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15例体会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是导致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治疗方法尚有争议,研究显示,经骶尾部人路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有良好疗效[1].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自1997年起,采用该术式,治疗了15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3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25例结直肠腺瘤、50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AQP-1和AQP-3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AQP-1的阳性表达率为64%(32/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8%,19/50)和腺瘤组织(32%,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
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1-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于2010年7月首次尝试开展了2例单切口腹腔镜全结肠切除,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微小RNA-221(miR-221)和CDKN1C/P57表达情况,并探讨特异性miR-221抑制剂对癌细胞增殖、凋亡及CDKN1C/P57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4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以及4种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Lovo、SW-480、Caco2中miR-221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C
目的 探索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直肠癌微淋巴管密度(MLVD)和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2003年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中低位直肠癌标本40例,并取相应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组织中HIF-1α表达、D2-40表达(计算MLVD值)及CK20表达(判断淋巴结微转移情况).结果 40例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比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122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LS组)和74例开腹直肠癌根治术(OS组)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差异.结果 LS组和OS组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7%(7/122)和8.1%(6/74),男性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6.7%(8/48)和20.7%(6/29),男性术后射精功能障
目的 探讨CT骨盆径线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地对45例直肠癌病例进行术前盆腔CT增强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并测量8个骨盆径线参数:骨盆人口前后径、中骨盆前后径、骨盆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上下径、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问径、骶尾径、骶尾曲径.结果 代表骨盆宽度的骨盆入口前后径、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女性显著宽于男性(P<0.05);而代表骨盆深度的耻骨联合上下径、骶尾径、骶尾曲径男性均显著
气腹的安全建立和套管的安全置入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Hasson开放气腹建立法需要缝线固定套管,存在气体泄漏的风险[1].江苏省肿瘤医院自2007年7月开始,对10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采用Autosuture钝性尖端穿刺器(blunt tip trocar,BTT;美国Norwalk CT公司)开放建立气腹通道,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