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主任何以从“赤脚”走向“工匠”?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以来,农村儿童主任的设立成为中国政府在儿童保护领域的重大创新实践。在薪酬待遇较低和专业技能较弱的情况下,儿童主任为农村的儿童福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目前较少有研究对这一群体及其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相关主体的深度访谈发现:不同类型儿童主任对自身的身份和能力的认知有所不同;薪酬待遇和价值感对维持儿童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十分重要。研究认为,进一步发展儿童主任队伍,首先需要注重专业价值培养,提升专业工作能力;其次,需要明确儿童主任的制度身份,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最后,重视日常工作中对儿童主任的价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着高校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展大学生党员必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重点考察理想信念问题、入党动机问题、模范带头问题、集体主义精神等问题,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关键词】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  一、发展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  (一)对理想信念考察不够  一段时期,在发展大学生党员过程中,很少对发展对
期刊
清末至2010年百年间,中国社会发生诸多重要变革,民众家庭深受影响。通过对民国时期、1949年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至2010年三个时期中国家庭结构的主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努力将各个时期家庭结构的研究特征、方法和贡献加以呈现,同时指出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试图为当代学者进一步开展对清末以来家庭结构的研究提供借鉴。
刘半农是在“新文学”建立过程中带有“原点”性质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开创者,一生勤于著述,在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上都有所成就。通过对近九十年来刘氏著作的搜集编目、别集的编纂出版,以及遗稿的保存整理等方面的关键进展及得失作出梳理和评点,希望能起到版本目录指津的作用。此外,囿于学术分科和既有思路的限制,已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刘半农在“新文学”领域的劳绩,重复性较大。而要突破壁垒,循着刘氏本人的思路,将他在新、旧、民间文学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事业通贯以观,并对其内在逻辑作出解释,尚有待后来者的耕耘。其中,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知识界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重点展开了丰富的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三农”政策的延续和发展;是执政党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积极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败”问题,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是继脱贫攻坚之后统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大战略。这些认识具有启示意义,但如果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大历史视角来看,乡村振兴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显著特征,是区别于-切既有旧式现代性模式的新型现代化路径,其核心特征在于人民至上、城乡融合、绿色共
当代中国婚姻态势呈现出一幅“矛盾”的景象。通过综合运用时期、时点和队列指标对中国人口婚姻态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结婚仍是国人的普遍选择,且婚姻观念转变和两性关系演化彰显着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但男性婚姻挤压现象突出、女性婚育年龄不断推迟、离婚风险向全人口和全家庭生命周期蔓延、婚姻权利滥用和家庭责任懈怠倾向增强亦是不争的事实。总体来看,婚姻制度的稳定性与脆弱性、婚配关系的平等性与挤压性、婚恋决策的主体性与自我性、婚姻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消长相互裹挟,构成了当代中国婚姻图景的基本特征,提示二分属性。在中国婚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