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R技术在山口水电站滑坡体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广西水利水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gou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口水电站近坝库区两处古滑坡体的监测采用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SAR),监测并分析了滑坡发生的时间及目前滑坡的状态,建立了基于InSAR技术的主动应急风险评价体系,并对加快构建山口水电站滑坡区域基于多种技术的主动应急灾害风险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实测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高架段运行噪声,分析了其噪声源强及水平传播特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轨道交通》(HJ 453—2018)中的预测模式对各受声点A声级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新建市域快线高架段噪声预测.
针对绿色环保的无磷缓蚀阻垢剂无法用常规总磷检测方法监测的问题,为了实现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有效无磷缓蚀阻垢剂含量的实时检测与控制,将无磷缓蚀阻垢剂PESA与荧光示踪剂CBS-X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制备荧光标记无磷缓蚀阻垢剂(PESA-X).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碳酸钙沉积法来研究PESA-X的性能,同时还建立以荧光强度为指标的动态阻垢模型.结果表明,PESA-X的荧光强度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线性相关,其线性拟合方程为Y=18.805 X-5.26,R2=0.9997.且PESA的阻垢性能基本没有受到荧光示踪剂CBS-X
介绍了工业高温烟气冷却目的和意义及常见的冷却降温方式,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中高温烟气冷却的典型案例,介绍了高温烟气冷却设计计算的应用.
利用CO2驱油不仅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延长油井生产寿命,还可以减少CO2的排放,保护大气环境,而CO2捕集技术是驱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现有的装置设计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结合工程经验,分别从装置的组成、预处理系统的设计要点、吸收解析系统中化学吸收剂的选择、引风机的设置、系统水平衡的保持措施、系统能量的回收利用措施、液化制冷系统中的工艺选择、配套制冷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