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硬笔书法特色教育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京杭大运河上的澜溪塘畔,有一所致力于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学校——桐乡市乌镇民合小学。民小人秉承特色兴校教育理念,以“澜溪”之名优雅地陶冶于硬笔书法教育中。本文试图从学校为什么开展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硬笔书法特色教育对于该校的现实意义和开展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实施路径等方面加于阐述。
  一、开展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缘由
  (一)基于课程文化的“艺术传承”
  教育部曾发文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源自对传统艺术的青睐,以校长为领头羊对写字教学的情有独钟,我们选择了硬笔书法作为特色教育的突破口。这正好契合了今天在课程文化引领下,将中国传统书法纳入学校课程开发这一大好时机,为我校实施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提供了动力,可谓顺应“天时”。
  (二)基于学校文化的“立字立人”
  学校把“立人”作为校训,“立字”是“立人”的基础,所谓字如其人,就是让学生从小规规矩矩写字,达到立方正之字、立工整之字、立规范之字、立端雅之字、立艺术之字。今天在民小端端正正写字,明天踏上社会让他们堂堂正正做人。学校以“立字”为载体,“立人”为根本,通过“立字”而立德高之人,立智明之人,立美鉴之人,立体健之人。所以,基于学校文化的“立字立人”创造了“地利”优势。
  (三)基于师生愿景的“练字练心”
  我们提倡练字养性,在把字写端正的前提下让心安静下来,做到平心静气、专心致志,养成认真严谨、细心坚韧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变得更细腻、更严谨、更执着、更勤奋!各学科教师都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练字练心”就成了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生把字写好了,受益的不仅仅是语文老师,各科老师都能从中获益。所以把硬笔书法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抓,大家都认同,做起事情来就容易。因此,基于师生愿景的“练字练心”有一种文化认同感,具备了“人和”这一特质。
  二、开展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是一剂规避学生“字如其人”不复还,学生写字如画符的良方
  从练字到立字,从练心到立人,期间的内在规律成为“字如其人”的有力佐证。然而目前“人”和“字”分道扬镳的现象屡见不鲜。玉树临风的小伙或者亭亭玉立的姑娘一动笔让人大跌眼镜的情形很常见。究其原因,归结于读小学时写字教育的缺失。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脑的当下,长大后练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连握笔的机会都在减少,从小打下基础把字练好是当务之急。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从褒奖的角度解读“字如其人”,否则只剩一种冷嘲热讽。可见把硬笔书法作为特色教育落到实处,还真是一剂实用且有效的良方。
  (二)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是一味慰藉教师“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心灵鸡汤
  在这个心浮气躁的社会背景下,考量教育效果往往会用“增量”一词,增量越大越有效。“时势造英雄”,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正好能满足老师“急功近利”的想法。大家摆开架势认真做,学生的字就像菜地里的萝卜越长越像样,周期短,见效快,老师的劳动价值很快得到回报,领导表扬,家长赞扬。正因为硬笔书法教育能够给教师带来看得见的效果,满足了大家的心理需求,迎合了当下教育界盛行的“短平快”,就像一道心灵鸡汤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才会在民合小学的土壤生根发芽,且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三)硬笔书法特色教育是一场基于学校现状与其“夹缝中求生存”,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地反击
  民小处在偏远农村,诸多的原因致使教师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严重失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相对滞后。眼看周边学校要质量有质量,要特色有特色,要文化有文化,忧患意识促使老师们居安思危,于是一场如何摆脱夹缝求生的大讨论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大家思来想去觉得写字教学最符合校情,硬笔书法相比于开发其他项目,投入小、实用性强、参与面广,学校也正好有擅长书法的教师。显然,硬笔书法作为民小的特色是在情非得已,背水一战的情形下开展起来的,这是一场基于学校现状的绝地反击。
  三、开展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实施策略
  学校立足校本,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方式强化写字教育的科研实践,培养了一支敬业、专业、爱业的书法特色教育队伍。
  首先,挖掘校内资源。充分发挥省级书法家会员“领头羊”的作用,为教师开展有序的特色校本培训,培养了广大教师对硬笔书法这门高雅艺术的兴趣爱好,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热衷于书法教学的骨干教师。
  其次,推进日常教研。学校成立了书法教学研究工作室和书法教研组,把书法教学研究纳入日常教学研讨中,形成了“先练后教,以学定教”的写字课教学模式,探索出了“尝试练写——展示评价——发现规律——练习提高——品评赏析”的教学流程。
  第三,增强特色理解。学校在广泛开展书法特色校本培训时,邀请当地有影响力的书法家来校授课,以“请进来”的方式聆听外界的声音,深化教师对书法教育的理解。为了加强校内外的交流,积极借鉴和吸收他校的成功经验,学校以“走出去”的方式,与同样有书法见长的学校结对开展活动,就特色兴校和内涵发展进行交流探讨,加深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理解。
  第四,落实练字制度。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以身作则,做到备课本、板书、批阅评语等书写端正,坚持每天用小黑板练一次粉笔字,每周练一张作业,每月创作一幅作品。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为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保证。
  第五,丰富活动文化。在抓好硬笔书法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以书法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活动,搭建师生施展特长的舞台。主要开展了五个“一”工程:每天一练——即中午快乐书写十五分;每周一写——即每周安排一节书法指导课和一节体艺2+1的书写练习课;每月一展——即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每月书法之星的书法作品展评;每期一评——即学校书法之星和星级考核评定;每年一节——即举办每年一次的硬笔书法文化节。
  学校在硬笔书法特色教育中,将德育、美育充分融合,全面贯彻“练字练心、立字立人”的理念,明确了培养有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教育目标。
  第一,立姿健体。首先是姿势纠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低头、歪头、驼背、笔执高、掌高腕朝外”等不良姿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其次是双姿评定。一是进行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的双姿评定,执笔主要从指法、指距、掌心、笔姿、手腕,写字主要指姿体、簿本、胸距、眼距;二是书写习惯的评定,主要指书写作业、学科作业的字迹等方面进行评定。通过指导纠正和达标考核,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书写双姿,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次,立规修德。学习书法可以磨练学生的静性、悟性、耐性,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及文化修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向全体师生明确提出了“端端正正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要求,通过规范书写引导人,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学校以“立字”为载体,“立人”为根本,通过“立字”而立德高之人,立智明之人,立美鉴之人,立体健之人。
  第三,立字审美。学校通过书法课堂教学和硬笔书法月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书写的姿势美,点画的质地美,线条的姿态美,字形的组合美,章法的布白美,神采的气韵美,节奏的律动美,形式的丰富美,风格的独特美。学校还开展书法教学沙龙、现场书写展示活动、民小书法之星评比、我与硬笔书法征文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书法的神韵与美妙,在星级评定中感受进步的快乐与自豪,提高审美的情趣和能力。
  此外,学校以教育科研作为抓手,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学校硬笔书法特色建设。经过几年实践,学校先后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特别是《“练字练心,立字立人”书法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把研究的触角深入到了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学校德育三大板块,进一步深化了“书法育人”的教育思想,使学校的特色教育向更具体更深远的方向发展,以此推动民合小学更好地走上内涵发展和特色兴校之路,打造属于民小的教育品牌。
  (桐乡市乌镇民合小学 浙江嘉兴)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美术作业以及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反映着他们的心理发育水平、性格爱好,情感、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师要用不同的衡量尺度去评价学生作业。鉴于此,我对美术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评价上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美术作业 评价  美术作业是美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它联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中介,也联系着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它是反映学生学习质量的客观标志。当前,在
期刊
摘 要:“隐”与“秀”最早出现在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的文章学巨著《文心雕龙》中。《文心雕龙》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关键词:隐秀 意象 视觉艺术  “隐”“秀”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在他的文章学巨著《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一组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与西方美术似乎沾
期刊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多年,对于有着几年教学经历的我来说新课改已不再那么陌生,但对于教学还是充满了疑问,有太多想说的话,刚好借着上了堂调研课,把我自己对自己的课以及对新课改的一些理解、想法和困惑跟大家分享。  一、注重实效,直接导入  在第一次磨课中我以对话形式导入,通过询问“上一节是什么课”、“下一节是什么课”,让学生回忆课程表的功能,从而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第二次上课时我采用先直接出示
期刊
钱永根 1981年出生,浙江绍兴人。2006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花鸟专业。供职于杭州画院,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期刊
摘?要:写字学习的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长期的不断积累内化的过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建立各种促进内化的机制,引导学生把写字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行为和意志,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驱动学习行为——形成学习意志”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巩固一个个具体技法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不断矫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从而有效地促进自主
期刊
摘?要:剪纸艺术现在越来越被各个学校所重视。儿童剪纸作品是出自学生的手,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在传统技巧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儿童个性的作品。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剪纸作品,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护他们学习民间传统艺术的热情,继承和发扬我国民间的这种文化遗产。  关键词:儿童剪纸?欣赏?个性  儿童剪纸与儿童画一样,是以作者的年龄段来命名的,必须有着儿童自身的特点,是剪纸艺术中一个独特的样式,同样
期刊
戴雨享 DAI YUXIANG  1965年生于江西景德镇市,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2002年应邀赴日本社会福祉慈永会陶艺研究所访问技术指导 2003年获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硕士学位 2004年应邀赴美国夏威夷大学作访问学者2008年应澳门文化基金会邀请赴澳门陶艺交流 2011年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参加《国际当代陶艺教育年会2011》 2012年赴美国西雅图参加《美国陶艺教育年会2012》现为
期刊
徐东树?福建安溪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艺术史论、书法创作的教学与研究。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2005年以来,在各级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了两项国家级和两项省级艺术学课题研究,个人成果获2011年福建省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参与编写全国通用教材《大学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
期刊
金良吉?1963年11月出生,浙江浦江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金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浦江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浦江书画院院长、浦江县文联主席。金华市第五、六届人大代表,浦江县政协第七届文史委副主任,书画摄影社副社长。作品入展全国第一届楹联展、全国第三届新人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展、西泠印社第四届篆刻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展、全国
期刊
章 明 男,1976年生于桐乡。少即喜涂鸦,孜孜以求。1994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美术系,1996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同年执教于桐乡二中。2005年肄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省青年刻字协会副主任,嘉兴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近年来,有多件作品参加省、市美术展览并获奖。  2006年 篆刻作品入选浙江省第二届篆刻大展;  2007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