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活动的形式与意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man_Zhe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数学活动有多种形式,且具有很大的意义.数学教师应充分了解数学活动的形式和意义,积极探索有效的活动策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数学活动 形式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4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实施中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中生的思维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开展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活动,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活动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
  一、数学活动的形式
  1.从“人物”来看.数学活动既可以是个体的形式,又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所以数学活动以小组形式居多.而为促使个体思维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独立思考,这时数学活动则侧重于个体形式.
  2.从“时间”来看.数学活动可以是课堂当场试验.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教师正好可以与班委的选举联系在一起.这样既能完成数学教学内容,又能完成班务工作,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数学活动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教师可以举出钟表、秋千、摩天轮等实例,找出他们运动的共同点,进而归纳出旋转的定义.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活动也可以延伸到课后.例如,学生学习了商品销售中的折扣问题,对相关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再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就能理解商家的促销模式了.
  3.从“地点”来看.数学活动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其他场所.例如,学习《统计图的应用》时,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研究一个问题,并以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结果有的小组调查了各自家庭的用水情况,绘制了条形统计图;有的小组去阅览室调查学生借书的情况,绘制了扇形统计图.
  4.从“作用”来看.数学学习中的活动既可以推导出我们需要的知识,也可以验证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一块圆形的镜子碎了,要重新配一块一样大小的镜子,学生可以用圆的知识找到圆心,确定镜子的大小.
  二、数学活动的意义
  1.数学活动可以优化教学方式.新课标提出:“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例如,教学了《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出这样的题目:如图,将一正方形纸片按下列顺序折叠,然后将最后折叠的纸片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全部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 ).
  A.正四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八边形D.正十边形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动手折纸.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由此可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适当贯穿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可行的方法,
  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学,请学生搜集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资料.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找到了勾股定理的发展史料、内容、多种证明方法等.学生经历了搜集、整合、实验操作、交流合作的过程,有很多收获.这样的教学方法丰富了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拓展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手段.由此,也足以看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动学习的效果比被动接受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作为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将原本静态的、封闭的学习行为转化为阅读、讨论、操作等具体行为.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或认知水平相近时,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
  3.数学活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是独立的两个部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在教学中贯穿数学活动,则为在师生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事实证明,当师生共同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时,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需要仰望的神圣,而是和学生平等的、共同研究数学问题的合作者.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敢于创新,教师也更容易掌握教学进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双赢的目的.
  初中数学活动是在教学中自然产生的,也是新课程所具备的特点之一.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经验的形成,强调课程向生活的回归.数学教师要熟悉和掌握数学活动的存在形式和意义,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活动策略,打造高效课堂.
  (责任编辑 钟伟芳)
其他文献
提出隧道地层整体下沉现象及其下沉效应问题。籍助弹塑性理论 ,指出隧道底板中心线上存在    零应变点 ,零应变点以上的底板地层主要出现拉应变 ,零应变点以下的地层主要
以烟台市邮电监测监控中心为例 ,探讨了桩端压力注浆技术在人工挖孔灌注桩中应用的基本工艺。该工程基础原设计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实际情况 ,又采用桩端压
通过对膨胀土路基填料掺石灰处理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及胀缩性试验 ,得出了掺石灰对改善膨胀    土路基填料工程性质的影响 ,以供公路路基施工时参考
根据兰州市某纺织厂老一万锭主厂房柱基下沉事故的原因分析 ,介绍了用压力注浆法加固既有建筑物下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实践与处理效果
[摘要]数学高效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环节,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关注课堂的生成等,实现数学课堂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关键词]导入环节 情感交流 思维品质 知识建构[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043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
[摘 要]为响应新课程理念的号召,我们应积极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可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巧妙设置教学导入环节,成立数学学习小组,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等方式来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3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
介绍杭州瑞丰国际商务大厦主楼排桩 -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承压设备是化工机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工作环境恶劣,在工作过程中,承压设备会受到高压、高温、冲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很容易发生运行故障,为了提升承压设备运行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校提倡高效课堂教学,而其关键在于落实。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必须要实行课改教学,高中政治教学也不例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一要编好导学稿,二要建设好学习小组。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40076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宁师中学2012年9月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