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驱动下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将引领未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和乡村的发展,同时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需求,是时代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开始探索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模式和路径,如提出通过资本下乡解决乡村经济、就业等一系列难题,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本文以三明郊区乡村为例,在简要的对乡村振兴的内涵进行介绍后,通过阐述现阶段三明郊区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进而探讨制约三明郊区乡村振兴的因素,最后探索资本驱动下的乡村振兴路径。
  关键词:资本驱动;乡村振兴;三明郊区乡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2-0485-02
  引言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开放,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长期的激进现代化,以乡村的衰落为代价。越来越多的乡村正面临一系列的发展困难,如农民收入低、经济外流和土地废弃、乡村治理结构的瓦解等。长期以来,乡村小农经营模式导致资金资本严重匮乏,使得乡村无法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无法保障农民的就业,同时也无法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因此,社会各界希望能扭转乡村长期“弱势”的地位,通过资本驱动的乡村振兴和乡村空间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选取三明郊区乡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其振兴的因素,从而结合资本驱动的相关理论知识试图寻求资本与乡村合作带来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乡村振兴的内涵
  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解释如下:首先它表示的是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和乡村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作为城市原材料的来源,城市是技术的供应商,资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发展中的吸收人。乡村复兴是城市农村发展和城乡和谐的新环境,对城市的村庄进行重修,将农村发展视为第一步。第二,农村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关系。国家的现代化不能与农村的现代化分离,这是因为乡村是作为国家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食物主要供应者,同时也是乡村人民生活支撐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可以理解为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不仅仅关系着乡村的振兴,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乡村振兴还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乡村。
  二、三明郊区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
  (一)三明郊区乡村概况
  三明属福建省,位于福建中部,连接西北角。三明拥有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是全国林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地区,在福建享有“绿色宝库”的美誉,是全国四大城市之一。近年来,县、市加强了环境改造,发展了特色产业,发掘了文化内涵,创新管理机制,并持续推动了美丽的乡村建设,许多示范典型开始涌现。
  (二)三明郊区乡村振兴的现状
  三明市政府一直很重视在三明市郊区的乡村地区的精准扶贫和振兴。近些年来随着市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不论是农民的收入,还是工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贫困地区的精确扶贫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三明市政府从2014年开始,为了要从根本上改变10万贫困人口的落后局面,与各省的干部相关援助相结合,将42个贫困的村庄列为城市的试验村,实施了名为“348”的精确扶贫机制以解决贫困落后的问题。这一项目的实施和开展不仅有着独特的地域色彩,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在三明市郊区的农村地区基本上实现了村庄和村庄之间的交流。像网络、医学教育和交通设施这样的基础设施每天都在不断的改善。农村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与此同时,专注于乡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发展特色旅游已成为三明乡村振兴的主要出发点。在增加当地村民收入的同时,有效地改善了村庄的面貌和风貌。2017年,三明市188个村入选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区”美丽乡村名录。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三明郊区乡村在振兴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乡村振兴已成为促进三明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三明郊区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人力资本不足
  三明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主要受三明以外人口流动不平衡的影响。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引发的劳动力的矛盾不仅直接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日益增长,同时也促使了日益老龄化的农村家庭的经营模式的转变,由于供应不足而出现了多种经营模式转变为较为单一的经营方式。此外,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也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这对农业技能培训产生了负面影响。虽然移徙工人返回城乡的对流机制开始形成,但三明郊区的农村仍然面临着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
  (二)多方主体投资能力弱化
  虽然近年来由于持续推广城乡统筹战略,长期严重的城市和乡村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已经显著提高,但是大规模的城乡流动的趋势基本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尚未逆转。一是财政投入增长乏力,地方政府大幅增加农业投资的空间十分有限。其次,乡村金融约束问题依然严重。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得不到贷款,金融机构的贷款又“出不去”。三是社会资本在农业和乡村发展中的作用还不充分。第四,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经济实力极其有限,缺乏参与乡村振兴的基本能力。
  (三)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
  在促进中国农业的改造和升级过程中,如何通过合作和集体行动,将小农农民与现代农业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实事实表明,除了加快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其他新商业实体的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在资源分配和促进小农户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因为三明郊区的乡村的集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虽然集体产权和职能改革为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总体进展有限,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不开发”的瓶颈制约尚未突破。四、基于资本驱动的乡村振兴路径探讨
  (一)着力提升乡村振兴的内驱力
  乡村的振兴是一种从外部到内部进行的过程,一方面,在农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合作,为农村振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环境。另一方面,这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农村复兴和发展的内在动机。所谓的内在驱动力实际上是在调动农村复兴的参与者的主观主动性。只有在思想水平上,充分认识乡振兴的价值和意义,不断努力克服乡镇振兴过程中的许多挑战,实现思想突破和创新发展。只有积极地解决农村建设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改变农村振兴的传统观念,从而实现农村振兴的创新发展。
  (二)严格监督资本投入
  资本流向乡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资金没有得到监督、引导和保护农民的权益。特别是面对土地经营非农业、土地破坏、农民权益受损等现象,必须加强法律和政策的监督,遏制资本的“越位”行为。在我国资本下乡正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建立规范的资本投资者和经营监督机制,建立基层监督平台,确保乡村和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借助资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需要以现代生产方式振兴乡村产业。农村农业生产是农村的主要工业。因此,为了振兴农村,最重要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然而,由于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已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要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充分利用“资本”的力量。现代化与资本生产密不可分。农业现代化需要资金来增加产量。因此,农村地区应注重提高资金吸收农业产业的能力,在资本的帮助下,使农业产业能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促进乡村市场的繁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资本驱动的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双向流动模式,即城市和农村的相互融合。为了振兴乡村,我们需要激励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需要从农村外部吸引更多的资本,从而实现乡村农业发展的现代化。
其他文献
摘要:地面清洁者是一种适用街道、广场、工厂车间、学校操场等公共区域的清洁装置。该装置采用双旋向旋风滚刷、双旋向旋风侧刷、側边导向轮设计,可以清扫石子、树叶、空塑料瓶、果皮等垃圾,同时后置吸尘装置,可以吸附地面上细小的颗粒,通过多次齿轮传动,实现不插电完全手推驱动。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节能环保。  关键词:地面清洁;齿轮传动;吸尘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
摘要:近年来高校教育在不断进行改革,和传统高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的学徒制教育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学徒制;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2-0449-01  引言  目前的高校教育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学徒制教学通过
摘要:在企业经济建设中,企业治理是影响企业行为制度的重要因素。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企业融资方式的体现是激发经济动能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主要问题的解决不单单是企业内部的问题,还是社会环境问题。因此,本文围绕优化企业治理结构的价值意义进行阐述,通过探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激发内生动力,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内生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识别码:A
摘要:自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同步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倡议。而西安作为一座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进而为西安会展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案。为此本文作哲结合当前国家“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倡议深入探索,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会展产业  中图分类号:F721;D820 文献识别
摘要:城市地铁己成为大城市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地铁建设成为中国大城市拉动经济的重要方式。国内虽然己有关于地铁经济的研究,却少有关于二三线城市地铁建设详细分析与理论说明。节能、环保、高效的地铁是发展城市经济的关键,所以,产生了地铁经济。可以看出,地铁经济具有的优势和特点促进了现代都市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关键词:地铁经济;协同发展;太原  中图分类号:U214 文献识别码:A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为目标,承担着未来会计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培养优秀初级会计师是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以哈尔滨石油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初级会计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授课中做出的改变,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对策,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考取初级会计师证书,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初级会计师;财务会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
摘要:文章分析现行数学建模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学建模课程内容改革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参考借鉴不同教材教编写一本适用本校的校本教材或教学资料,给出数学建模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建kS;课程内容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2-0457-01  一、现行数学建模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数学建模课程作为数学教育专业
摘要:本文以沈阳市特色乡镇产业发展模式作为研究对象,按产业发展阶段将特色产业区分为传统特色产业、幼稚特色产业和成熟特色产业,在总结我国成功的特色乡镇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沈阳市特色乡镇的产业发展寻找可借鉴的发展路径和策略,并且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特色乡镇;产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2-0487-
摘要:为了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的必经之路。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就对该理念进行了实施,学校和企业双方通力合作,深入开展产教实践平台,将职业教育和产业相融合,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的新道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会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2-0458
摘要:在建立“亲”“清”政商关系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与商会、企业沟通效率较低。要解决这一困境,工商联必须联合组织部门与监察部门,共同建立专项行动组,制定出包括顶层设计、运行机制与监督机制的沟通协商制度,以长效机制保障地方政府与商会、企业的沟通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良性沟通协商制度逐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工商联组织需强化沟通协调能力,熨平碎片化的治理格局;商会需充分利用沟通协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