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慢性胃炎,是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也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随着内窥镜设备与技术的不断进步,CG的诊断日趋完善。
  【关键词】慢性病;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84-01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确诊。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诊断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银染确诊为CG Hp阳性。
  1.2排除标准2周内有过抑酸、抗生素、铋剂治疗者;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3一般资料全部12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24~69岁,平均26.7岁;病程2.6~27年,平均6.1年;浅表性胃炎34例,萎缩性胃炎14例,糜烂性胃炎9例,胆汁反流性胃炎6例。对照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年龄25~70岁,平均25.5岁;病程2.5~26年,平均5.7年;浅表性胃炎32例,萎缩性胃炎15例,糜烂性胃炎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7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4辨证分型脾胃虚寒:上腹冷痛,腹胀,乏力,喜热畏寒,多便溏,食欲减少,舌质淡,脉沉细。肝胃不和: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反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脾虚气滞:胃脘胀满或胀痛,胃有沉着感,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嗳气频发,大便时溏时结,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体胖,质淡黄,苔薄白,脉沉缓或沉细。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果胶铋(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60112)200 mg,日3次口服;阿莫仙(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60817)500 mg,日2次口服;甲硝唑(天津力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60504) 400 mg,日2次口服。伴反酸者加用雷尼替丁(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61102)150 mg,日2次口服。
  1.5.2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温胃舒(合肥神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60820)3粒,日3次口服。伴肝胃不和,加用舒肝片(成都菊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61014)4片,日2次口服;伴脾虚气滞,加用胃复春(杭州胡庆余堂药业公司生产,批号:961007)4片,日3次口服。2组抗生素只服用2周,其余药物服用6周。
  1.6观察指标疗程结束后2周复查胃镜,做黏膜活检及Hp检测,观察症状改善情况、黏膜组织变化、Hp的根除效果。
  1.7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炎症明显减轻,Hp阴转;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明显减轻,胃镜检查炎症表现有所减轻,Hp阴性由强→弱或阴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胃镜检查炎症无变化或加重,Hp仍阳性。
  1.8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2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2组Hp根除情况比较见表2。
  


  2.3不良反应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CG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吐酸等范畴。以胃脘胀满疼痛、纳差、神疲、乏力为主症,其发病多由外邪犯胃、饮食失调或情志内伤所致。针对部分病例,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予以辨证施治。证属脾胃虚寒者,给予温胃舒以温胃止痛、助阳暖中;肝胃不和,给予舒肝片以疏肝理气、化积止痛;脾虚气滞,给予胃复春以健脾益气、活血解毒。联合西药抑酸、快速灭菌、黏膜保护药物,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p是CG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5],因此清除Hp成为治疗CG的一个重要措施之一。另有学者发现CG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存在胃的微循环障碍或有微血栓形成,所以改善胃黏膜的微循环状态来促进病变的修复也是治疗CG的一个关键点。选用的中成药正好具备了以上的功效,如Hp的抑菌作用(实验室抑菌试验),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扩张,使血流加速,减轻及消除胃黏膜周围组织水肿和炎症,提高了肠化生消失率及萎缩腺体逆转率。动物实验也显示出可使胃表面黏膜修复,明显改变胃黏膜萎缩病变。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62
  (收稿日期:2009.02.10)
其他文献
记述了中国蚜科Aphididae 1新纪录属1新纪录种,即锐管蚜属Acutosiphon Basu,Ghosh and Raychaudhuri.1970,斜锐管蚜Acutosiphon obliquoris Basu,Ghosh and Raychaudhuri,1970。提
记述了中国斑腿蝗科卵翅蝗属1新种:四齿卵翅蝗C.quadridenta sP.nov..正模♂,副模9♂♂,10♀♀,中国重庆市四面山,海拔900m,2003-08-06,黄建华采.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湖南师
目的:探讨止嗽散加减配合寒咳宁膏穴位贴药治疗风寒风寒久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内服程氏止嗽散配合自制“寒咳宁膏”穴位贴药的方法,治疗风寒久咳(咳嗽2周以上)患者52例。结果:
记述厉螨科Lealapidae Berlese,1892广厉螨属Cosmolaelaps Berlese,1892 1新种,即网纹广厉螨Cosmolaelaps retirugi sp.nov.。标本采自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总寨地区褐家鼠Rattus mo
记述了中国真扇毛螨属6个种,其中包括1新种缺毛真扇毛螨Eucheyletia omissa sp.nov.和中国1新纪录种比氏真扇毛螨Eucheyletia bishoppi Baker,1949;并列出了中国真扇毛螨属种检索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前,均已完成系统的理论教学课程,但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一直就是薄弱环节。我院作为北华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每年都接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任务。以往我院都是将学生分组后,直接送往各临床科室进行轮转实习,结果发现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不系统、不规范。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骨科护士换药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常见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生物性和社会心理因素,常常发生在护理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发生骨科护士换药职业暴露原因与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时不规范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有关。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护士消毒隔离观念,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医院、科室应加强发生骨科护士换药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系统,从而把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