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学习方法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an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明显不同之处,它的知识内容既有数字,也有符号,还有一些难懂的运算、难记的公式,不但让老师犯难,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摆在老师面前的难题。文中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学习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方法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过程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过于单一,过于传统。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学生。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天职是教,换句话说,在教学活动里,教师只是配合学生的辅助者,学生才是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人物。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不管是探索教学方式方法,还是设计教学计划方案,都要以学生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教学脱离学生,教师只顾着教,不了解学生的个性,课堂上也不给学生思考时间。
  1.2教师缺乏对教学理念的正确认识
  从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并没有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没有把握住教学的实质,也没有掌握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甚至对教材构成和内容都知之甚少。教师不具备在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更加不能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找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更找不到出现问题的原因,甚至就算找到了问题,也想不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1.3教学目标模糊
  教学过程中缺少目标性,个性化课堂教学不能过于单一,这样就没办法激发学生的个性,对学习无法产生兴趣。因此对待学习的时候,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解决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来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是开展教学最重要的活动,以往只出计划和方案而缺乏目标,简直就是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没有目标课堂就一盘散沙,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没有听讲的心思。之所以会出现教学目标的模糊,根源在于教师自己主观意识上的偏差,很多教师对什么是个性化教学没有做深入研究。
  2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学习方法
  2.1精心设计教学计划
  在准备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了解教学大纲和学习者的基本学习情况,以便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更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不仅整合了数学知识的讲授,而且整合了详细的数学教育理念,使数学课堂的讲授更加连贯。因此,教学计划的作用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中。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还可以使教师的语言和黑板写作更加准确。
  2.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希望他的课程变得有趣,他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进而精心设计数学教学,让学生对他的课有兴趣。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常对学生进行满堂灌式的讲授,让学生没有思考与自主学习的空間。这虽然能够保证完成教学计划,却难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要在课堂结构上进行一番精心巧妙的设计,使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能“一枝一叶总关情”,形成一个完美整体。如创设情境,或者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将声音与视频,文字与画面,进行逼真地展示。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好数学。
  2.3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中不断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魅力。巧妙导入,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导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好的导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方向。在传统的数学讲授形式中,教师不重视课堂的引入,从而使学生很难进入状态。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在开课导入过程当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导入,如提问方式导入,能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在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时候,教师就借机引入课堂教学新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4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
  数学教学要积极融入生活,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数学知识。在数学核心概念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合理地进行数学教学实践,迅速聚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学生身边的事情和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例进行数学教学,合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2.5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数学合作学习是指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研习形式组织学习,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合作学习理论,熟练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做好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科学地制定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学生顺利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给学生留点时间思考问题,使任何一个小组都能充分讨论数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3结束语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为了更好的推进和落实新课标的发展,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天性,熟悉教学内容,把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习惯结合起来,以便在课堂上采用更加有效、恰当的方法,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从而积极互动、交流,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正柱.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17).
  [2]桑斗多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J].读与写,2017,14(13).
  [3]张月红.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07).
其他文献
摘 要:一直以来,课堂提问都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简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够发挥课堂提问教学效果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有效性;实施策略  在小
摘 要:没有孩子不喜欢阅读的,只是他们不喜欢“被阅读”;没有孩子不喜欢读书,只是不喜欢读指定的书,少一点束缚,让孩子轻松阅读名著。让“名著阅读”做到“表上有名”,光明正大地步入语文课程。寻找对策和方案,改变目前小学生名著阅读教学“雷声大、雨点小”“呼声高、实效差”的局面,让学生捧起经典阅读,沐浴名著馨香,这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良知与职责。  关键词:重构;落实;自主化;课内化;策略化  著名教育家苏
摘 要:情感教育是当代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分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依据现实的情景,发挥出情感教育的作用。下面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农村教育教学  本文将分为“以课本内容实施情感教育”和“以教师辅讲实施情感教育”两个部分,以“课本内容”是指学生深度思考课本中的情感内涵,以“教师辅讲”是指学生在课堂中讨论教师提出的命题。  一、以课本内容
摘 要: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启蒙教育的天地,在这里的每一项活动都成了教育孩子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幼儿园大班开展的游戏活动中融入数学教育,使得孩子在玩游戏和享受生活的过程中学到充足的数学知识,使得孩子既能够开心游戏快乐生活,又能够对数学有一个初步了解,是幼儿园大班老师需要在教学和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话题。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有效结合活动  孩子接受数学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是幼儿园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使教学质量优化。所以在当前小学数学领域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型进行行之有效的授课,这是相关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篇文章将会贴合小学数学实际教学,提出有效构建教学设计的几点措施,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目标  作为引导者和指路人,教师是教学这一项特别实践中的第二重要构成部分,学
从非公有制企业在产权关系和劳动关系上的特点出发,工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应该大于在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而事实上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缺乏应有的地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
摘 要:核心素养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个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其孩童时期就应该开始注重,这对新时代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区域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育人形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活动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整合教育资源,组织幼儿集体活动、参与生活、互相理解。本文主要论述了幼儿区域活动对其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核心素养;区域活动  作为幼儿培养的关键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