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化疗后的家庭灸疗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xbdmmy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病人在接受放疗或化疗的同时,由于造血机能遭到破坏,常会导致白细胞减少。这将直接影响放疗、化疗的继续进行,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家庭自灸方法,用于预防上述情况,同时对已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穴位和取穴法:①关元穴。俗称“丹田”,在脐下,脐与耻骨连合(以手从脐直推到腹下缘所触骨头)上缘中点连线下3/5处。②足三里穴。左右腿各一,在小腿外侧,外膝眼(曲膝、膑骨下缘外侧手触有凹陷即是)下三寸。
  施灸方法:取市售艾条(药店有售)一支,执笔状握住,点燃一端,垂直对准所选穴位,离皮肤约2~4厘米(以温热不灼痛为度)熏灸,每穴10~15分钟。
  使用频度t用于预防可每3日一次,辅助治疗每日1~2次,以10次为一疗程。休息数日再行第二疗程。该法无副作用,一般非癌症病入或体质较弱者亦可学习使用。
其他文献
A、术后胃肠不适怎么办?    术后胃肠不适的原因是由于手术创伤使胃肠道功能受到了抑制,特别是腹部手术对胃肠道的刺激而引起麻痹,使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积滞,还有术后体内缺钾、便秘等均可引起腹胀、恶心等。一般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胃肠道蠕动逐步恢复(肛门排气),腹胀等不适即可自行缓解。如手术后数日,胃肠不适仍不能缓解,则应针对不同原因予以处理。可运用针灸、穴位封闭、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办法,也可服
在三年级教室里,老师对孩子们说:“同学们,我们来讲一些能使大家受启示的故事吧!”  小苏西举起手说:“老师,我家的农场里有一只鸡,生了12枚鸡蛋。我们都很乐观地认为它会孵出12只小鸡,但最后只孵化出6只。”  老师:“这是个好故事,那你得到什么启示了呢?”  苏西:“不要在鸡没孵化前就指望着会有几只鸡。”  老师:“很好,苏西。其他人呢?”  拉尔夫也举手讲了自己的故事:“一天,我帮妈妈买了一些鸡
朋友弹尽粮绝很多天了,在他的字典里应该没有“放弃”两个字,尽管生活给了他很多次妥协的机会。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跑到北京,在地铁口,挎一把破吉他,身上揣着的还有那失去光泽的梦想,他在叮叮当当的声音中乘着时光的地铁远去了。这是个孤勇却又略带悲伤的故事,还好我有幸在这个故事里打酱油。  我和他是初中同学,他的人生普通到用一句话就能完全概括:在恰当的年龄结了婚,有了孩子,拖家带口的。对于人生,这副牌还不赖,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其中能否将人类价值观和规范嵌入人工智能系统,从而赋予人工智能机器以人性的光辉,成为当前人工智能机器面临的突出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机器在做出伦理决策时,面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将伦理准则嵌入人工智能机器的方法论困境。从目前来看,人们不需要也不可能把伦理准则嵌入人工智能机器。为应对人工智能机器的伦理挑战,我们可以采取法律规制、技术监管、伦理建模和程序正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网络写作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对网络写作感兴趣,有的中学生还十分偏爱,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不少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博客,或是经常在中文文学网站和BBs上发表文章,其文字大多风格鲜明,语言新鲜,态度真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能够清晰地看见一些对现实的反抗和思考。  相比网络写作的迅速崛起,
乙型肝炎是最为常见的传染病,易转变为慢性,且反复活动,部分人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人还可恶变为肝癌,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目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众多,但缺乏特效药。有些药物可抗病毒及调节免疫功能,使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转阴。但总的来说疗效并不理想,而且众多药物都有各种不良反应。有些药物虽可使e抗原及抗HBV-DNA转阴,但不能作用于超螺旋HBV-DNA,难以完全消除乙型肝炎病毒。所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还
我我妻子怀孕4个月。前天早上起床后突然晕倒,全身抽搐,我赶紧把她送到医院,专家说她患的是子痫前期。请问,子痫前期是什么病?  湖南衡阳 张清泉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種,是指孕妇妊娠20周以后,出现血压升高和蛋白尿,并有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可引起抽搐发作或昏迷,同时还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等,要引起重视。孕妇通过规律系统的孕检,进行血压监测
“米奇,过来,我们得好好谈谈。”一听到妈妈如此严肃的话,十二岁的米奇便意识到自己可能“摊上事儿了”。接着,妈妈不容分说地告诉米奇:“我的祖母菲斯,就是你的外曾祖母要来我们家了。我打算让她同你住一个房间。现在,我们就去把房间收拾一下吧。”米奇最讨厌被别人打扰,不过此时纵然有一百个不情愿,摆在他面前的似乎也只有一个选择:听从安排,接受现实。  有的老人看上去老态龙钟,有的老人却鹤发童颜,而今已八十八岁
《我的抗癌实录》写了十六年,现在终于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它写我患癌后死里求生的亲身经历,有些章节,我是含着血泪记录的。  我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早在1955年初,我由台湾去美国加州海军学院进修船舶电气专业。对于新中国的建立,怀着无限憧憬,是年7月以后,我终于决定不返台湾,选择了回归祖国大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历了半年多的艰辛曲折,转道菲律宾、日本于同年年底投入了新中国的怀抱,受到了各方热
癌是个可怕的字眼,可怕在它会魔幻般地增大,可怕在它常与“转移”、“死亡”联系在一起。于是,根治手术、扩大性根治手术乃至超根治手术就成为癌瘤治疗所追逐的目标;于是,大剂量的化学药物和放射治疗也给病人带来了难以忍受却又不得不忍受的苦痛。目的只有一个;不让癌瘤有喘息的机会,直至杀死最后一个癌细胞!  但是,曾几何时人们发现,接受“三光政策”——手术、放疗加化疗的癌瘤病人,虽然从各种迹象看癌细胞已被“斩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