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方物流是什么?有一次被一位老者问起,赖平仲有点犯难:这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啊!他轻轻皱了一下眉,给老者讲了一个互联网上流行的故事。
那个故事中,一位商人经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巧妙的关系管理,使自己的儿子成了比尔·盖茨的乘龙快婿和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赖平仲讲完后,一再跟老者申明,真正的第三方物流操作起来不会只是这么简单。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问题:在现代物流打拼中,靠的不全是资金流和基础设施。一支队伍有了好钢好炮,不一定就能打好仗,也许还缺个好指挥员。所以,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先进的理念。
赖平仲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在谋求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他的现代物流研发事业部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城市未来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布局物流发展大局。“我们所做的不仅局限于货运场站、物流园区,客运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系统规划有酸甜
赖平仲解释说,规划主要是做布局。其中涉及到新时期主枢纽建设的新理念,比如说客运场站,以前仅仅着眼于满足旅客出行,现在提出发展综合立体换乘,解决多种换乘关系。以前,换乘中的混乱局面影响的是整个地面环境,如今的综合立体换乘基本上将换乘人群及其带来的混乱控制在场站内部,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交通压力大大减小。再比如提倡先进的物流发展理念。我们对现代物流场站基础设施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不仅包括传统的零担货运站、集装箱堆场等,还应包括物流园区、货运枢纽、专业货运网点等。
赖平仲的事业部以前有个项目,就是阎村公路货运站规划,后来更名为北京西南公路货运总枢纽。该基地由首发公司开发,占地450亩,投资2.2亿元,从初步设计都建设施工,赖平仲都全程跟踪,并参与营销。到现在为止,它已经部分运营。
“在这个项目的操作中,我个人感受很深的一点,就是要把物流做到实处,其中的甜酸苦辣一言难尽,我们从一些项目锻炼中反过来考查验证我们的理论,借以提升我们规划与研究的能力。”
他认为,布局是规划的核心,但规划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评价、布局实施方案、政策建议、投资预测等。客运方面的政策建议相对压力较小,因为客运发展比较成熟,而货运基础设施建设还摸不透。有时候,我们配套推出的政策研究,甚至要提出一些具体的数字:政府应该给一个货运站划出多少土地,应该以什么样的比例给予补助。
“融资问题我们也会考虑,从而有实施研究和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标准参照的是国家发改委的标准。相比而言,货运场站规划由于物流发展起步晚,涉及部门多,又属于准私人物品,从而显得更加复杂。”
湖州项目中收获信心
2006年初,受湖州市交通局的委托,赖平仲的现代物流研发中心事业部承担了《湖州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项目组于2006年4月中旬赴湖州市调研,项目组分别走访市湖州交通局、湖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市建设局等政府部门;现场调研客货场站和运输、物流企业,并在市区主要客运站向旅客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湖州火车站和铁公水中转港;现场和书面调研了部分生产、流通企业。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收集了有关湖州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资料后,项目组完成了《湖州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2006~2020)》,现已上报审批。
提起湖州项目,赖平仲表现得相当自信。“湖州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研究报告较以往其它类似的规划报告,有了几点创新,在国内公路枢纽规划界处于领先地位。”
他介绍,该课题首度对场站现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相应评价体系,丰富并完善了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的现状分析理论,为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的必要性提供依据。
而在以前的规划研究报告中,往往只是简单地采用场站负荷率法及FUZZY隶属度法进行单指标简单评价,或者根本没有评价。
课题还将交通规划四阶段理论引入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方案论证,主要是应用TransCad进行交通分配,从而初步确定客货流交通需求较大的节点。交通规划四阶段一般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公路网规划及交通枢纽布局规划中,以前的相关报告,一般是采用远期客货运输量除以单个客(货)运场站的设计能力,来计算场站数目,这种方法只适合粗略计算,缺乏一定的依据。本报告将交通规划理论创新性地引入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场站规划关联城市规模形态
在“生态客运站”新理念的指导下,赖平仲专门进行了城市规模形态与客运场站布局关系研究。他举例说,“客运场站经过10~20年后往往没有伸展的余地,但是我在规划布局的时候就要考虑周边交通情况、整个建筑用地、物流占地,以及多种运输方式换乘等。我们希望客运站也是可回收再利用,可生长的。”
客运场站与城市的规模形态密切相关,他的湖州项目研究报告针对五种城市结构形态(包括团状城市、带状城市、星形城市、主卫城市、组团城市),对于城市中的客运场站布局进行研究总结,最终给出各种形态下的客运场站布局方案。
赖平仲进一步指出,现有的大多数大型老汽车站如果都向综合立体换乘方向发展,必定要经过一番彻头彻尾的改造,那么耗费必定巨大。而事实上,北京、上海等一批大型城市可以考虑建设大型综合换乘中心,而在一些中小型城市则未必合理。在西方,比如美国,这个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只有纽约、华盛顿才有这样的大型换乘中心,所以应该以大城市为龙头带动全国,当然这也不能是一刀切的。
客运站的级别有很多,要所有站都变成六里桥那样的大型综合场站,肯定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我们现在之所以倡导几个样板工程,比如六里桥,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这种理念!
立体换乘只是换乘的一种形式,平面换乘也是建立枢纽的一种方式。“比如,广州先有了芳村客运站,后来在马路对面新修了地铁站,经常出现横跨马路的现象,那么后来市政府修天桥的方式也是很好的做法。”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换乘时,应该综合把握。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了解城市状况和人文风情。”
“而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以货为重,还要以人为本。物流重模式,但规划设计时要跟城市发展规划、交通布局紧密结合。比如说,绍兴、温州等作坊式的产业形态或称“苏南模式”,生产的多批次、小批量的各种货物带来巨大的联托运市场。但是回程配载很成问题。业态的初级造成货运模式的初级,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所以我认为当地规划的物流园区,重要的是货运交易市场,以及少部分的零担货运业务。我们也了解到,当地政府已经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促成行业资源的整合,我想伴随着结构优化升级,运输市场服务档次和涉及的物流环节也会从简单的运输、仓储、货代等发展到第三方物流阶段,将大大提升管理水平。”
看来,湖州项目的成功给赖平仲带来极大信心,对于接下来要做的江西鹰潭、赣州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宁波货运枢纽规划建设等几个项目,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分析,尽力将最新的理念和做法融入项目,形成科学的客货场站枢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