任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2 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学校图书馆员要全面胜任教书育人工作,还必须有如下多方面的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图书馆员的工作作为一种劳动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来完成任务的,所以对语言的理解是否正确,表达是否规范、清晰、精炼、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是否有逻辑性,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教育的效果。教育研究能力和先进教育手段的使用能力。
2.1掌握现代管理技术的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技术,图书馆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图书馆员就必须加强现代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用现代管理技术的理论来充实自己,图书馆员必须学会使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利用的能力。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要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的真正价值。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掌握获取信息、更新、传播、开发利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
2.2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力
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计算机管理,要很好地使用计算机和在网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就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在信息网络上及时跟踪捕捉现代发展信息,整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
2.3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书馆员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如果没有牢固的理论根基和渊博的知识是难以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但是,如果只有书本知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应用性、操作性、技能性方面的训练,同样也很难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图书馆员应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人际交往能力
图书馆员善于与学生交往,要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和关爱的氛围;其次,图书馆员还要善于与社会上的实际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交往,建立密切联系,从而为强化图书馆中的实践过程创造有利条件。
3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素质是人的重要基本素质,图书馆员作为教育服务者,其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工作的成效。那么,优秀的图书馆员应当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准确的判断力。图书馆员应具备洞察学生个性特征的能力,善于了解他们的兴趣、志向、需要、动机、情绪和思想观点等,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二是善于做出情绪反映的能力。图书馆员作为社会的一员,也都有人之常情,也有喜怒哀乐,通过直截了当、合乎情理的情绪表达,可以使师生彼此了解,真心相处。但是职业特点又要求图书馆员在学生面前的情绪基调必须是亲切、热情、轻松愉快、稳定有自制力,不要喜怒无常、忽冷忽热,使学生莫名其妙;必须把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图书馆教育之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温暖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接受来自图书馆的教育。三是公正的态度。图书馆员不能为讨个别学生的喜欢而有失公正,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全体学生。图书馆员如果偏爱学生,一方面会促使受偏爱学生的某些不良品质在暗中滋长,另一方面,有可能促使得不到偏爱的学生的某些好品质得不到强化而无形中渐渐消失。四是积极的心境和坚强的意志。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图书馆员本身也将面临竞争和挑战,甚至可能出现危机,为此,我们必须有迎接挑战的自信心与勇气,必须有战胜危机的坚强意志。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遭受挫折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必须有心理调整能力,在逆境中不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在顺境中不趾高气扬、忘乎所以。五是宽宏的度量。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员,对于来自无论是同行,还是学生的不同意见,一定要有正常的心态,宽宏的度量。在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时,要努力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广泛团结同志,包括在学术观点上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人以及在工作上对自己有意见的人;要乐于举贤任能,肯于帮助别人。 4 建立以馆员为本的图书馆管理
4.1重视人力资本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图书馆来说,优秀的管理者将成为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因为馆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而具有创新精神的馆员又恰恰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
4.2重视培养馆员一专多能, 实行图书馆员轮岗制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收集、分类、阅览咨询等项工作互相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适当地实行轮岗制,有利于馆员了解图书馆工作全貌,树立全局意识。大学的图书馆流通部门的馆员每天通过在书库内的工作,认真的了解读者的借阅需求,统计各类图书的借阅量,定期制作报表,提供给采购等部门作为调整购书策略的依据。
4.3建立馆员与读者的信息通道读者和管理员应该是平等的,读者可以随时向图书馆员提出建议和请求,对读者来说这比站在馆员的办公桌前拘谨的陈述要人性得多, 无形中拉近了馆员与读者的距离,读者服务工作也更好开展。这种亲切自然的交流环境设计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的理念。
总之,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对教学和学科研究进行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时,也是学校及社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学科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图书馆水平的高低并不仅仅是在于它所拥有的藏书量,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其内部环境和管理水平,图书馆员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其它学科知识和其它素养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用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图书馆事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因此,为使图书馆充分发挥作用,探究学校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伟.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员素质与理念的探讨[J].情报探索.2006(08)
[2]陈俐英.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J].山西科技.2007(02)
[3]赖彩霞.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2)
[4]张玉霞.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新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