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布鲁氏菌病的特征和预防控制

来源 :西藏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tian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浪热,波型热,波状热,布鲁杆菌病,俗称懒汉病[1]。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在全球范围内有很广泛的分布,每年上报WHO的病例数愈50万,地中海地区、亚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2]。布鲁氏菌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3],我国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亦不容乐观,1993年人间布病疫情开始回升,2000年以后快速回弹,个别地区还发生暴发流行。西藏发病率位列全国前十[4]。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课改在广大农村学校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终于有了一些收获。主要做法如下: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吃透文本;钻研教法; 精简教学目标;有效练习;重视“双基”。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新课改的开展由区域到全国,由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给沉寂多年的中国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物理学科本身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一个设计完美、充满悬念的实验,常常会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情绪饱满,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这样一来,课堂效果又怎么会不好呢?那么,如何运用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运用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境  在演示实验中,可通过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实验,
本文以S.griseoverticillatu ZY13作为生产菌株,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结果表明:在500 mL摇瓶中,菌株ZY13的最佳种龄48 h、最佳培养温度28~30℃、培养时间6
等速技术训练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由美国两位学者Hislop和Perrine首次提出[1]。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等速肌力训练仪的型号由Cybex、Biodex、Kin-com、Is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