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5例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siyue520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中,挑选了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15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也更多更复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更易出现并发症及死亡,因此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应该采取早发现早治疗的方法,对早期症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降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死亡率
  11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93-02
  二十世纪以来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中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合并变得较为常见,使得心血管类疾病成为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三高”,这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是致命的。为了发现早期临床症状以提早治疗来降低这类患者的死亡率,我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近三年内记录比对了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和15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15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20例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58-88岁,平均年龄(62.8±3.4)岁。对照组15例患者中男8例,女7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63.6±4.2)岁,经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无痛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并发症的发生(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功能),死亡率,并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比较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1.3观察指标①在患者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访问调查,并记录下无痛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各类临床症状在两组中的发生人数。②记录在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患有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人数。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人数/总例数×100%。③记录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死亡人数。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住院期间临床症状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临床症状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和数据显示,冠状动脉心脏病和糖尿病多见于老年患者,有一部分老年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患上心血管疾病,这种情况下常常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这几年的临床资料中已经显示出较高的死亡率。因此,研究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这类病患的就诊医治更具意义。老年人的身体衰老影响其身体血管结构与身体机能,如果再患上糖尿病患者会因缺乏胰岛素和较高的血糖加重心肌梗死病情,导致这类的病患更易发生并发症及出现更多的生理问题,包括心脏感知疼痛的敏感度下降。患者在疼痛感觉下降的同时,在临床上还容易表现为无痛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现象。临床症状的开始也会引发这类病患更多的并发症,也更容易死亡,因此糖尿病在血管类疾病在中是不可小觑的病症,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更需要研究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临床资料中显示的早期临床症状为老年心糖尿病及老年肌梗死患者提供了诊断依据,掌握了这类患者的前期临床症状就可在体检中提早发现,提早治疗,也可大大降低医生在整治过程中的误判。降低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的就需要处理好左心衰症状,除此之外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较高,而且严重缺乏胰岛素,就应该在治疗心肌梗死的过程中时刻注意降低血糖,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早期就开始打胰岛素,时刻注意血糖浓度从而起到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提早治疗。
  本研究显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实验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也更多更复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应该对老年糖尿病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前期临床症状做更多研究分析。因为就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而言病情更加严重,需要根据前期症状提早发现,并提早对这类病患的治疗。与此同时这类患者也易出现忧郁、焦虑、失望等心理,特别对于这些老年患者长期处于独身状态,改善心理状态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桂芳,王德岚.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辩证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80-381.
  [2]徐改珍.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36-37.
  [3]卢银苹,楚英杰.8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23-24.
  [4]王瑞峰.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8):1000-1001.
  [5]范广忠,高文杰,芦静.对72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糖的测定分析[J].醫学检验与临床,2011,22(1):111.
  [6]田恒松.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27-2928.
  [7]于赛华,于金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57-159.
  [8]余国亮.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9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7-28.
  [9]彭程,楼慧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3):2359-2361.
  [10]郑桂琴.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5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106-107.
其他文献
低能γ射线穿透法测量煤灰分,比反散射法有更高的灵敏度,它不仅适于低灰分测量,也适用于高灰分测量。本文推导了此法测量煤灰分的公式,并计算了成分变化引起的误差。 Low en
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拓展学生英语视野的最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教学成效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高低。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阅读素材单一。当前,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素材
【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疾病采用耳石复位法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眩晕患者,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法以及Semont管石解脱法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结果经过我院给予的耳石复位法治疗,治愈的患者有43例,占86%,有效的患者有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6%,另外2例患者复位失败,
【摘要】将营养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相结合,帮助儿童CRI患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进而控制病情发展、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本文介绍了儿童CRI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和营养不良筛查的方法,同时探讨了患儿在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上应该如何的控制,在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摄入量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儿童肾疾病;营养缺陷;营养评估;营养治疗  095文章编号:1004-7484(2
【摘要】目的探讨P16基因缺失与肿瘤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6例肝癌、25例白血病患者的P16基因缺失情况。结果56例肝癌患者中有13例P16基因缺失,25例白血病患者中有8例P16基因缺失,缺失率分别为23.2%,32.0%。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检测P16基因缺失有助于肿瘤的辅助诊断。  【关键词】P16基因;聚合酶链反应;肿瘤;基因缺失  100文章编号:10
【摘要】目的探析影响胃肠间质瘤根治术后患者复发及预后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住院行根治术治疗的6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术后复发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1例根治术后患者中40例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9例行肿瘤摘除术,7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3例行结肠部分切除术,2例行Dixon术。61例手术患者中57例术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