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片中国家形象建构的视觉语法分析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科技进步迅速,申办2020冬奥会的成功显示了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本文选取2018年平昌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北京八分钟”宣传片为语料,基于視觉语法分析框架,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对于此宣传片进行视觉语法分析,旨在探讨其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以期为视觉语法分析领域拓宽视野.
  【关键词】视觉语法;宣传片;国家形象构建
  引言
  世界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语言文字载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融合多种符号资源来进行交际已亟待解决。宣传片是一种集合多类模态的新兴表现手法,有助于受众实时有效地了解宣传的内容、性质,最终达到资源共享最大化,实现宣传的根本目的。本文以2018平昌奥运会闭幕式上宣 传片“北京八分钟”为研究对象,以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旨在探讨国家形象是如何在其中构建和体现的,力证视觉图像分析在宣传片中的可操作性.
  一、理论框架及研究背景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 将语言无限可能的功能归纳为“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Kress 和 van Leeuwen 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延展到视觉层面,创立视觉语法框架,对应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视觉语法提出图像的 3种意义: 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近十年来,纵观国内外相关学者从视觉语法的视角做出的相关研究,OToole 以系统功能学为理论依托,钻研于视觉艺术领域,初步构建了适于电影语篇话语的语法系统;(陈俊,2016 )对于政治漫画进行了多模态语篇的视觉语法视角解读.(魏博文,李春姬,2017)在“一带一路”时代大背景下对于“一带一路”系列宣传片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做了视觉语法分析,综述以上学者研究的文本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政治漫画、记录片,宣传片等。但是对于宣传片的视觉语法分析还相对甚少,“北京八分钟”宣传片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能体现国家对奥运会的秉承理念,有研究价值。
  二、宣传片视觉语法分析
  1、宣传片内容简介
  “北京八分钟”宣传片中展示了24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轮滑演员和24个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象征第24届北京冬奥会。借助高科技实现影像变换,在舞台上滑出变化的曲线轨迹,与智能机器人相映成趣,带来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
  2、通过再现意义构建国家形象构建
  再现意义是概念功能在视觉语法中的体现,分为叙事性再现和概念性再现。“矢量”是区分两者的唯一特征。叙事类包括行动、反应、言语和心理过程,概念类包括分类、分析和象征过程.
  在该宣传片中轮滑运动员和机器人一直在滑行,他们的双腿可以被视为叙事图像的矢量。展示了奥运会敢于拼搏,不懈努力的精神。他们滑行有序,得益于训练得当,这也体现了我国对于体育竞技的重视态度及我国对于奥运会的美好期待与展望,希望促进整个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和谐发展。
  也有多个画面体现概念再现:场景中呈现出长城、高速铁路、鸟巢等,这些图景都是中国特色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象征,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无疑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科技化现代化的中国。
  3、通过互动意义构建国家形象构建
  视觉语法中的互动意义主要由接触,距离、态度及情态四个维度体现。
  社会距离,反映图像参与者与观众之间的社会关系。该宣传片中镜头以近镜头和特写镜头为主,拉近与观看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情感交流,体现中国人民对世界同胞的热烈欢迎,体现我国对于世界文化的尊重。
  图像拍摄的视角能体现对图像元素的态度。宣传片中的拍摄视角分为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整体展现出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宏伟的大国气势。
  图像中的情态由图像表达手段如色彩亮度等体现。该宣传片中场景使用的高亮度较多,给人以视觉冲击。
  三、结语
  “北京八分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宣传片,集合了多元素社会符号,阐明了我国对2020北京冬奥会的美好愿景,动态地展示了我国冬奥会的理念,此宣传片让受众对中国的大国形象有了更宏观的认识,更加明确了2020北京冬奥会内涵。符号资源的综合运用不是简单的叠加,需要感官的协同配合才能使观众的接受度和认同感不断提升。通过视觉语法的三个层面的探索得出此宣传片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和谐化,富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形象。尽管对于视频语篇分析理论还尚未成熟,本文是对视频语篇视觉语法分析的又一次大胆尝,分析还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笔者认为宣传片的多模态分析是有很大的空间和价值的,本文仅从视觉语法层面对其进行了剖析,不够深入,可以考虑从模态间的协同深入探讨,值得继续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俊.多模态语篇的视觉语法视角解读———以一则 “亚投行”政治漫画为例[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 8).
  [2] 耿敬北,陈子娟.文献纪录片的多模态动态语篇分析———以《指点江山: 毛泽东诗词故事》之《沁园春 长沙》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 3).
  [3] 魏博文, 李春姬. 视觉语法视角下“一带一路”宣传片的多模态分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1).
  作者简介:陈雅(1994年--),女,湖北洪湖,硕士研究生在读,学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表现主义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随之兴起的十二音序列,不协和音乐的运用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勋伯格作为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歌剧作品《摩西与亚纶》的创作中所蕴含的意义和音乐表现形式还有无调性风格是20世纪歌剧中值得关注的,打破传统的束缚,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新思路,也为20世纪音乐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关键词】勋伯格;表现主义音乐;《摩西与亚纶》  谈到歌剧人们第一时间
期刊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劳动与生命融为一体  我收获了一颗匠心,一双巧手  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后代:我是劳动者  看那时代的伟大创造  凝聚着劳动者的热切心血  我曾经热爱  玫瑰的美丽、星汉的灿烂、微风的和煦  如今我更愛  矿山、油田、铁路、电网、工厂  我爱它们沉默的影子  我爱它们金属的光泽  我爱它们永恒的规律运转  在岁月的磨洗中  我读懂了它们,我知道  它们就是富饶的基始,这富饶  由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创新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突出创新教育,必须语言诱导,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兴趣,提高审美意识;预设情景,激活创新意识;转变观念,勇于开拓创新。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  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1.开拓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
期刊
【摘要】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最早是世卿世禄制,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演变至九品中正制。南北朝时期的积弊越来越深,对于人才的需求遭到限定,门阀贵族垄断官场。为了解决这一弊端,两代王朝的帝王对选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此同时科举制应运而生。  【关键词】隋唐;科举;发展;完善  引言:  金陵秦淮河上《玉树后庭花》的歌声绮丽悠长,南陈多少繁华事都尽付于此。南陈的覆灭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三百多年的分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课改的推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心智健康发展,成为教师和学校关注的重点。然而在小学美术课堂过程中,仍存在着各种局限。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的补充,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美术课外兴趣小组的对美术课堂教学的积极辅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课外兴趣小组;辅助  兴趣小组是一群成员因某一感兴趣的事物而集合成的一个团队。美术课外兴趣
期刊
视觉观看的方式,或者是艺术审美鉴赏中感知的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统一的,也不是每个地方、每个民族就是一样的,它经历了一个如同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样漫长的过程。奥地利艺术学家李格尔认为美术史是具有自然法则约束力的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就风格的演变提出了“触觉的”和“视觉的”这一对对立的范畴。瑞士著名美学家沃尔夫林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对艺术风格学做了更系统的分析,并加以总结提出艺术风格学的五对范畴:
期刊
【摘要】蒂姆·波顿,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美国荒诞玄学导演之一,被誉为电影界的鬼才,他的大部分影片都有不错的票房,创作其怪异黑暗风格的同时,也能受到大众的欢迎,可是说是非常有才气也非常成功的导演。蒂姆·波顿的截然不同的风格造就了他的电影事业,其作品怪诞不羁,却有着让人着迷的魔力。奢华而颓废忧郁的暗黑风格是这位鬼才最被人称道的特色之一。人们提起他的电影,会说“哥特”、“黑暗”、“古怪”。依仗着夸张的色彩,
期刊
传统纤维艺术品多指壁挂,以平面的形式悬挂于空间的墙壁之上,材料多采用羊毛,现代的纤维艺术与空间结合的形式不仅有二维形态,也有三维形态。但不管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何其丰富,纤维艺术发展到现阶段水平与人们对待空间环境有新构想是分不开的。现代空间关系的深化设计赋予了现代纤维艺术品新的发展方向和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来进一步分析纤维艺术品在当下空间环境中的功能特点。  1特定性  空间中的纤维艺术品,作为软
期刊
【摘要】对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来说,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不仅仅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文内容传递的方式,提高了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课堂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 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就应该全方位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还应该遵循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自身的特点,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运用更加得心应手。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
期刊
【摘要】现如今,学生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影响着他们的语文整体成绩,然而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从启蒙阶段抓起,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小学二三年级是写作的启蒙阶段,是作文教学正式开始起步,这是学生从说到写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针对这一时期教学的实际情况,寻找相应的激发兴趣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激发兴趣;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