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防渗漏施工技术是建筑屋面工程的主要技术之一,也是提高居民舒适度的关键,但我国对建筑屋面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结合理论实践,从屋面工程防水卷材的选择、屋面结构板、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渗漏是房屋建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质量通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屋渗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最大限度上避免渗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造成破坏,就必须选择科学合理防渗漏施工技术。因此,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基于建筑屋面工程的特点,对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做了如下分析。
1、屋面板结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屋面板结构即是承受荷载的关键,也是防渗漏施工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屋面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比如:加密混凝土垫块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钢筋骨架因受力不均匀而出现的变形。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确保浇筑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漏浇现象,确保混凝土浇筑能连续不间断的进行,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裂缝等质量通病。混凝土浇筑要伴随着振捣同时进行,避免出现漏振的现象,同时也要派遣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进行浇筑,避免出现漏浆、蜂窝、麻面等现象。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要进行洒水养护,控制养护时间在10天以上,待混凝土彻底凝固以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闭水试验,对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及时修复。以免在后期使用中发生渗漏,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房屋防渗漏找平层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建筑屋面工程找平层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直接影响着防渗漏施工的质量。所以必须着重考虑重视这一环节的施工质量,在找平层施工前,对屋面的沙尘、沙子、石子等杂物进行综合清理,并用水充分浇湿整个屋面后再进行抹灰,砂漿强度略高以免施工中受到破坏。合理地设置屋面找坡坡度,避免屋面施工完成后出现存水现象。在找平层留设分隔缝、在找平层中加入抗裂材料、有效地对找平层进行养护、阴阳角采用圆弧半径等措施进行控制。
3、防水层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大量工程实例表明,防水层是屋面工程防渗漏的主要措施,目前在防水层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是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屋面等,在具体是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控制措施:
第一,基层处理,无论是卷材防水层还是涂膜防水层屋面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屋面基层的落地砂浆、灰尘等清理干净,并确保基层的干燥控制其含水率在9%~12%。使用沥青建筑密封膏,将所有嵌格填满,涂刷的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到位。
第二,卷材铺设,根据卷材的实际宽度,画出每个卷材基准线,然后把卷材对准其所画基准线开始有条理铺设,在具体铺设过程中,要保证用力均匀、不窝气、铺设宽度掌握好。根据屋面的屋脊方向来确定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向。当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成以后,把卷材搭接缝折起,在搭接处卷材上涂刷专用的防水封口胶,当胶液完成以后再把两层卷材粘接在一起,用压轴压平、压实,不翘边、打折。卷材的搭接按水流的方向进行搭接,一般平行于屋脊施工。
第三,涂膜防水层施工。涂膜防水层最少要保持在3遍以上,第一遍,把防水涂膜材料搅拌均匀,然后通过橡胶刮板进行刮涂第一层,确保涂刷的均匀性,控制每平方米的涂刷量在0.8kg~1.2kg之间,从内向外依次刮涂。第二遍,当涂膜固化到不粘手时,效仿第一遍的顺序进行施工,涂刮的厚度和方向也都和第一层相同,第三遍和第二遍。
4、屋面工程细部处理预控措施
应在女儿墙、排气道等易渗漏部位阳角及转角处铺设一层不小于 250 mm 宽的附加层,阳角部位在外侧加设一道附加层,出屋面管根、天沟、檐沟、泛水、屋面转角等部位在阴角部位设置附加层。
5、保温隔热层施工中控制措施
在建筑中屋面常见的保温隔热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这些保温隔热材料常见的有膨胀珍珠岩制品、加气混凝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酚醛树脂泡沫塑料等。就屋面工程而言,主要应用吸水率低、密度小、保温性能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酚醛树脂泡沫塑料。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详细检查保温材料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包括:厚度、规格、密度、 导热系数、强度等是否满足设计图纸的需求;第二,在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的基层表面,把尘土、砂浆、建筑垃圾等清理干净,对基层凹凸不平的位置要采水泥液腻子进行处理;第三,按照设计坡度及水流流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保保温层的厚度范围,并进行弹线;第四,根据规范要求在保温层施工完成后,按照质量规范用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对表面平整度超出规范要求部位,使用热沥青拌合料在表面凹陷处填补平整;第五,对于“倒置式保温屋面”即保温层在防水层上部,这种屋面的保温材料宜具有吸湿性低、耐气候性强的憎水材料来做屋面保温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排气孔道,让水蒸气通过蒸发通道排出屋面面层中,以保证屋面保温层的保温效果。
6、保护层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房屋建筑中一般为防止保护层变形、开裂等而导致破坏屋面的防水层结构,通常在上人卷材防水屋面采用水泥砂浆、 块材以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从而有效地控制此类现象的发生。第一,水泥砂浆、块材以及细石砼等刚性保护层,在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隔离层应平整,起到完全隔离的作用,防止一旦保护层出现收缩拉裂防水层,导致防水层遭到破坏,从而产生渗漏;第二,卷材或涂膜防水层面的砼保护层,应振捣密实,表面收平、压光,并留设分隔缝,分割面积小于36m2,分隔缝宽宜为 20mm;第三,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等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 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第四,保护层内如配筋、钢筋网片设置在保护层中间偏上部位, 预先用砂浆垫块支垫以保证位置,以防止保护层产生收缩拉裂防水层,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防水层不被破坏。
7、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是施工完成后的最后一道工序。当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寻找防水层的渗漏点相当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查的程序,力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防水施工存在的渗漏隐患,并对其进行质量修补。 一般应检查防水施工中的搭接长度、防水层厚度、细部节点施工、闭水试验等,保证屋面防水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原来越多,但是出现房屋渗漏的案例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建筑屋面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并结合理论实践,对面工程防渗漏施工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我国建筑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渗漏是房屋建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质量通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房屋渗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最大限度上避免渗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造成破坏,就必须选择科学合理防渗漏施工技术。因此,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基于建筑屋面工程的特点,对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做了如下分析。
1、屋面板结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屋面板结构即是承受荷载的关键,也是防渗漏施工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屋面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比如:加密混凝土垫块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钢筋骨架因受力不均匀而出现的变形。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确保浇筑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漏浇现象,确保混凝土浇筑能连续不间断的进行,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裂缝等质量通病。混凝土浇筑要伴随着振捣同时进行,避免出现漏振的现象,同时也要派遣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浇筑全过程进行浇筑,避免出现漏浆、蜂窝、麻面等现象。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要进行洒水养护,控制养护时间在10天以上,待混凝土彻底凝固以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闭水试验,对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及时修复。以免在后期使用中发生渗漏,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房屋防渗漏找平层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建筑屋面工程找平层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直接影响着防渗漏施工的质量。所以必须着重考虑重视这一环节的施工质量,在找平层施工前,对屋面的沙尘、沙子、石子等杂物进行综合清理,并用水充分浇湿整个屋面后再进行抹灰,砂漿强度略高以免施工中受到破坏。合理地设置屋面找坡坡度,避免屋面施工完成后出现存水现象。在找平层留设分隔缝、在找平层中加入抗裂材料、有效地对找平层进行养护、阴阳角采用圆弧半径等措施进行控制。
3、防水层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大量工程实例表明,防水层是屋面工程防渗漏的主要措施,目前在防水层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是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屋面等,在具体是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控制措施:
第一,基层处理,无论是卷材防水层还是涂膜防水层屋面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屋面基层的落地砂浆、灰尘等清理干净,并确保基层的干燥控制其含水率在9%~12%。使用沥青建筑密封膏,将所有嵌格填满,涂刷的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到位。
第二,卷材铺设,根据卷材的实际宽度,画出每个卷材基准线,然后把卷材对准其所画基准线开始有条理铺设,在具体铺设过程中,要保证用力均匀、不窝气、铺设宽度掌握好。根据屋面的屋脊方向来确定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向。当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成以后,把卷材搭接缝折起,在搭接处卷材上涂刷专用的防水封口胶,当胶液完成以后再把两层卷材粘接在一起,用压轴压平、压实,不翘边、打折。卷材的搭接按水流的方向进行搭接,一般平行于屋脊施工。
第三,涂膜防水层施工。涂膜防水层最少要保持在3遍以上,第一遍,把防水涂膜材料搅拌均匀,然后通过橡胶刮板进行刮涂第一层,确保涂刷的均匀性,控制每平方米的涂刷量在0.8kg~1.2kg之间,从内向外依次刮涂。第二遍,当涂膜固化到不粘手时,效仿第一遍的顺序进行施工,涂刮的厚度和方向也都和第一层相同,第三遍和第二遍。
4、屋面工程细部处理预控措施
应在女儿墙、排气道等易渗漏部位阳角及转角处铺设一层不小于 250 mm 宽的附加层,阳角部位在外侧加设一道附加层,出屋面管根、天沟、檐沟、泛水、屋面转角等部位在阴角部位设置附加层。
5、保温隔热层施工中控制措施
在建筑中屋面常见的保温隔热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这些保温隔热材料常见的有膨胀珍珠岩制品、加气混凝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酚醛树脂泡沫塑料等。就屋面工程而言,主要应用吸水率低、密度小、保温性能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酚醛树脂泡沫塑料。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详细检查保温材料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包括:厚度、规格、密度、 导热系数、强度等是否满足设计图纸的需求;第二,在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的基层表面,把尘土、砂浆、建筑垃圾等清理干净,对基层凹凸不平的位置要采水泥液腻子进行处理;第三,按照设计坡度及水流流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保保温层的厚度范围,并进行弹线;第四,根据规范要求在保温层施工完成后,按照质量规范用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对表面平整度超出规范要求部位,使用热沥青拌合料在表面凹陷处填补平整;第五,对于“倒置式保温屋面”即保温层在防水层上部,这种屋面的保温材料宜具有吸湿性低、耐气候性强的憎水材料来做屋面保温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排气孔道,让水蒸气通过蒸发通道排出屋面面层中,以保证屋面保温层的保温效果。
6、保护层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房屋建筑中一般为防止保护层变形、开裂等而导致破坏屋面的防水层结构,通常在上人卷材防水屋面采用水泥砂浆、 块材以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从而有效地控制此类现象的发生。第一,水泥砂浆、块材以及细石砼等刚性保护层,在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隔离层应平整,起到完全隔离的作用,防止一旦保护层出现收缩拉裂防水层,导致防水层遭到破坏,从而产生渗漏;第二,卷材或涂膜防水层面的砼保护层,应振捣密实,表面收平、压光,并留设分隔缝,分割面积小于36m2,分隔缝宽宜为 20mm;第三,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等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 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第四,保护层内如配筋、钢筋网片设置在保护层中间偏上部位, 预先用砂浆垫块支垫以保证位置,以防止保护层产生收缩拉裂防水层,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防水层不被破坏。
7、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是施工完成后的最后一道工序。当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寻找防水层的渗漏点相当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查的程序,力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防水施工存在的渗漏隐患,并对其进行质量修补。 一般应检查防水施工中的搭接长度、防水层厚度、细部节点施工、闭水试验等,保证屋面防水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原来越多,但是出现房屋渗漏的案例也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建筑屋面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并结合理论实践,对面工程防渗漏施工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我国建筑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