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冬天,大家的脚被厚厚的鞋包裹得严严实实,裤脚长得甚至拖地,从脚看不出个性,看不出品位。但是夏天,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形形色色的脚一览无余地暴露在大家眼前,不用抬头细看,从脚就把这个人的职业、品位,甚至是性格猜个八九不离十。
在地铁里,很少见男士穿着黑色系带皮鞋、深色袜子的,相应的肯定是深色长裤、短袖衬衣或有领子的T恤,这样的人职业肯定是领导者或者外企职员,这类人比较少,因为他们收入相对可观,就不再是“地铁族”了,即使偶尔乘坐地铁,也是车辆限号所致。更多看到的是一类骨感的年轻男人,他们通常是白衬衣打着劣质领带,貌似非常职业,但是只要以“脚”取人,就能断定是推销员或中介服务人员,穿黑皮鞋却搭配白袜子,甚至是厚厚的运动白袜,颜色浑浊,介于白灰之间,这说明他们没有深刻的品位,但却有职业的要求。这些职业人即使是再热的天也要穿正装、皮鞋上班,这种装束看不到他们的性格,因为已经被职业要求掩盖了。
另外一类是穿着网眼儿凉皮鞋、露脚趾凉鞋的男人,他们通常是普通公司职员、国企工人、非服务性公务员,他们的工作衣着要求宽松,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尽显个性。沿着脚往上看,他们一般都是牛仔裤或者短裤、圆领T恤,他们是社会主流脑力劳动者,可能没有过高的收入,但是生活也能过得去,谈不上追求超凡脱俗的个性,但是从网眼儿凉鞋网眼儿的大小也能反映出性格稍有不同。这类人既不想让自己的脚在闷的皮鞋里受委屈,又担心露出自己的脚趾显得过于随意,希望张扬个性但是又有所顾忌,姑且认为网眼越大越希望张扬,但最终还是没有彻底解放到干脆光脚穿露脚趾的凉鞋,这大概也符合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真正光脚穿露脚趾凉鞋的男人大都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可能禁锢得少些,或许还有年轻的活力无处释放,哪怕是脚趾也可以书写年轻的字样,或许他们没有太多在意脚、鞋所传达出的信息,他们更在意自己的感受,换个角度说,他们没有关注自己,更没有刻意关注自己的脚、脚趾,更多的注意力是创业、挣钱、房子、孩子。
还有一部分穿夹脚趾凉拖鞋的男人,他们多是职场新人,他们大都拉着女朋友的手一起窃窃私语,因为他们可能对职业的要求还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受过相应的束缚,没有体会过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衣着相应要求。他们还在完全追求个性,穿和别人不一样的凉拖,随意、随性,展示不一样的自己,唯恐和别人雷同。
还有一部分男人穿着破旧的塑料拖鞋,脚趾缝充满黑色污垢,要么扛着大大的编织袋行李,要么手里拎着墙漆桶、刷墙磙子,他们多是体力劳动者,鞋只有功能性,没有修饰性,体现不出他们的生活品位,但却将他们的职业写在了脚上。 (摘自《广州日报》)
在地铁里,很少见男士穿着黑色系带皮鞋、深色袜子的,相应的肯定是深色长裤、短袖衬衣或有领子的T恤,这样的人职业肯定是领导者或者外企职员,这类人比较少,因为他们收入相对可观,就不再是“地铁族”了,即使偶尔乘坐地铁,也是车辆限号所致。更多看到的是一类骨感的年轻男人,他们通常是白衬衣打着劣质领带,貌似非常职业,但是只要以“脚”取人,就能断定是推销员或中介服务人员,穿黑皮鞋却搭配白袜子,甚至是厚厚的运动白袜,颜色浑浊,介于白灰之间,这说明他们没有深刻的品位,但却有职业的要求。这些职业人即使是再热的天也要穿正装、皮鞋上班,这种装束看不到他们的性格,因为已经被职业要求掩盖了。
另外一类是穿着网眼儿凉皮鞋、露脚趾凉鞋的男人,他们通常是普通公司职员、国企工人、非服务性公务员,他们的工作衣着要求宽松,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尽显个性。沿着脚往上看,他们一般都是牛仔裤或者短裤、圆领T恤,他们是社会主流脑力劳动者,可能没有过高的收入,但是生活也能过得去,谈不上追求超凡脱俗的个性,但是从网眼儿凉鞋网眼儿的大小也能反映出性格稍有不同。这类人既不想让自己的脚在闷的皮鞋里受委屈,又担心露出自己的脚趾显得过于随意,希望张扬个性但是又有所顾忌,姑且认为网眼越大越希望张扬,但最终还是没有彻底解放到干脆光脚穿露脚趾的凉鞋,这大概也符合中国人的中庸之道。
真正光脚穿露脚趾凉鞋的男人大都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可能禁锢得少些,或许还有年轻的活力无处释放,哪怕是脚趾也可以书写年轻的字样,或许他们没有太多在意脚、鞋所传达出的信息,他们更在意自己的感受,换个角度说,他们没有关注自己,更没有刻意关注自己的脚、脚趾,更多的注意力是创业、挣钱、房子、孩子。
还有一部分穿夹脚趾凉拖鞋的男人,他们多是职场新人,他们大都拉着女朋友的手一起窃窃私语,因为他们可能对职业的要求还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受过相应的束缚,没有体会过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衣着相应要求。他们还在完全追求个性,穿和别人不一样的凉拖,随意、随性,展示不一样的自己,唯恐和别人雷同。
还有一部分男人穿着破旧的塑料拖鞋,脚趾缝充满黑色污垢,要么扛着大大的编织袋行李,要么手里拎着墙漆桶、刷墙磙子,他们多是体力劳动者,鞋只有功能性,没有修饰性,体现不出他们的生活品位,但却将他们的职业写在了脚上。 (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