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史在初中教学中的教学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e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起到重要作用。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举例阐述数学史在数学课堂上的作用,包括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数学各方面能力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此外,本文在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基础上,探究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史;初中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231-01
  数学史从不受重视,到在数学课标中得到大力提倡,到现在被广泛研究应用。多年实践经验也表明,数学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常常起到出神入化、峰回路转之奇效。虽然有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的不断实践,但都是各抒己见、各自成书,不成体系,其发挥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效果不稳定。教师培训中对这一块也有所忽略,缺少系统的配套教材。市面上有书籍如宋乃庆等教授主编的《数学文化读本》,以漫画的形式展示数学文化,有利于学生加深数学史和数学思想的理解,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本文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结合初中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扩展整理,并以对数学史融入初中數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写到:教材编写要体现科学性;教材编写要体现整体性;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过程性;呈现内容的素材要贴近学生现实;教材内容设计要有一定弹性;教材编写要体现可读性。其中第二点里就提到: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为此,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例如,可以介绍《九章算术》、珠算、《几何原本》、机器证明、黄金分割、CT技术、布丰投针等。
  这只是新课标对于数学史应编入教材的一些指导建议,其中并没有包括对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或策略的建议,这些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在纸上以文字形式的呈现和从教师口中讲述出来,产生的效果是决然不同的,口述和展示附带有情绪同化和多感官刺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持续更长时间。
  一、对数学史进行适当的扩展、引用和延伸
  数学史是一个从古至今连续的发展过程,一个结论的发展往往需要数百年才有进展,这当中曲折离奇的故事以及其展示的人文精神通过文字或者简单的述说是很难说清楚的,必须加以抒情描述。通过情绪上的渲染和发展进程的描述,不仅能让学生得到更广泛的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真正净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精神,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品质。
  比如在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学目标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节课可以不从证明导入新知,直接设计成一堂研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历史课。通过讲述欧几里得的平生事迹和主要贡献,对《几何原本》的简单介绍,然后着重讲解书中的第五公设,集体学习讨论,并且通过对第五公设的理解,引导推理出三角形内角和为两直角的结论,达到教学目标。
  对数学史进行适当的扩展、引用和延伸,并不是为了淡化目标,扩展性的知识给学生更小的压力,没有学习压力与负担的知识,若加以精彩的讲述,很容易打动听众并引起强烈的关注和兴趣,用主人翁意识进行论证推理,增强得到结论后的喜悦感,这个过程或许能更好的体现如何对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感悟和应用数学史知识
  数学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指向应用实践,这同时也是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使用的本质特征。数学史正是生活中的事实记载,是对生活生产过程中方法规律的抽象总结,并最终还是要用到生活和生产当中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使课堂上真正获得知识技巧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三、数学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生动具体的讲解传授
  教师在数学史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有些历史片段源远流长、影响很大,在学生兴致很高、对知识有很广很深的联系时,可以加长讲述时间。再加上教师充满激情的生动具体的描述,使学生长时间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勾股定理的学习中,在章节末直接加一个课时,作专题了解《九章算术》。通过其中各种不同勾股定理例题的讲解,了解古代数学的学习方法,熟悉古文古风,掌握巩固对勾股定理的应用技巧。
  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尽可能生动具体,并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學生学习的兴趣,而这又需要教师的随机应变和课堂掌控能力。
  四、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应以启发思考和培养兴趣为根本目的
  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应以启发思考和培养兴趣为根本目的。鼓励像数学史当中的数学家一样去思考,并通过轻松的氛围提升数学学习品质,提高数学思想认识,真正体会到数学中的美。
  总之,数学史同时反映出了数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块以人文历史为载体,逻辑推理和客观规律为本质的知识,这部分知识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大增益。特别地,初中各学科的学习更注重学得广而非学得深,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利用好数学史这个工具,并注意其应用策略,初中数学课堂将会变得生动有趣、热烈积极,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将不再是一门让人望而生畏的学科了。
  参考文献
  [1]宋乃庆.数学文化读本[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杨格.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走样[J].中学数学月刊,2018.
  [3]陈营.数学历史融入课堂教学之我见[J].教学探讨,2015.
  [4]徐冠中.数学史在数学课程中的文化价值[D].重庆:西南大学,2006.
其他文献
吕惠如为近代词坛一朵奇葩,其词继承了婉约一派词风,并融入近代之风景,及近代女性特有之风情和人生感悟。其词作可分为前后两期,进行比较可看出其不同时期词作的不同风貌。
增强"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为此要充分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智慧和实践营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理论遵循、把
【摘 要】其实,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这两个环节并不是完全分离的,阅读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育者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一步的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以及学生们素材的积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获得语文知识。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玻璃纤维斜网纸机抄造电池隔板,论述了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玻璃纤维隔板的质量.
【摘 要】现阶段,在部编版教材的大力整改下,初中历史教材在教学内容和编写设计上大力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重要性。历史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标新立异,重点突出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理念。历史教材不再只是教师的“教本”,而更多地成为了体现学生学习地位的“学本”。在历史教学中,切实地提高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能有效地提升初中的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主体地位;以
主要研究同时存在网络时延和网络丢包情形下的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问题。运用输入时延方法,通过将同时受到数据丢包和网络时延干扰的网络控制系统转化为一个延时系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