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安文化”引质疑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种人称“祖安文化”的以网络粗口为核心的亚文化在很多游戏社区、社交媒体、视频剪辑网站走红。
  据了解,“祖安”一词源于一款竞技网游的中国服务器“祖安”大区,网民间谣传该大区玩家最爱骂人。经部分网络自媒体不断恶意曲解、炒作,“祖安”逐渐成为对喷、骂人、说脏话成风的代名词。如今,“祖安文化”日渐侵蚀校园,青少年语言粗鄙现象愈演愈烈。比如,一位中学老师就感慨:“现在的学生仿佛都是‘祖安血统’,布置作文‘给好友写一封信’,动不动就是‘听说你得癌症了?恭喜你!记得请我去你坟头蹦迪!’,这都什么鬼东西!”2020年7月13日,《半月谈》专题报道了“祖安文化”,引发了不少媒体和网友对这种网络庸俗文化的质疑。
  “祖安文化”侵蚀校园值得警惕
  实际上,一个成年人用ID化名在网上发言的时候,语言可能会非常粗鄙,我们可以姑且认为那是一种恶趣味。但是在现实中,面对自己的上司、父母或者朋友,成年人就很少“出口成脏”,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成年人自有一道清晰的界限。但在中小学生那里,这道界限消失了。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并不知道那是见不得光的“脏话”,他们看到的是恶的力量,是冲击力本身。到头来,这也加速了他们童年的消逝。
  总有家长会说“都是网络带坏了孩子”,但网络本身只是一堆电脑、电缆、服务器,是所有网民构成了整个网络。校园的问题,只是最终的“末梢”,根源还在成年人这里。我们应该反思现在互联网的语言风格——即便是更多熟人存在的朋友圈,成年人也会动不动就“出口成脏”,揆诸现实,互撕、开喷已充斥网络。孩子们的脏话,来源于玩游戏时的口口相传,更是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在微博、论坛等更匿名的社交媒体上,更是充斥着各种网络暴力,一言不合就破口大骂。单独看一个案例,可能构不成违法,也到不了警方出动的地步,但是大量个案就汇集成为一种粗鄙成风的语言氛围。对所谓“祖安文化”,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警惕,但简单粗暴的禁止,或许很难收到成效。我们必须更加耐心,也需要付出更多时间——为了孩子,我们需要创造更多好的语言以及清朗的网络环境。
  “祖安文化”辱没了“文化”二字
  应当客观承认,脏话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即便是中国古代经典,也不乏“竖子”“伧父”“何不以溺自照”这样的骂人话。通过脏话,表达极端情绪,获得口头快感,这是一个语言学现象。但是,这种口舌之快,从古至今也没有获得文学及历史的正面评价,不具备社会主流话语的合法性。脏话在文献中存在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提醒:这种话,是一种侮辱,而不是一种“正常”。鲁迅在《论“他妈的”》中也说:“最先发明这一句‘他妈的’的人物,确要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一个卑劣的天才。”臟话,终究是卑劣的。
  现在所谓的“祖安文化”,却显然有颠覆这种常规认知的趋势。甚至有人觉得这些词不是侮辱,而是社交的日常,恶毒、粗鄙的表达,不应该回避,相反应该多多益善,并对脏话的推陈出新而沾沾自喜。只不过,这种心态显然不是主流,当所谓“祖安文化”出圈后,招致大规模反感,就说明它已经挑衅了社会共识。其实,所谓“祖安文化”,也不配叫文化。何谓文化?古今中外定义很多,但共识应该也差不多:它应该是精致的,而非粗鄙的;是引人向善的,而非导人以恶的;是符合人性的,而非满足兽欲的。而“祖安”所到之处,却只留下满屏污秽、一地狼藉,与文化又有何干系?“祖安”充斥,必然导致公共讨论无价值、无意义,以骂战代替讨论,消解公共舆论的意义,从而造成社会认知水准的集体下降,社会文化水平的总体滑坡。从这个角度看,“祖安”的影响不容小觑,它理应被全社会自发抵制。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农村结核病患者情况,促进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各项工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现场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病人956人,病人的就诊
曾在很多场合听到一些教师和家长总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只有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才会有幸福的生活……"可见,在很多家长眼里,读书学习成了孩子改变人生命运的"
女性性服务者是HIV、TP、HBsAg和HCV等疾病的高发人群。为了解太原市该人群HIV、TP、HBsAg和HCV的感染状况,给今后监督管理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于2004年11月对太原市部分歌厅67
42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抗疫  2020年农历春节前夕,随着返乡潮的到来,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开始在全国蔓延。湖北省是疫情重灾区,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虽然武汉按下了“暂停键”,但湖北人民并非孤军奋战。  面对凶猛袭来的疫情,有这样一群人身披白色“铠甲”毅然逆行而上。84 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披挂上阵,冲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一名又一名来自全
通过对河南省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认知情况,发现其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认知存在偏差以及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问题,并对社会、学校及学生个
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相较于2018年的统计数据均有所下滑。有人指责国民不愿沉下心来读
"导师上海人,国栋之名实,手持倚天剑,学海驾云涛;师娘慈溪女,容德美如玉,守着芙蓉剑,厨房舞翩跹……"一篇2013年刊发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生态经济学论文,标题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