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xibaog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赏识教育在家庭和学校的推行,越来越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其特点是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引导其积极向上地进取,并追求成功。但赏识教育也存在误区,赏识并不是拒绝批评。在日常教学中,作者在实践赏识教育中结合赞赏和批评,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关键词: 赏识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 运用
  随着教育的创新发展,赏识教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所认可,并实践。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教师坚持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在运用得当的前提下,收效甚好,学生也获得相当进步。笔者探讨了赏识教育的现实案例和自己在教学中对赏识教育的运用。
  一、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何为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日本著名儿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镇一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发现,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的进步最大。因为父母总是用最欣赏、最得意的目光关注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父母都会说“贵人迟语”,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这个事例给我一个启示:“赏识才是成功的教育。”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赏识教育不仅是单纯的表扬加鼓励。赏识教育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是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是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的首倡者周弘说:“赏识教育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然而,与之相对,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存在“不打不成才”、“棍棒出孝子”等教育思想,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父母。
  许多孩子就是成长在这样的打压环境中,头顶着“你真笨”、“你怎么都做不好”等伤害自尊与自信的帽子。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可能会伴随并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样成长的孩子往往都是消极的,缺乏自信,面对世界和社会容易不知所措。在教学中推行赏识教育,一方面能使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学生在被肯定的积极心态中不断取得进步。另一方使教学更顺利地进行,学生的正确行为被肯定和鼓励,让整个课堂互动性更强,更促进课程的开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再者,学生被鼓励的同时,更能融洽学习气氛,更有利于学校管理。教师对学生赏识,这本身也是一种负责和爱的体现。
  二、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误区
  很多人都曲解了赏识教育的本质,认为赏识就是鼓励赞扬,不批评孩子。当看到孩子做了一点点的事就说:“孩子你真棒!”到底棒在哪里?久而久之,孩子被养成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什么都要争最好的,不然决不依。周弘有说:“赞赏其实不是夸,最重要的是态度,要看得起孩子。”其实如果大人的赞扬中加上“在××方面,你做得很棒,这样做真的很不错哦。”相信这样的赞扬能够给孩子多一些内省,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于赏识教育我们要正确使用。应当侧重对孩子正确行为的引导,而并非表象。而在教学中更不是为了一味地兼顾孩子的好胜心与自尊心,给他不真实的表扬,这只能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的赏识,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并加上老师本身对于学生真切的关爱的基础之上的。
  三、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激励方法
  教学活动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和互动。因此,如果教师把赏识教育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赏识学生,经常表扬学生,让学生的闪光点扩大,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会让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教学中激励学生的方法很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赏识学生个性,让学生敞开心扉。
  在教学活动中,一个班级五六十个人,个性是多样的,我们不能为了上课方便,就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肯定学生个性,赏识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让好的个性收获更多创新的种子。
  信息技术课一般都是在机房上课,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喜好不同,有的喜欢程序,有的喜欢硬件,有的喜欢制作美术作品,等等。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教学,突出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闪光。
  我一开始上课时,为了上课方便,只设计一个教案,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后来,经过我和班主任的沟通交流,认真分析了学生个性,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为每一堂课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赏识学生能力,让学生愉快学习。
  信息技术课和电脑操作密切相关,但学生的基础不同,例如,有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并且经常接触电脑,电脑的操作能力相对就比较好,这样课上讲的一些内容,学生可能早就已经非常熟悉了。如果教师再详细地讲解,他们就可能很不耐烦。这时,我们可以让这些学生教其他学生,这样不但使这些学生教起来有动力,其他学生学起来也劲头十足,从而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作用。
  班上有一名男生很喜欢研究电脑中的CMOS设置,我并没有为了机房上课方便,不让他修改设置,而是肯定他的钻研精神,鼓励他多研究、多学习,帮我将电脑设置得更好、更快。在我的赏识和鼓励下,他上信息技术课时更认真了,钻研的劲头更足了。
  四、赏识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一句赏识的话语,如寒冬里的一股暖流,会温暖学生的心田,让不自信的学生找回自信,走向成功;一句赏识的话语,会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少走弯路;一句赏识的话语,会在学生的心里种下快乐的种子,并且会让这粒种子不断发芽长大,逐渐成长起来。推行赏识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更清晰地认识,更恰当地运用,使其真正成为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这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尝试,并在正确的时机运用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进步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隨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现代教育逐渐改进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多样,例如出现微课的教学形式。相对传统教学,微课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教师通过视频的制作,将其传在网络上,让学生能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简化教学过程,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英语微课的制作过程进行研究,结合英语教学实例,了解微课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微课 制作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摘 要: 初中体育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核心环节。将传统体育教学从室内搬到户外,实行体育户外教学不仅有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是对现代体育教学的补充。本文主要从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着手分析,探讨体育户外教学体验的意义和具体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户外教学体验 弊端 意义 实施策略  初中体育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核心环节,在对
摘 要: 文章认为,培养和强化小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对提高小学生运动员的篮球运动水平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小学生 篮球战术意识 培养方法  篮球运动是我们较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小学体育必修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在篮球教学和比赛中经常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小学生篮球技术和战术运用生搬硬套、实效性差、不合理的跑位接应、防守时不知如何选位等。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
摘 要: 转化体育后进生是体育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当前体育教学发展的特点,从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入手,探究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与策略,帮助后进生扫除心理障碍,重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最终实现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的双提高。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后进生 转化对策  任何学科、任何阶段的教育教学都存在后进生现象,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也一样。小学体育是一门以培养学
摘 要: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