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修改指导一得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治病,先检查病因,再对症下药。同理,我们修改病句也要先找句子的病因,方可修改句子。然而,有时医生临床经验少,找不出病因,有些明明找出了病因,却拿不出治病的办法。学生修改句子时,也同样遇到类似的情况。现就个人对指导学生修改病句时得到的两种方法粗浅地谈一下,敬请同行指教。
  一、缩句法
  缩句,就是缩写句子,即找出句子的主干。使学生对句子的内容一目了然。有些的修饰语和限制语多了,学生会感到模糊。此时,利用缩句法,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语病。
  例:北戴河的夏天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一些学生看到这个题,找不出病因,更不知怎样修改。为了让学生找出病因,我就先叫学生缩句。于是,学生缩写为:春天是好地方。学生看着已缩写的句子,大吃一惊,都说:夏天怎么会是地方呢?通过缩句,学生把疑点找出了来了。我又加以引导:“夏天不是地方,那应是什么?什么才是地方呢”学生们经过一番讨论得出:北戴河是地方,夏天才是季节。学生找出病因后,修改为两种不同的句子:
  1.夏天的北戴河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2.北戴河的夏天是一个避暑的好季节。
  二、换位法
  一些病句,有些学生根本搞不清楚错在什么地方,更谈不上修改。我们指导学生修改病句,若遇到抽象的句子时,可以运用换位法。即把抽象的句子换成学生最易分析的句子。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例:《林海》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當学生遇到这个问题时,就会觉得:到底是讲还是讲“作者”。学生模棱两可。为了使学生弄清楚。我选择了身边的事物,换了一个很具体的句子:这张桌子的主人是小红同学坐的。学生一看都笑了。一些学生提出了疑问:“怎么?主人会是小红坐的?”“难道小红坐了主人吗”一些学生还说:“如果,这张桌子的主人刚好是小红的话,那么小红不就是自己坐自己了吗”看着同学们天真的样子,我又加以引导:既然,桌子的主人不是拿来坐的,那又如何说得通呢?学生们纷纷回答:
  1.这张桌子的主人是小红同学。
  2.这张桌子是小红同学坐的。
  有了这个例子引路,同学们对修改这类病句就迎刃而解了。同学们对这道题显然是能举一反三了。他们的答案是:《林海》的作者是老舍先生。《林海》是老舍先生写的。
  通过对学生指导修改病句,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教学,就是要善于探索,善于钻研,善于总结,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地理新课程要求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其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是整个评价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本文从学生学习过程多元化、学生平时学习活动与探究学习活动、师生评价相结合等方面对如何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状况做了一些探索,对全面、公平评价一个学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针对性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多年来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逐渐远
为了求得合理施肥的有关数据,更好地促进科学配方拖肥的发展,1978~1995年辛集市和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合作,在辛集市马兰村农场进行了一系列肥料长期定位试验。所谓施肥定位试验就是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界永恒的追求目标。教师如何适应这一改革的需要,本文从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反馈练习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效率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教改的主题,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教学。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每个一
课堂提问是一项提出疑问、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综合性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的教学方式。它与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教学中广为使用,为过去和现代教师所倡导。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