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庄被出卖的原因追溯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金佛庄壮烈牺牲已84年了。长时间里,有一些纪念文章认为,金佛庄死得蹊跷,怀疑极可能是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使的“借刀杀人”计。
  当时,蒋介石在南昌的总司令部同意时任总部警卫团少将团长的金佛庄带领他的助手、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大队区队长顾名世(中共党员)前往上海、杭州等地,做陈仪等一些江浙军队的策反工作,并划拨上海某银行账户的汇票。
  1926年12月2日,他俩从九江码头登上“太古轮三号”驶往上海,刚到南京下关,就被军阀孙传芳拘捕,当时即遭枪杀。当时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除了参加开会的二三十位将领、党代表外,也就是总部特务处处长杨虎、组织科长陈果夫等几个蒋介石的亲信。因此很多人的怀疑还是有道理的。
  金、顾二人牺牲后,12月17日,蒋介石亲自参加了在南昌举行的近万军民参加的追悼会,在简短发言中称赞金佛庄“创造黄埔军校资深臂助,随军北伐,功在党国,身殉主义,壮烈可风”,评价相当高,但仍难以消除不少人的怀疑。而中共方面,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党的北伐前委会书记聂荣臻等领导同志在惊闻噩耗,悲痛之余,也着实认为这件事太突然,着实蹊跷,但在战争进行中的形势下,也一时找不到能证实蒋介石玩弄阴谋的确凿证据。党的前委会在内部范围作了通报,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加强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里的革命警惕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外交部部分解密的远东中国地区情报档案披露:在大革命时期,英帝国政府为了阻挡广东革命政府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无所不用其极。汉口、九江、南京等地的英国特工以各领事馆和英国太古轮船公司、怡和洋行等机构为依托,插手中国的内部事务,收集军政情报,并热心为孙传芳等军阀提供帮助。正是英国特工波切尔在九江向南京方面告密,告知太古轮船二等舱内藏匿有北伐军的情报员,并提供了金佛庄和顾名世的衣貌特征和船到达南京的时间,才导致了这两人惨遭孙传芳的杀害。——这又是一种说法。
  一
  金佛庄,学名金灿,字辉卿,浙江东阳人,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生于一个耕读农家。他6岁入私塾,16岁入湖溪忠清书院高小。他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怀有远大抱负。1915年金佛庄考入东阳县中学,品学兼优。三年后又考入保定军校军官候补生,与顾祝同、陈诚、王冷斋、王东原等为同学。在保定军校期间,金佛庄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追求进步。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军校停办,金佛庄考入福建厦门大学。1921年月10月复回保定军校学习。
  两年后,金佛庄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北方共产党人李大钊的领导下,组织了壬戍社,致力于宣传革命。当年7月,金佛庄从学校毕业,被派遣回浙江,在陆军第二师陈仪部任排长、副连长,不久,转入共产党。他文武双全,为人沉稳机敏,甚得陈仪赏识,一年内即提升为营长。1923年6月,金佛庄赴广州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与周恩来、陈延年、包惠僧、李之龙、林伯渠等多有接触。
  周恩来对金佛庄印象很好,与他两次长谈。1924年4月,金佛庄被调往广州,参加黄埔军校创建工作。6月即担任军校第一期第三学生队队长。一个月后,金佛庄当选中国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党部执行委员,成为周恩来在军校的得力助手。据当时与金佛庄同去广州担任黄埔军校办公室秘书兼中共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会刊编辑记者胡允恭在1985年回忆:负责联合会工作的共产党员蒋先云、陈赓等几位同志不定期向金佛庄请示工作,并请他为内部刻印出版的会刊审稿、修改。可见金佛庄当时起着重要作用。
  不久,黄埔学生军成立,金佛庄又兼任军校教导团第三营营长,参加平息广州商团暴乱和驻粤滇军杨东闵、刘震寰部发起的叛乱。之后,他又参加第一次东征之役,奋勇当先立下战功。
  二
  1925年9月28日,广东境内的“党军”“建国军”统一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校校长蒋介石担任军长,金佛庄出任第一师(师长何应钦)二团(团长沈应时)党代表。10月里,他参加了第二次东征之役。东征军攻占汕头,击溃叛军陈炯明手下悍将林虎、洪承点部,稳定了局势。在蒋介石提议下,金佛庄接替作战不力的沈应时,兼任第二团团长,该团就驻扎在汕头。
  “山雨欲来风满楼”。1926年3月初,金佛庄似乎对政局变化有了某种预感,他设法向周恩来汇报了自己的思想,周亦有同感。周要求他注意人身安全,并与时任黄埔军校汕头分校区队长的中共秘密党员廖运泽和教官顾仲起(军校一期生,投身革命前为沪上青年作家、太阳社骨干)等同志加强联系,做好应变准备。金佛庄在住地洪家花园写出2000余字的《金佛庄自述》,表明了献身革命的决心,对自己的后事家室等安排分别作了交待,还抄录一式三份,另两份交给挚友林青保存。这件事表明,文化素质较高的金佛庄忠于信仰,处事周全,思想敏捷,且善于思考。果不其然,仅一两天后,广州发生了“中山舰事件”,蒋介石悍然下令出动大队军警袭击了海军局代局长李之龙的住所,将其拘捕,扣上“谍判”等罪名。此行为实质是“清党”反共之前奏。国民党右翼势力连日开会,操控舆论兴风作浪。以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员被迫全部退出第一军,当时金佛庄率部驻防汕头,被解除团长职务,调回黄埔军校改任第四期步兵第一团军事学主任教官兼改组委员长、法规编审委员长。这足以表明,蒋介石对这位浙江同乡军干另眼相看,重其才干,希望能将他争取过来。那一时期,蒋介石几次在自己办公室单独召见金佛庄,百般拉拢利诱其退出共产党,且不必公开登报声明,金佛庄只是虚与应付,不为所动,蒋介石逼得紧了,他就表示:“请校座容我以后再作考虑。”这样也就避免了双方正面顶撞。
  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十万大军分东、中、西三路,齐头并进。金佛庄被任命为总司令部参谋处副处长兼第三科科长。不久又调任总司令部警卫团少将团长,率领装备精良的精锐警卫团随总司令部转移,确保总司令部指挥机关与苏联军事顾问团的安全。从这一任命看出,蒋介石还是企图将金佛庄争取过去。
  11月初,金佛庄率警卫团参加总预备队,加入进攻浙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统治下的江西南昌外围战斗。是役,打得很激烈,北伐军的朱培德、第三军的程潜、第六军均投入血战,伤亡惨重,他们应是克敌制胜的主要力量。另一路北伐军中张发奎的第四军、李宗仁的第七军更是骁勇善战,打了几场大胜仗,战功赫赫,举世瞩目。而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第一军,在北伐中则是战绩平平,还两次打了败仗,令蒋介石感到很没面子。
  11月8日,北伐军再次攻占南昌,城内残敌万余出城投降,金佛庄奉令率领警卫团入城,维持秩序,安抚市民,兼任南昌检查司令,设司令部于百花洲旁的贡院。为早日肃清还盘踞在浙、苏、皖各省负隅顽抗的直鲁联军,减少北伐军在激战中的伤亡损失,蒋介石特召集军事会议,商讨策反孙部工作。蒋在发言中分析了战争形势,认为坐镇辛凉的孙传芳治军有一套,又聘请了日本人冈村宁茨为首席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参与制定作战方略。因此孙传芳部队战力甚至强于吴佩孚、张作霖部。他要求各军指挥官切不可以轻敌,很有必要对孙部的将领搞攻心战,争取他们能率部归顺国民革命军。与会的各军、师长和参谋长、党代表等都点头称是。金佛庄自告奋勇,表示他愿意承担此策反重任。经讨论后,蒋介石予以同意,散会后又留下金佛庄共进晚餐,面授机宜,并叮嘱他多加小心,谨慎行事。
  然而,鉴于参与此次会议的高级将领及各军师党代表等就有30余人,很难做到严守秘密。当年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出于维护在华特权,都敌视北伐军。英国特工波切尔早年投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左足受伤,不良于行,提前退伍。因他是侦察兵出身,主动投身苏格兰战场效力,当上一名侦探,历练出一身刺探情报的本领。几年后,波切尔应政府外交部招募,赴南京的英国领事馆担任情报分析员兼小组长,他和几个同伙的活动据点设在南京下关大马路三号英商太古轮船公司办公楼西三楼。1926年秋,波切尔奉令潜伏在“太古轮三号”上,扮作客舱主管,重点就是收集北伐军各部动向及战事情报,用船上的电台不定期汇报南京的领事馆,再由上级官员及时作出处置。波切尔究竟是如何侦悉金佛庄、顾名世二人的具体登船时间的?是不是蒋介石或与会的高层人物有意对外泄密抑或是有人无意中泄密?由于年代久远,都很难查证。而解密的英国外交部档案对这一情报的记载也过于简略,只是表明英国领事馆及时向孙传芳总部提供了相关消息。
  1926年12月13日,当“太古轮三号”还未抵达下关码头时,孙部南京卫戍司令孟昭月已下令在下关戒严。孟和宪兵司令汪其昌亲临现场,指挥宪兵队登船拘捕金佛庄和顾名世,当日未经审讯即被枪杀。金佛庄是年30岁。12月14日上海《申报》最先登载金、顾被杀消息。12月21日,广州黄埔军校校刊《黄埔日刊》第220号在头版以“金佛庄、顾名世两同志突被孙逆传芳枪毙”为题,加以报道,并云“吾等后死……唯有更加努力,更加团结,继续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先烈报仇,号召全国人民反对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之白色恐怖,完成我国民革命工作,以慰先烈于地下矣!”
  岁月沧桑,流年似水,转眼间,80多年过去了。金佛庄、顾名世被出卖壮烈牺牲的事件虽说似乎早已被世人淡忘,今天我们追溯其经过和内幕,还是有其深刻意义的。
  (责编 任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