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bobo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情趣的重要教学途径,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过更好的人生。而小学美术教学就是美育教学的重要课堂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日益重要的教学需求。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把握好小学美术课堂,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養,是每一位小学美术教师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169
  审美的教育是美术教育中比较基础的部分,也是当今素质教育中不能忽略的内容。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应紧跟时代潮流,重视学生对美的敏感。同时,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创造美的东西。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美术教师要敢于突破旧的规则,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型思维,不墨守成规。艺术需要不断地突破和创新,学生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不一样的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美感熏陶,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据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比较特别,要顺应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来培养他们的审美习惯。对小学生来说,造型艺术的作品符合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同时,造型艺术作品也是赏析教学的必要内容。如果利用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和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加强审美的意识。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造型艺术作品进行教学,让学生养成自己的审美习惯,对美的敏感度也会增加。
  小学阶段,学生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十分好奇。这时,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与大自然接触,观察大海、蓝天、花、鸟、虫、鱼等。这对他们的身心都十分有益。从身边的事物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自然而然就有了创作的素材和审美的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善于观察并表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这种作品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之间交换画,进行欣赏。
  如城市里的学生不知道农村的菜地和农田是什么样的,如果有农村的学生画出了他眼里农村的样子,可以拓展其他同学的眼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多引导和帮助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加深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力和感知力。教师也可以使用现代技术,通过PPT或者视频讲解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甚至可以将画作与声音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情趣发展,提高学生表现能力
  现在的美术教学中,课堂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单调,技能训练也很枯燥,这种劣势目前还不能克服。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厌烦,甚至失去学习美术和创作作品的兴趣,有些学生正处于逆反期,可能还会对美术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今后他们的审美培养。如果美术教师能够运用一些具有情趣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术,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
  如春天到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室,发现春天的足迹,无论是小花、小草,还是小鸟、青蛙,冰雪消融,只要是能体现春天到来的景象都可以表达。问问学生:“你们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是小燕子回来了,还是花儿开了?”在学生用画笔表达完春天之后,欣赏一些关于春天的名作,看看名人画家眼里的春天又是怎么样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挥空间,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只有认真观察自己身边的春天才能表达出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不遏制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和绘画。在培养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也体现了情趣的特征。将具象化的东西和学生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
  三、引导学生鉴赏名作,提升学生审美境界
  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好方法。
  美术教师也应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和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在现实中发现美,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发现美,才有表达和创作的欲望和兴趣。尤其是大自然,可以在视觉上给学生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净化,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仔细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绘画释放压力,表达美。这也是提高学生绘画技巧,写生的重要手段。
  欣赏名家名作有时也会带来灵感和创作源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审美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名家名作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最佳素材。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美,从名家名作中讲解表达手法,鉴赏其中的思想、手法和艺术。同时,教师可以拓展作者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到作者为什么会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感知作者对美的感受,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没有停止过。欣赏名家名作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感受美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加。
  美术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平凡普通生活中的美,大自然的美,身边的美,激发他们发现美的能力和创作美的动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他们才会对美有所追求,才能欣赏别人眼中的美,才能有一颗包容宽广的心。
  四、结束语
  艺术和审美是相通的,不仅是小学美术中有对审美的要求,欣赏感受美丽也需要门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走进大自然去观察美,表达美。写生观察,表达都是重要的内容,绘画的同时也要一定的技巧,美术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明霞.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0(31):147.
  [2]梁晓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2(33):263.
  [3]慧莹.论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8,6(15):113.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里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属于他们的文化传承。几千年来经过时间岁月淘汰,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留下了一笔笔丰厚的文明财富。但是随着科技发展,人们也逐渐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掩埋了起来。为了将其搬到人们的视线当中,教育局下达在日常授课中加入其学习的指令。汉语是中国特有的语言,相对于其他科目,语文比较能够直观地表达,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但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得到关注度越来越高,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艺术学科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且合作学习法也受到了重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本文基于合作学习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为研究课题,从合理组建小组,实现学生优势互补、明确个人分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丰富评价形式,提高学生美术学习信心等三方面进行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也越来愈重视,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教育大国,人们接受了高等教育,随之带来的是一批高素质人才。而数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它在课程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更是在九年级尤为突出,它决定着你将进入到高等学校的等级。不过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国家教育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让国家的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调整,才能把教育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期刊
摘要:新课改实行以后,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求,教师也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除了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就目前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审题,这样能够保障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文章首先介绍了小学生在小学数学阅读审题中的问题,随后从三个方面介绍
期刊
摘要:音乐是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小学的重要科目,同时也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基础科目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互相信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情感表达能力。目前,合唱教学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必修的科目之一,因此,文章对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进行探析,寻找提升合唱教学成效的有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阶段,对未来的学习生涯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今,人们对小学的要求与以往不同,并且要求小学生得到全面综合发展。英语是小学必修课,且英语最重要的是阅读,而思维导图是学生提高阅读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159  引言  思维导图是具有逻辑和可见功能的简单有效的思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160  一、课堂英语化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歷史发展的长河中衍生了很多优秀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些优秀的历史文物已经成为我国文明发展非常重要媒介,文化旅游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在发展文化旅游景区的同时,对于文物保护工作和文化景区建设需要保持同步,协调发展。本文以景区文物保护工作与旅游景区建设融合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讨论。  关键字:文物保护;景区建设;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A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要求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美术作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素养能力的艺术类学科,一直以来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又由于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并不重视美术课堂的教学工作,进而导致学生美术学习效率的下降,阻碍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为此,为了能够更好地的响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其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教学观念,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计算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物理照亮了整个生活,生活又包含了整个物理。而物理在初中课程中更是一门让高中生“头疼”的课程,随着教育的改革,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教师的纯知识讲课只会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同时由于初中生心理的逆反,导致了许多初中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那么如何将新型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到初中物理课堂中去呢?我认为可以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相信这对提高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