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地理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启迪·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地理高效教学策略,从巧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多区域对比教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高效教学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由知识的教学转变为学科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即学生在现代社会中需要掌握的必要能力,对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活动指导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地理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了每位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即需要采用各种方法全方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有效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一、巧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当然,其也是现代构建人地关系的原则。而作为一门以地球表面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任何理念和素养的培养都不应该脱离现实生活。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具体情境的教学方法,其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具体的实践联系起来。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以有效地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更好地认识人地关系,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例如在“资源及生态保护”这一知识点中,教师就可以以青海湖湟鱼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为具体情境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探究。上世纪中后期,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过度开发,青海湖湟鱼资源大幅度减少,使候鸟出现食物短缺,这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收集青海省针对青海湖的具体措施,讲述如此做的理由。这样,通过具体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让学生将人地协调观与现实情境联系了起来,更好地培养了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
  二、多区域对比教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多为分开教学,很多时候学生难以感受到各个区域之间的区别。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进行多区域的对比教学,以有效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例如“中国自然区划”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就各种自然要素对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个区域进行对比,并构建表格。如就气候来说,四者分别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与高寒气候,就水资源来说,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相对水资源较为稀缺。而通过这一表格的构建,教师让学生就自然地理的各个方面对四个区域进行了对比,这对于学生充分掌握每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高中地理多以模块为单位进行教学,这也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割裂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具现化的工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各种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故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方式,有效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
  例如在每一模块教学的开始,教师都可以利用电子思维导图为学生搭建严整的知识结构。如在必修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本模块讲解的知识开始构建树状思维导图。其中,思维导图的中心为“人文地理学”,其后又延伸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多个要素。当然,在之后每个地理要素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都可以再往下延伸,将具体的知识融入进去。而就大模块间的关系,教师也同样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这样,利用思维导图,教师为学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地理综合思维。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而且地理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地理学进行的研究几乎都与室外的实践息息相关。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中,受“成绩决定论”影响,课堂教学过度重视理论教学,这使得很多时候学生的实践能力未得到有效的锻炼。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学科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而这也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有效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例如在“环境污染”这一节,在基本知识讲解完毕后,教师就可以以“寻找身边的污染”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人数合理的小组,分别负责学校附近的不同区域并规划合适的路线。而在考查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将自己寻找到的污染现象拍摄下来,并将污染的类型和具体的描述标注在精准定位的奥维互动地图上。而这样,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环境污染”这一知识的认识,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地理实践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当今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则需要以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以区域对比方法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以思维导圖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并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这样,教师才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在新的教学形势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严凯.建构个性化课堂,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12):6-7.
  [2]侯建成,侯春阳,王云.新高考视域中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举隅——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J].地理教育,2018(12):39-42.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对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现阶段教学中,很对学校都忽视了音乐教学,教师也多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问题层出不穷,进而导致教学成果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针对此,下文详细分析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在初中阶段课程教学中,其中一门基础课程就是音乐,其对学生音乐美感的培养有极大作用,并且还可以进一
期刊
摘要  文章结合高等教育法规,具体阐述了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法规的必要性以及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必备条件: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具备高尚的人格;真切关爱,理解尊重学生;突破传统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强化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认真学习以及遵守法规,高校教师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做好职业教育工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 教师资格制度体系  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法制的不断建设和
期刊
新课程理念倡导高中物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动力。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输,忽视学生情感领域发展的情况。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更加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物理思维、激发兴趣起到关键作用。问题情境创设是指教师通过分析具
期刊
【摘要】随着科教兴国的提倡,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小学生从最简单的生字认起,教师要做好领头羊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培养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教育界对此尤为重要。小学科学课的加入能够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城市。通过对科学的学习,认识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重要性,合理的运用科学,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引言:中国人口颇多,高学历的人口数量也渐渐增长。但是,我国有关科学的
期刊
【摘要】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倡导的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今后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谈一谈如何尝试运用峰值体验理论指导阅读教学,运用峰值体验的方式打动学生,使教育真正走在愉悦持久的道路上,进而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质量,以期达到让学生从小会阅读、爱阅读,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领域同样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美好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把科技创新放到重要位置,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并对青年寄予
期刊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幼儿园时期孩子们心中尚未成熟,需要从小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今后学习、为未来更好的走入社会奠定基础。今年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疫情打乱了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家庭教育成为成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家长朋友们可千万不能让幼儿在家白白度过几个月的时间,这恰恰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最好时机,也是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  关键词:幼儿园;良好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各个公司在进行新员工的录用时往往要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行一定的考核和评价,而技能认定考核的成绩也成为了个人专业素养的直观表现,参与职业技能认定考核的人数也逐渐增加,这为职业技能认定工作开展的时效性和信息管理的准确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量的数据与现阶段所实行的管理系统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为了加强职业技能认定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全面覆盖认定工作的各个模块,本文对现阶
期刊
摘要:教学反思是数学教师了解教学情况、提升自身课堂驾驭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师要积极的提升对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并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进行有效反思的方法和策略,积极的改进自身在反思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有效的提升自身教学反思的质量和效能,从而不断的提升教学的效能和质量,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反思;小學;数学  教学反思是数学教师自觉、有意识地对教学的过程、教法的运用
期刊
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促使幼儿自觉形成环保意识,学会垃圾分类。从而牵动家长、推动整个社区逐渐实现“垃圾分类”全员化、社会化,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实施;有效探索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通过垃圾分类来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这将会对我国的环保事业有着深远的意义。那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呢?  一、日常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