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两篇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建书脉
  “人脉是风,人脉是雨,有了人脉我呼风唤雨;人脉是天,人脉是地,有了人脉我顶天立地!”这是一位游走在生意场上的朋友的口头禅。在他看来,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成就辉煌的事业和人生,广博的人脉圈是最重要和最不可缺少的。“人脉圈广,就能将很多难办的事轻松搞定!”
  如今,社会上有很多人,将人生的成功与否与人脉圈的广窄挂上钩,甚至直接划上等号。为此,他们特别热衷于交际,流连于饭局、牌局、舞厅、KTV等社交场所,只为能多结交一些所谓的能人、名人、贵人,以便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获得广博的人脉,为我所用。
  人是高等社交动物,多交朋友,让人脉广博一些,无可厚非。可如果一味地去追求人脉,将人脉“神化”,甚至煞费苦心地去攀附名人、能人,并与之建立人脉圈,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值得商榷了。
  在我看来,在建立人脉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去多读书,与书做朋友,扩展建立自己的书脉圈,因为书脉圈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
  所谓的书脉圈,就是指一个人结识和阅读过多少书。书脉圈广不广直接说明一个人爱不爱读书——书脉圈越窄表明读书越少,反之,书脉圈越广表明读书越多,越爱阅读。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容易从书脉中收获诸多益处,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有“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人物,都是书脉圈特别广博的人,他们都喜欢和书做朋友。“结交”一本本好书,凿壁偷光的匡衡,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翰林学士、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西汉名相陈平等人,无一不是具有广博书脉圈的人,他们所读之书可谓汗牛充栋。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举成名的武亦姝、陈更也同样都是满腹诗书,有着广博的古今中外书脉圈。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是十分爱读书的,并从中受益匪浅,甚至是成就了一生。
  此外,与人脉圈相比,书脉圈最容易建立,因为它很廉价,即使你买不起书,也可以去圖书馆里借。它还很平易近人,不会瞧不起任何一个人。和它交往,不需讲排场,不需察言观色,不需刻意谋划,更不需有各种担心、顾忌和猜疑,只需你安安静静地捧读就可以了。
  当然,这也不等于说让我们彻底不去交际,远离人脉圈,一门心思地宅在家里去建书脉圈,而是要我们放弃去拓展一些无效的、无意义的和功利性、目的性太强的人脉圈,将空余出来的时间留给阅读和书籍,让书脉圈改变我们的心境,陶冶我们的情操,塑造我们的灵魂,滋养我们的气质,将我们变成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正直高尚之人。
  同样,人脉圈里也有不少爱读书之人,结交这些人,也能帮我们拓展书脉圈,可谓是一举两得。
  多读书吧,不断拓展建立自己的书脉圈,坚持下去对我们的人生终将有所裨益。
  乡下的泥土
  泥土是乡间最常见的,处处都是。由于普通至极,所以无人在意,可父亲却视它为珍宝。
  春天,在下籽播秧的前几日,父亲便会去当家塘里取泥土,塘泥在混有家禽粪便的水底沤了很久,又软又烂,肥力又大,是最好的自然肥料。放干水后,父亲将它一锹锹地铲捞起来,然后撒到秧田里,做成“秧床”,稻籽躺进去便可孕育苗了。
  那些沉浸了许久的塘泥,又黑又脏,还很臭,让人避之不及,可父亲却愿满心欢喜地与它们“亲密接触”。天晴时,他还会脱了胶鞋,赤脚踩到上面,表情舒坦地说:“多肥的塘泥,今年的苗定能长得壮!”
  果然,壮实的秧苗很快便争先恐后地从肥沃的秧床里冒了出来,在和煦的春风中愉快地“摇头摆腰”,父亲得意地注视它们。他知道,塘泥是不会辜负他的辛苦付出的,它会送来一个丰收之年,一家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多出来的还能卖钱,补贴家用。
  除了种田外,父亲还要种地。小麦、马铃薯、山芋……都要分时节地种在地里,种的多了,地里的养分便会不够,必须得施肥。父亲不肯施入磷肥等化学合成肥料,说那样会污染土壤,种出来的东西也不健康,更不好吃,他要施自己制作出来的“土肥泥”。先将一块块草皮铲起来,翻晒至干,然后混入枯枝、松针、干牛粪、稻壳和许多黑泥,堆成沟条状,好留出一些能让空气进入其中的缝隙,接着点燃,让枯枝等在黑泥中闷烧一周左右,闷烧出来的便是乌溜溜的环保有机土肥泥。
  那些土肥泥,同样也不会负于父亲,它会让父亲收获一筐又一筐的农产品,父亲一次次地将它们拿去卖掉,凑足了我十多年的上学费用。后来,他还隔三差五地将它们带给城里的我,让我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父亲不愿来城里住,劝说多次都无果,我怕他年岁越来越大,整日在田地里忙碌,容易意外摔倒。可他却说,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哪里的泥土,我不熟悉?哪里凹,哪里凸,我比谁都清楚,怎么可能被它绊倒呢!被劝急了,他才说出实情:“城里有泥土种田耕地吗?到处都是水泥地,我心慌!”
  我在镇上给他买了一套房子,可他不愿意去住,依然住在几十年前的老砖瓦房里。
  我记得很清楚,那老房子的墙砖,都是父亲自己用泥土烧制出来的。他将从山上挖运回来的黄泥,掺水搅拌后,反复踩揉,直至它非常有劲道,接着将它送进砖模子里,一块块脱出来后码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再送进窑洞里烧制,最后出来的便是一块块红彤彤,结结实实的墙砖。此外,父亲还用黄泥制胚,烧制过家用的陶罐、碗碟。虽然做些事都很辛苦,极其费时又费力,可父亲却丝毫不在意。
  父亲说,每一块替他遮风挡雨的砖墙,每一个盛饭储水的碗罐都是他的老伙伴,虽然很土,却能让他无比的心安。
  父亲还告诫我,别瞧不起泥土,在这个世上,只有垂死的人,没有垂死的泥土。再贫瘠,再不肥的泥土,只要對它费点气力,都会让它变得有用起来。“有人说烂泥扶不上墙,那是他根本不了解,将其用错了地方,烂泥的作用可大着呢!”他说,“我一辈子也离不开泥土。”
  泥土给了乡村生命,更给了农人们无限的希望和信心。我觉得它像极了父亲,像极了如父亲一般的故乡农人,他们如泥土一般,质朴、其貌不扬、平凡无奇,一生都在默默地、不计报酬地将体内满含肥力的“养分”,供给儿女和社会。他们和泥土一样,是故乡永恒的胎记,是世间最美的平凡珍宝,令人终生仰视!
  (作者介绍:伍凯,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就读)
其他文献
【摘要】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各个环节,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等环境因素。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环境因素  一、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处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中,尤其是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西方思想和文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实现由教师被动地教转变为学生主动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我们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传授学生自学方法来对这一课题展开论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天津读者刘某来信说:妈妈是一位老糖尿病患者,平时能够按时服药,做好饮食控制和餐后运动,血糖控制基本达标。随着天气变热,水果上市,妈妈按耐不住诱惑,多吃了些水果,但吃完水
期刊
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变,乡镇企业经济结构与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本文从个人规划对自身未来重要性出发,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个人规划以及如何实现个人规划的目标,从而在企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个人和企业利益双赢的目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目标也潜移默化的在发生转变,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成熟以及激烈的竞争而带来的对人才的高需求,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就业向导;改革  一、高职经济管理课程教学的问题  (1)课程设置
染色体平衡易位,主要难题是生育rn在生殖医学领域,染色体结构异常有多种,最常见的类型是染色体平衡易位,在新生婴儿中的发生率为1/1000~1/500.什么是染色体平衡易位呢?我们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