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文化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与价值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教育与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guo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包含了经济、政治、道德、艺术、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人思想、意识、行为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应用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良好个性、能力、道德的形成。在幼儿教育阶段应用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优秀的品质,还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为幼儿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幼儿教育 语言发展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55
  一、传统文化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应根植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首先,传统文化文本可以成为幼儿学习语言的材料,趣味性的民间故事和民间游戏可以给幼儿的语言锻炼提供平台,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其次,传统文化典籍中蕴含了很多文学篇章,这些文学篇章中有丰富的语汇,为幼儿的语言积累提供了资源;传统文学与幼儿语言教学的融合,也会促使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最后,传统文化知识中有很多寓意深刻的历史故事、名人事迹,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二、应用传统文化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
  1.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
  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幼儿敢说、想说、会说,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幼儿的思维会与身边的人、物以及环境紧密联系,通过听、说、触摸、尝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所以,在幼儿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较大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室内外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幼儿时刻能受到文化熏陶。幼儿园可在宣传栏张贴民族英雄故事、图画、标语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可在教室内设置“语言悄悄屋”,给幼儿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空间,让幼儿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产生语言表达的兴趣,语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2.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创设利于表达的语言环境
  幼儿多是听过聆听、观看、说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获得丰富的词汇积累的。所以在幼儿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给其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强化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所看、所想,进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可利用传统文化给幼儿创设形象的语言环境。如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给幼儿选择“广而浅”的文化内容,如寓言故事、名人故事等,以幼儿可以理解、接受的方式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实现锻炼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
  3.加强兴趣活动锻炼,提升语言实践能力
  语言的发展不是仅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就可以实现的,必须要进行长期的实践锻炼,才能让语言能力得到有序提高。实际上,与刻板的语言知识传授相比,幼儿对具有实践性的语言活动更有学习的兴趣。教师可利用民间游戏、影视录像等对幼儿进行语言实践能力的锻炼。
  如《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现今《西游记》已经被改编成为电视剧、动画片等。精彩的动画视频,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習兴趣。教师可选择精彩的《西游记》动画片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观察结束后,让幼儿对故事情景进行描述,或者让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西游记》故事情节、为什么喜欢。通过表达和描述,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再如,我国民间流传的很多游戏都是历史文化的结晶,通过多样化的民间游戏对幼儿语言能力进行锻炼,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最大化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教师可将有趣的童谣和儿歌渗透到民间游戏中,以幼儿喜欢的方式对幼儿的语言进行锻炼,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总之,优秀的文化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必要从多方面入手给幼儿营造文化氛围,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其进行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1] 白璐《关于幼儿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探讨》,《好家长》2019年第49期。
  [2] 钱敏佳《浅谈民间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作用》,《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就目前情况来看,英语已经成为小学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我们鼓励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多元化文化,但与此同时,也希望小学生能够汲取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从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英语课堂入手,探讨将传统文化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 英语课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于小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体育教师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小学体育 实践分析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8.049  每个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都不相同,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到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以学生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日益重视,对高中生进行全面培养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美术学科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本文围绕新时期高中美术课改背景下的创新教育展开研究,希望为该领域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 课改 创新教育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
初中化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化学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从传统角度看化学教学是现代教育新的出发点和创新点。将化学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不仅促进化学课程的丰富多样化,而且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因此,渗透传统文化的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一、建立化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意识  现阶段化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不够紧密,教学中
期刊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突出的传承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我们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一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而是应当将其融入各类情景中,充分发挥其实践引导作用。中职院校致力于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加强中职班级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班级管理中,能够使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