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走向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财政新视角

来源 :金融理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9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潮流的区域化涌动,“以邻为壑”“单打独斗”的单体经济发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竞争需求,辖区间的联合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臻完善,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我国区域内各辖区间联系程度日渐紧密,区域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灣区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也已日渐清晰明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随着雄安新区的“腾空出世”,其区域发展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愈加显著。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推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必将持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财政路径也必将经历着从竞争趋向于合作的演变历程。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以地方政府为行为主体的地方财政相较于个人与一般组织,因其在财税政策、资金筹措、资金分配方面具有较强调节和支配能力,对于促进区域内各辖区间展开合作,尽快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但鉴于区域内各辖区对于地方政府利益、地方财政利益等“单体利益”的诉求,京津冀区域内各辖区间长期存在资源竞争、财政竞争等利益矛盾。虽然辖区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各辖区的“单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但“单体”发展的独立性难以充分顾全区域整体发展的格局需求,造成京津冀区域内各辖区间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相背离。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丽所著的《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地方财政合作研究》一书。首先,该著作基于财政利益协调视角,以“辖区政府间的利益协调”以及政府行为博弈为研究起点,从经济协同和社会协同两方面,运用规范和实证两种分析方法,系统性地探寻了京津冀区域在缩小差距进而实现“一体化”协同目标中地方财政从竞争走向合作的演变路径趋势。该著作指出,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因辖区与辖区之间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依赖关系,以及区域的整体发展需求,会诱发各辖区政府在区域发展中从竞争走向协调与合作,进而倒逼各辖区之间通过地方财政合作均衡和调整区域内各辖区间利益,助力于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经济与行政区划融合以及缩小区域差距,发挥地方财政合作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该著作不仅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的束缚、辖区间税收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公以及横向和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缺位等多方面,深入剖析了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缺陷;还从京津冀区域内各个辖区在行政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方面差距的悬殊,区域内各辖区间地方财力梯度差距格局的严重固化,京津冀区域内各辖区关系之间存在地方财政利益的难以协调和均衡等多维视角,分析了致使京津冀各辖区间财政合作陷入困境的原因。最后,该著作还系统化地设计了以设立财政常态协调机构、增设地方财政间联合预算机制、完善地方财政间协同税收机制、健全地方财政间协同支出机制以及构建财政合作违约惩罚机制五个方面为主体的京津冀区域地方财政合作制度化基本路径,为京津冀地方财政从竞争走向合作提供了合理意见和建议。
   此著作的完成,不仅有助于完善地方政府关系理论、丰富区域财政理论、拓展政府公共管理理论,还有助于地方政府间以及地方财政间相处模式的创新,更有助于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实现,是一本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著作。
  (作者系河北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强农惠农政策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金融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河北省的实际情况看,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还不够,需要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展融资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因地制宜地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产业链金融;农业保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
期刊
摘要:2015年上半年,河北省经济总体运行平稳,转型升级取得成效。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生产低位平稳运行,实现利润降幅收窄;服务业增长加快,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乡村市场快于城镇;出口增速减缓,利用外资实现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增速快于城镇;转型升级取得成效,节能降耗形
期刊
摘要:当前在新建应用型本科大学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教育方针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实际贯彻,从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设置到教学内容的更新,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到师生之间教学信息的传递,诸多方面都严重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本科大学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地方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教学的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等方面,都亟需进一步调整,从而进一步推
期刊
摘要:在信息不对称的农村金融市场上,对于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是否有助于实现农村金融普惠的问题,本文以农户信贷可得性为例,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分析基础金融服务“空白村”与“覆盖村”农户的金融服务可得性发现,即使在信用评分相同的情况下前者也会面临更为严重的信贷约束。而后,以项目组对山东、河北和陕西三省份56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从自我排斥和银行信贷配给两个层面,判分了农户的信贷约束情况,并采Lo
期刊
摘 要:构建京津冀土地开发银行,对于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缓慢及金融支持不足,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京津冀土地开发银行应以开发性金融理念为指导,建立“上层银行体系+基层合作社”的复合组织模式或者成立土地金融事业部,要注重资金来源多元化、业务范围综合化及收益分配合理化。京津冀土地开发银行的良性运转需要足够的政策保障和风险防范措施,关键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内生融合。  关 键 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土
期刊
摘 要: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以49家A+H交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实证研究中通过控制流动性差异、风险偏好差异、信息不对称差异、需求弹性差异、汇率等影响因素后,重点研究了沪股通和港股通投资规模的变化对AH股溢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沪股通和港股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AH股溢价水平将显著的降低。这也为深港通的开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沪港通;投资规模;固定效应面板模型;AH股溢
期刊
为促进京津冀三地金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破除京津冀金融合作障碍,实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2016年5月27日,“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论坛”在河北金融学院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河北金融学院、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汉唐控股集团共同主办,由河北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河北融佰通金融商学院承办。来自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世界银行、美
期刊
摘 要:经营水平和外部环境是影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重要因素。根据X银行小微企业信贷数据和我国省级地区的季度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部环境中影响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地区存贷比与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成正比,意味着过度融资是导致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应扭转通过行政命令式的小微金融发展道路,完善民间融资发展路径,防止无序发展,建立统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批判的态度扬弃了新古典经济学派将政府与市场因素看作资源配置相互替代品的对立观点,通过构建二元经济模型,将比较制度分析学派提出的“市场增进”理论纳入现代市场经济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框架内进行了分析,认为:开发性金融在本质上是以“市场增进”为核心理念和主要功能并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动态耦合的金融制度安排;政府与市场力量的契合与均衡,以及由此引致的民间部门协调机制的健
期刊
摘 要:以利率互换利差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银行间市场回购养券和利率互换组合的套利模式,从理论上测算了套利空间,并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套利利差的影响因素。基于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实证结果表明,利率水平、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因素对套利利差产生反向显著影响;利率波动率、新股发行对套利利差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流动性差异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新股发行以及货币政策转向时,存在较好的利率互换套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