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基础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英语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师的现状出发,对师范高校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英语教师作出几点思考。
一、小学英语教师的现状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英语专业方面的知识没有人是系统了解的,35%的教师是基本了解,65%的教师是很少了解,48%的教师对相关的教育理论也了解甚微。在语言基本技能中,除语法修辞基本达标外,其它均有不合格的教师,在英美文化背景这一项中还有25%的教师是处于差的水平。55%的教师还是大部分用汉语,从上课讲练的比例来看也只有45%的老师做到了讲练适中,还有16%的教师大部分时间自己讲。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有68%的教师每期教的英语歌还不到5首,在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上来看,很注意的只占10%,有时注意的68%,不注意的占到了19%。教学手段上,68%的教师上课使用录音机,58%的教师经常使用直观教具,55%老师常组织游戏,52%的老师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 32%的老师经常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只有16%的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用简笔画。在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上77%的已基本形成,61%的教师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写教案、上课、等有一点困难,87%的教师能意识到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19%的老师会经常进行课后反思,也只有19%的教师会比较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在教学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方面,45%的教师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42%的教师认为教学方法陈旧,10%的教师认为基本功差。58%的教师认为很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专业素质中又有81%的老师认为急需提高教学素质, 45%的老师认为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能满足需求,55%的认为缺乏足够的英语教师。
二、针对现状,为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作了几点思考
(一)树立师范生的正确思想意识
许多英语师范生并不都具有明确的从师任教的理想和信念,因此职业意识模糊,作为以后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英语教师,不仅要要掌握英语学科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能技巧。,长期以来高师院校的学生普遍有轻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的倾向大多数师范生是考前“恶补”以图过关了事。在英语教学法、微格教学等实践性课程教学中表现出不积极主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和“互动”,根本原因是他们专业信念淡泊,缺乏深刻而稳定的教师专业思想。有的认为,只要英语知识学好了,就可以胜任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了。然而,新课程改革从教育教学理念到角色转变再到教学实践能力等对教师都有全新的、很高的要求。不经过专门的、专业的训练,师范生日后走向教学岗位很难扮演好自己的多种角色。
(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现行的课程设置中主要还是以英语专业课为主,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课程所占课时比较少,且缺乏针对性,内容空洞。其次,文化教育和实践教育设置严重失调,在教育过程中重点还是放在文化教育上,而对教育实习和实践不够重视,缺乏专门的从师技能训练课。因此要增设师范教育类课程,师范教育知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教师技能,使学生具备为今后从事教师职业和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科学素养、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适当增加课时,多开设培养教师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课程,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材教法知识,初步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理论积累和理论思考。在课程中我们还可增设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教学测试及评价、教学案例分析与外语教学研究、基础英语教学动态研究、外语教师技巧等理论的课程。教学法教师首先需要学习外语教学的新理论、新观点,了解外语教学研究的前沿动态,然后根据课程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精选一些外语教育教学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逐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另外, 现代教育技术也与英语师范专业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英语教学领域, 既丰富了语言教学手段, 使英语教学走向自主、协作和互动的立体化教学时代, 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三)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主要是实践型教学能力,作为师范类院校的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从事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开展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素质的综合发展。其次强化校内实践教学,通过与与外籍教师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语音习惯。也可从高年级挑选部分语音语调纯正的学生经过培训作为“小先生”辅导低年级师范生的英语语音。强化中英文书写,对师范生进行中英文板书和简笔画训练,做到人人过关。试讲试教,并由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且工作要落到实处,试讲试教成绩采用教案、课件、微格教学以及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导师评价相结合加权平均构成。每学年安排一周的时间集中见习,同时要求师范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分散见习。重视教育实习,在教育实习中,实习指导老师应帮助师范生运用所学的教学法知识指导教学实践。 师范生应充分体验教学的每一环节,通过实习发现问题,与指导教师探讨并共同寻找解决途径,实习期间,学院党、政领导、教务、辅导员定期到学校检查,确保教育实习的质量。
(四)加强对师范生的从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师范生素养
新课程改革后,基础教育对高师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师院校要加强对师范生的从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师范生素养。教师职业的特点是技能性的,而教学技能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技能训练的实践,能够巩固和深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日臻完善。在技能训练中要抓好教材的建设,所用教材要实用性强,能服务于以后的课堂教学。其次,可考虑将口才与演讲艺术、硬笔书法、电化教育、班集体管理与建设、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等课程列为师范生的必修课,将这些技能训练课编入教学大纲,同时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全体师生面前有一次实践讲课的机会,然后师生共同评课,这样既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又能发现自己的短处,师生群策群力,找出不足之处的原因和提高的对策。具体从业技能训练包括演讲训练、写作训练和书法训练等。教学管理者应积极组织师范生参加教师技能竞赛,包括讲课、板书、简笔画、教学挂图、课件制作、英文歌曲、英文书法、教案设计等。
面对新世纪对教师这一行业不断提出的挑战,作为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范院校也需要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改进并完善培养方式和手段,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明礼.从教师专业意识管见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2.代礼胜.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促进英语师范生专业化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7)
一、小学英语教师的现状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英语专业方面的知识没有人是系统了解的,35%的教师是基本了解,65%的教师是很少了解,48%的教师对相关的教育理论也了解甚微。在语言基本技能中,除语法修辞基本达标外,其它均有不合格的教师,在英美文化背景这一项中还有25%的教师是处于差的水平。55%的教师还是大部分用汉语,从上课讲练的比例来看也只有45%的老师做到了讲练适中,还有16%的教师大部分时间自己讲。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有68%的教师每期教的英语歌还不到5首,在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上来看,很注意的只占10%,有时注意的68%,不注意的占到了19%。教学手段上,68%的教师上课使用录音机,58%的教师经常使用直观教具,55%老师常组织游戏,52%的老师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 32%的老师经常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只有16%的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用简笔画。在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上77%的已基本形成,61%的教师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写教案、上课、等有一点困难,87%的教师能意识到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19%的老师会经常进行课后反思,也只有19%的教师会比较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在教学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方面,45%的教师认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42%的教师认为教学方法陈旧,10%的教师认为基本功差。58%的教师认为很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专业素质中又有81%的老师认为急需提高教学素质, 45%的老师认为学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能满足需求,55%的认为缺乏足够的英语教师。
二、针对现状,为更好的培养出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作了几点思考
(一)树立师范生的正确思想意识
许多英语师范生并不都具有明确的从师任教的理想和信念,因此职业意识模糊,作为以后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英语教师,不仅要要掌握英语学科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能技巧。,长期以来高师院校的学生普遍有轻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的倾向大多数师范生是考前“恶补”以图过关了事。在英语教学法、微格教学等实践性课程教学中表现出不积极主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和“互动”,根本原因是他们专业信念淡泊,缺乏深刻而稳定的教师专业思想。有的认为,只要英语知识学好了,就可以胜任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了。然而,新课程改革从教育教学理念到角色转变再到教学实践能力等对教师都有全新的、很高的要求。不经过专门的、专业的训练,师范生日后走向教学岗位很难扮演好自己的多种角色。
(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现行的课程设置中主要还是以英语专业课为主,而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课程所占课时比较少,且缺乏针对性,内容空洞。其次,文化教育和实践教育设置严重失调,在教育过程中重点还是放在文化教育上,而对教育实习和实践不够重视,缺乏专门的从师技能训练课。因此要增设师范教育类课程,师范教育知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教师技能,使学生具备为今后从事教师职业和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科学素养、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适当增加课时,多开设培养教师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课程,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材教法知识,初步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理论积累和理论思考。在课程中我们还可增设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法、教学测试及评价、教学案例分析与外语教学研究、基础英语教学动态研究、外语教师技巧等理论的课程。教学法教师首先需要学习外语教学的新理论、新观点,了解外语教学研究的前沿动态,然后根据课程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精选一些外语教育教学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逐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另外, 现代教育技术也与英语师范专业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英语教学领域, 既丰富了语言教学手段, 使英语教学走向自主、协作和互动的立体化教学时代, 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三)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主要是实践型教学能力,作为师范类院校的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从事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开展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素质的综合发展。其次强化校内实践教学,通过与与外籍教师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语音习惯。也可从高年级挑选部分语音语调纯正的学生经过培训作为“小先生”辅导低年级师范生的英语语音。强化中英文书写,对师范生进行中英文板书和简笔画训练,做到人人过关。试讲试教,并由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且工作要落到实处,试讲试教成绩采用教案、课件、微格教学以及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导师评价相结合加权平均构成。每学年安排一周的时间集中见习,同时要求师范生利用寒、暑假进行分散见习。重视教育实习,在教育实习中,实习指导老师应帮助师范生运用所学的教学法知识指导教学实践。 师范生应充分体验教学的每一环节,通过实习发现问题,与指导教师探讨并共同寻找解决途径,实习期间,学院党、政领导、教务、辅导员定期到学校检查,确保教育实习的质量。
(四)加强对师范生的从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师范生素养
新课程改革后,基础教育对高师毕业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师院校要加强对师范生的从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师范生素养。教师职业的特点是技能性的,而教学技能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技能训练的实践,能够巩固和深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日臻完善。在技能训练中要抓好教材的建设,所用教材要实用性强,能服务于以后的课堂教学。其次,可考虑将口才与演讲艺术、硬笔书法、电化教育、班集体管理与建设、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等课程列为师范生的必修课,将这些技能训练课编入教学大纲,同时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全体师生面前有一次实践讲课的机会,然后师生共同评课,这样既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又能发现自己的短处,师生群策群力,找出不足之处的原因和提高的对策。具体从业技能训练包括演讲训练、写作训练和书法训练等。教学管理者应积极组织师范生参加教师技能竞赛,包括讲课、板书、简笔画、教学挂图、课件制作、英文歌曲、英文书法、教案设计等。
面对新世纪对教师这一行业不断提出的挑战,作为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范院校也需要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改进并完善培养方式和手段,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明礼.从教师专业意识管见高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2.代礼胜.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促进英语师范生专业化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