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中英语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然而在实践中却總会由于种种原因,如学生水平差异、教师水平差异、教师的教学手段差异以及考试制度等对英语教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持续性的消极影响。例如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讲解课后练习显然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同时这种上课方式会长时间地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有效地避免这种消极影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 影响自主性学习的因素
当代语言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学习者的自主性。大量的研究表明语言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学习者而不是教师,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英语教学课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技能培养课而不是纯粹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学问课。
(一)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保留新信息的特殊见解与行为(O’Malley,Chamot,1990)。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所采取的策略和学习风格会部分地反映其个人的偏爱,而不是其天赋的才能(Skehan,1998)。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直接对进来的信息起作用,以促进学习的方法去处理信息。认知策略包括重复、归纳、推断、转换、提问等。元认知策略是用来计划、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的技能,是关于学习的策略,而不是学习策略本身。元认知策略包括定向注意、有选择的注意、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强化等。
(二)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
学习活动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学习者对世界,尤其是对学习活动所持的态度,取决于学习者对自我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学习愿望(Benson,Voller,1997)。换言之,语言学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诸多的社会变量、情感变量中,自尊和学习愿望是外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这两种情感帮助学习者克服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Tarone,Yule,1989)。
学习动机包括实现各个目标的愿望,为了实现该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满意度。学习者的动机因人而异,程度也不同。学习动机有工具性动机和综合性动机之分。具有工具性动机的学生把外语作为一种考入理想大学的动力,而带有综合性动机的学生所感兴趣的是目标语的文化。
三、 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鉴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单纯依赖课上时间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在引用自主学习策略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网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资源还能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
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也发现,由于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新及时、获取方便,学生们对于使用网络学英语确实有着浓厚和强烈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完成课后练习、复习、考试复习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的扩充和听说能力的练习,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在课上的负担,还更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导思想。
四、 网络自主学习辅导下的教学新模式
按照《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改进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持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随时随地主动式的学习。这种新模式可以是“网络自主学习+课堂面授”。具体讲,根据课文背景不同,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网络上查询背景知识,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这充分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比教师的直接讲解要好得多。当他们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赞赏时,就有了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的节奏也加快了。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给学生有趣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在那里,学生们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英语爱好者,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因此,通过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时间和地点更加灵活,对英语学习有更强的动机和兴趣。
五、 网络自主学习的开展
(一)网络自主学习的途径
第一类:利用国际互联网。这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就是使用方便、信息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老师指定的学习任务以及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查找相关资料,练习听力、口语,开展考前复习等。使用这种方式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靠的网站,避免学生盲目进行大海捞针式的信息搜索。其弊端就是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
第二类:指定的自主学习平台。这种方式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作支撑,每名学生应该拥有一个用户名,该用户的所有学习情况应该被记录,并且对其进行量化评估。该平台主要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可以校园网为依托,实现开放式自主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电脑、能上网的地方随时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还能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统一任务,同时网络对其所作的评估记录还能成为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第二种是将网络平台建立在学校的语音室或电子阅览室,其特点和第一种基本一致,只是在使用时间和地点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类:光盘课件类。即向学生分享相关的自主学习课件或学习资料光盘,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其特点是不受网络限制,即使在不能上网的条件下也能完成自主学习。但缺点也比较多,其一是不能对学生进行监控,其二是具有一定的实效限制,不能实时更新,内容也比较少。
第四类:教师开设公共邮箱或QQ群。这种公共邮箱或QQ群相当于一个小型互动平台。教师需要向邮箱或QQ群内发送大量的学习资料以供学生使用,学生也可以通过邮箱或QQ群与教师及同学进行沟通交流。
高中英语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然而在实践中却總会由于种种原因,如学生水平差异、教师水平差异、教师的教学手段差异以及考试制度等对英语教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持续性的消极影响。例如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讲解课后练习显然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同时这种上课方式会长时间地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有效地避免这种消极影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 影响自主性学习的因素
当代语言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学习者的自主性。大量的研究表明语言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学习者而不是教师,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英语教学课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技能培养课而不是纯粹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学问课。
(一)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来帮助自己理解、学习或保留新信息的特殊见解与行为(O’Malley,Chamot,1990)。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所采取的策略和学习风格会部分地反映其个人的偏爱,而不是其天赋的才能(Skehan,1998)。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直接对进来的信息起作用,以促进学习的方法去处理信息。认知策略包括重复、归纳、推断、转换、提问等。元认知策略是用来计划、监控和评价学习活动的技能,是关于学习的策略,而不是学习策略本身。元认知策略包括定向注意、有选择的注意、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强化等。
(二)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
学习活动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学习者对世界,尤其是对学习活动所持的态度,取决于学习者对自我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学习愿望(Benson,Voller,1997)。换言之,语言学习中情感因素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诸多的社会变量、情感变量中,自尊和学习愿望是外语学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这两种情感帮助学习者克服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Tarone,Yule,1989)。
学习动机包括实现各个目标的愿望,为了实现该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满意度。学习者的动机因人而异,程度也不同。学习动机有工具性动机和综合性动机之分。具有工具性动机的学生把外语作为一种考入理想大学的动力,而带有综合性动机的学生所感兴趣的是目标语的文化。
三、 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鉴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单纯依赖课上时间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在引用自主学习策略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网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以及专门为英语教学服务的网站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另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交互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学习资源还能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成为可能。”
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也发现,由于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更新及时、获取方便,学生们对于使用网络学英语确实有着浓厚和强烈的兴趣。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完成课后练习、复习、考试复习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的扩充和听说能力的练习,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在课上的负担,还更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导思想。
四、 网络自主学习辅导下的教学新模式
按照《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改进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持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随时随地主动式的学习。这种新模式可以是“网络自主学习+课堂面授”。具体讲,根据课文背景不同,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网络上查询背景知识,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这充分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比教师的直接讲解要好得多。当他们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赞赏时,就有了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的节奏也加快了。同时教师也可以推荐给学生有趣有用的英语学习网站,在那里,学生们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英语爱好者,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因此,通过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时间和地点更加灵活,对英语学习有更强的动机和兴趣。
五、 网络自主学习的开展
(一)网络自主学习的途径
第一类:利用国际互联网。这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就是使用方便、信息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老师指定的学习任务以及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查找相关资料,练习听力、口语,开展考前复习等。使用这种方式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可靠的网站,避免学生盲目进行大海捞针式的信息搜索。其弊端就是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
第二类:指定的自主学习平台。这种方式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作支撑,每名学生应该拥有一个用户名,该用户的所有学习情况应该被记录,并且对其进行量化评估。该平台主要有两种应用方式:一种可以校园网为依托,实现开放式自主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电脑、能上网的地方随时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还能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统一任务,同时网络对其所作的评估记录还能成为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第二种是将网络平台建立在学校的语音室或电子阅览室,其特点和第一种基本一致,只是在使用时间和地点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类:光盘课件类。即向学生分享相关的自主学习课件或学习资料光盘,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其特点是不受网络限制,即使在不能上网的条件下也能完成自主学习。但缺点也比较多,其一是不能对学生进行监控,其二是具有一定的实效限制,不能实时更新,内容也比较少。
第四类:教师开设公共邮箱或QQ群。这种公共邮箱或QQ群相当于一个小型互动平台。教师需要向邮箱或QQ群内发送大量的学习资料以供学生使用,学生也可以通过邮箱或QQ群与教师及同学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