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类型及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至今已经有10年时间了,农民的土地纠纷案件解决的方法也由政府解决为主逐步转向由法制解决。2010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实施,更加规范了土地纠纷处理的程序。多年来经过全体经管干部的共同努力,广泛宣传土地承包的政策法规,规范村集体资源发包的程序,县乡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配齐土地流转资信审查员和合同签定鉴证员,土地流转都已经依法有序开展,近几年来因土地纠纷上访人数逐年减少,但解决起来难度都很大。上半年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全县进行了专题调研。2010年末全县仲裁部门和乡镇调解员受理土地承包纠纷89起,其中仲裁解决34起,调解解决的55起。2011年受理61起,其中仲裁解决13起,调解解决48起,2012年上半年受理26起,其中仲裁5起,调解解决21起。近3年有8起土地纠纷案子都是通过信访联系会,农业县长带队组成工作组与法院沟通研究后通过裁决解决的。虽然纠纷不多但解决都花费了县乡村干部的大量物力和精力,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一、农村土地纠纷新特点:
  由于信访部门上级涉土案件不复议、法院不受理,土地纠纷案件都集中到仲裁部门来解决,由此土地纠纷出现新特点:一是侵权纠纷增加,争要二轮土地承包权的减少;二是流转给亲戚朋友的增加,村里二轮承包前流转出去的减少;三是流转合同写的条款多详细的增加,不写附加条件的减少;四集体访的增加,个访的减少;,五是提出仲裁调解的多,政策咨询的少;缠访的丁子户,赖子户多,解决起来非常棘手。
  二、土地纠纷的类型
  (一)2010年农村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换发土地使用证确权时由于地界不清产生的侵权纠纷:
  (1)村与村地界不清,通过确权发现外村农户种着本村地而且没与任何村签定二轮土地承包合同,村里要求收回外村农户占地,而现种地户即不交费也不退地产生纠纷;典型的是长安村39户种文化村460亩耕地,文化村与長安村农户要地引起群访进省两次,解决了2年才要回争议地。(2)五慌资源发包时地界与国有林场不清,林场重复发包产生纠纷。(3)一轮土地发包时,有的土地没有登记,有的登记与耕地数量不一,未经登记的荒地或拾边地,逐渐被便利的农户开发种植,产生收益后发生纠纷。
  (二)流转违约产生纠纷:
  (1)连房带地一起卖的,由于当时地不值钱没明确地流转费用和年限,现种地效益好想违约;(2)流转给地邻或亲戚朋友只是口头答应先种着,没写书面合同,现在反悔强种地,(3)合同上有违约条款;如果要地返还承包2倍或几倍赔偿,流转方按现在地价给付赔偿,要回地自己经营或再重新转包仍然挣钱,按违约责任提出违约。总之种种违约都是流转方被现有利益驱动的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权属不明确产生的纠纷:
  因历史原因,30年正本合同与土地使用证上的面积不相符。比如延河镇的福山村在二轮土地展包时是顺延发包的,按一轮土地承包时的户签定的二轮合同,当时户在人不在的地都给签上,但是当时谁种该地谁又领到了土地使用证,造成同一块地一个人拿着正本合同,一个人有土地使用证,因所有权与使用权不一产生纠纷。
  (四)基层组织管理混乱引起的纠纷:
  村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不经过民主议定而私自发包给家里亲属或有其他关系的农户,有的发包价格明显偏低,这样当土地收益提高本有情绪的农民很容易引发纠纷。比如延寿镇长发村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大部分没签,村、屯干部种地多的有100亩以上,在他们不当村干部之前又都将自己地签入合同内,现在都已取得土地使用权,另一种情况是村集体不经农户同意,将村里的五荒长期低价发包,土地发包初期没有提出异议或进行荒地开发时没有异议,后来经开发土地状况变化或种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承包者获得了较大利益,土地所有的村集体组织成员,因利益驱动心里不平衡产生纠纷。群访案件都是这么形成的。
  三、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对策及建议
  为了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依据中央、省市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调解仲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的原则,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总结出处理农村土地纠纷的对策方法,仅供参考。
  (一)由于产权制度改革确权带来的纠纷,尽量用协商的办法解决。由县乡政府牵头司法仲裁部门配合对双方进行调解,把权属明确后,让现在种地农户向明确所有权的集体少交点承包费,待二轮承包期满再收回土地。
  (二)对于农民已签订了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因流转而引发的纠纷,可由村级组织、乡镇人民政府调解处理。如调解不成的,可申请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但裁决前仲裁员也应做大量细致工作尽量调解,本着以调解为主,裁决为辅的原则,以免裁后法院不受理给上访人带来无路可走,或出现强种地现象。
  (三)农民开垦的小开荒地因流转或侵权引起的纠纷,原则上由纠纷双方自行解决。如自行协商解决不了的,与村签订承包合同的,应由仲裁机构解决;没签订承包合同的,由乡、村调解解决。如调解不成的,村集体可收回该开荒地做为机动地管理。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对于无机动地或虽有机动地,但不宜调整的,应妥善解决无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
其他文献
提起“垂帘听政”,人们马上就会想起清朝的慈禧太后:在皇帝座位后面垂下一张帘子,慈禧太后坐在帘子后面,朝见百官,决定国家大事,皇帝实际上成了傀儡,而就是在这张帘子后面,慈禧太后主宰着中国的命运。  “垂帘听政”其实并非是慈禧太后首创,在慈禧太后以前,早就存在“垂帘听政”的旧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首推唐朝高宗皇后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14岁时,就被唐太宗
一、奥运档案工作的基本特点1、广泛性。奥运档案涉及范围极其广泛,全区绝大部分单位都有奥运档案产生。根据档案的形成特点和规律,在保证档案完整和有机联系的基础上,区档案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行了多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随着国务院第六次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各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将陆续启动。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每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会撤销或合并一些单位。这些“撤”、“并”单位的档案既是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国家行政管理史的第一手资料。合理确定“撤”、“并”单位档案的归属和流向,使其得到妥善处置,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档案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和
夏季气温高,雨量多,天气变化快。夏季也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鱼类病原体也会大量繁殖。由于现在大多实行高密度鱼塘混养方式,池水体负载量增大,水质比较肥,如果遇闷热天、雷雨天。特别是晴天转下雨或下雨转晴天时,鱼类通常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浮头,严重时就可以出现泛池,造成大批养殖鱼类死亡。泛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突变,气压降低,水中溶氧量减少。鱼体也会因此而抗病能力削弱,鱼病也随之大量发生。因此,夏季必须做好日
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最低气温达到-30℃以上,封冰期长,可达150~180天,冰的厚度最大可达80~100cm,在这种环境下,如何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既是对鱼类生存的考验,更是对养殖户最大的考验。  一、鱼类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  1、越冬鱼塘严重缺氧,造成鱼类死亡  一是池塘严重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过厚,再加上饲料投喂多,排泄物多,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增大;二是鱼塘土壤保水性差,渗漏大,缺少新鲜水源补
本文在对国内电子文件研究方法进行批评分析的基础上,以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承担的AC+erm国际前沿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对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出了其项目研究的经
水准测量是建立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并且是高程测量中相对精确的方法,也比较常用。测量是一项对精密性、准确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对仪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几个人的相互配合方可完成,相对而言容易出现隐蔽想的错误,如果对错误发现的晚会对工程起到很大的影响。
[摘 要] 阐述了目前我地区棚室蔬菜病虫害发生现状和演替趋势,分析了由于蔬菜生产集约化程度、肥水条件、生产地域、气候等的变化以及蔬菜产品及种苗流通、病虫控制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滞后,导致蔬菜病虫害持续发展等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 温棚蔬菜 病虫害 发生演替 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