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与中美教育模式之差异——从一堂化学课说起

来源 :化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2国的教育反映了2种不同的知识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灌输,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从学校教育的基元——课堂教学入手,分析中美教育模式的特点,提出广义的教育概念。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目前医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项目化教学的概念,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
(1)确定述职评议对象应做到"一坚持三围绕一规范".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注意围绕党委工作中心和工作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从内容和方法而言,导师制达到了四个结合,即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和亲情感化相结合,由于导师制在人才培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来是我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的重要内容:《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以宪法的形式初步确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
不久前,<深圳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对"职务犯罪"做了规范,明确界定,"职务犯罪"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利用职权实
约翰.穆勒的幸福论批判性继承功利主义理论,关于幸福的概念的重新界定,强调个人自由权和自我发展,对于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职业幸福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从幸福论出发,探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需要强化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并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教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由此为专业培养与实际工作进行“无缝衔接”,实现顺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