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长必须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对学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事事都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同时,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用充满智慧与艺术的管理服务理念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威信;公正;权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07-01
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要摆正一校之长的位置,还要履行学校领头者的职责,不单靠权力,更要靠威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校长的威信比权力更重要。
威信是人群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德才兼备的人通过一贯的言行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受到众人尊敬和信赖。威信与权力不同,威信使人产生尊敬和接受的感受,威信在校长和教师中间不会造成心理障碍,而权力則使人敬而远之。威信几乎是每一个校长必须追求的品质。校长不立威,对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可能有任何作为。校长处理威信与权力的关系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遇到实际问题就会一筹莫展。
有人用“校长=能力 威信”来概括校长的特征。诚然,校长的能力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但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校长,除了拥有超群的能力,还需拥有非凡的领袖气质。这种领袖气质,通常被称为威信。
那么,校长的威信如何树立?
一、公平公正,信誉为本,树立人格威信
(一)治校公心加公正,办事公平更公道
学校教职工都有各自的岗位职责,如果校长不能出于公心,公正客观及时地评价他们的工作,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心灰意冷,直接影响到一个班或更多学生的教育状况。因此,对于事关荣誉、奖励、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人事任免等涉及教职工个人利益的问题,一定要公正对待。
(二)赏罚分明见成效,人格魅力现威信
校长要充分运用管理权,制定强有力的、切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用制度去规范和约束师生的观念和行为,并注意在执行过程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赏罚分明,这样才能树立校长的威信。优秀校长在策略思想上注重“治人治心”,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改变领导观念,理清办学思路,在策略措施上着重抓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制度管理的校风建设,在策略行动上着重抓改革,增加改革意识,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办学绩效。但这一切权力的运用,前提是我们每一位校长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义务感和责任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言传身教,以理服人。这样的校长会成为教师的榜样,被教师视作智慧的化身,在教师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二、情感待人,坦率真诚,树立情感威信
(一)爱群、乐群、利群
当校长,要把所有的教职员工作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要爱群、乐群、利群。所谓爱群,就是热爱你的集体,热爱你的同事;所谓乐群,就是要把与同志们共事,当做一种缘分,当做一种至高乐趣;所谓利群,就是敢于并善于为师生排忧解难,为师生谋福利、求实惠。情感威信来源于校长对教师的情感投入和双方的情感交融。所谓“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校长要有人情味,讲规定、讲原則是对的,秉公无私、不讲情面也不能说错,但是面对教师群体这一特定对象,还是要讲究领导艺术。要口勤腿勤,主动关心,走访问候,送去温暖,这样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
(二)真诚待人,坦率为事
坦率真诚是许多办学业绩卓著的校长所具备的特点之一。校长的真诚坦率,不仅是对下属,而且对自己领导工作中的缺点,也应敢于面对。校长真实正派的作风,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师生的信任,才能把学校真正办成社会需要、家长欢迎、学生喜爱的学校。
三、提高修养,严谨治学,树立学识威信
“经世致用”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校长现在更多扮演的是一线管理者的角色,我相信不是所有的校长都喜欢这样。我们中的大多数校长曾经是优秀教师,或是教学中表现出色,或是喜欢与学生互动,喜欢教学工作。他们有自己的方式来平衡管理技能、教学技能以及对教师的支持。现在,这些在一夜之间都变了,因为校长们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处理杂事和应对来自上级的压力,这个过程中需要校长提高职业技巧,尤其是能静下心来,潜心提高学识和修养,还要善于在教学中探询人类文明的智慧中获得乐趣,实现对自身人格的改造和完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所以我觉得只有不断升华自己的学养,完善人格,树立学识威信,才能彰显校长办学思想的个性特点。
另外,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事实上就是执行法律赋予管理机构的权力,这就要求我们校长执行过程中注意做到:
一、尊重他人,服务大众
校长要尊重教职工,让教职工在学校感到生活在大家庭中,心情感到舒畅,从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
管理也意味着一种服务。校长应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地为教职工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尽力满足他们的期望,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校长不要有对上级迎合、对下级训斥的两副面孔,否則只会引起教职工的怨恨。
二、兼听則明,宽宏大度
当校长,气量须大、心胸须宽,要记人之功、容人之过。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具有心胸宽广的“雅量”,这样才能善于吸收各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善于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也才能使自己不断地长本事、长智慧。才能团结各种性格的人才,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所有人才的积极性。
三、挑战自我,激情感染
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校长,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校长,必然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校长。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要有成功的渴望,要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校长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师,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融汇在一起,校园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学校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威信;公正;权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07-01
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要摆正一校之长的位置,还要履行学校领头者的职责,不单靠权力,更要靠威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校长的威信比权力更重要。
威信是人群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德才兼备的人通过一贯的言行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受到众人尊敬和信赖。威信与权力不同,威信使人产生尊敬和接受的感受,威信在校长和教师中间不会造成心理障碍,而权力則使人敬而远之。威信几乎是每一个校长必须追求的品质。校长不立威,对整个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可能有任何作为。校长处理威信与权力的关系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遇到实际问题就会一筹莫展。
有人用“校长=能力 威信”来概括校长的特征。诚然,校长的能力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但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校长,除了拥有超群的能力,还需拥有非凡的领袖气质。这种领袖气质,通常被称为威信。
那么,校长的威信如何树立?
一、公平公正,信誉为本,树立人格威信
(一)治校公心加公正,办事公平更公道
学校教职工都有各自的岗位职责,如果校长不能出于公心,公正客观及时地评价他们的工作,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心灰意冷,直接影响到一个班或更多学生的教育状况。因此,对于事关荣誉、奖励、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人事任免等涉及教职工个人利益的问题,一定要公正对待。
(二)赏罚分明见成效,人格魅力现威信
校长要充分运用管理权,制定强有力的、切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用制度去规范和约束师生的观念和行为,并注意在执行过程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赏罚分明,这样才能树立校长的威信。优秀校长在策略思想上注重“治人治心”,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改变领导观念,理清办学思路,在策略措施上着重抓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制度管理的校风建设,在策略行动上着重抓改革,增加改革意识,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办学绩效。但这一切权力的运用,前提是我们每一位校长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工作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义务感和责任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言传身教,以理服人。这样的校长会成为教师的榜样,被教师视作智慧的化身,在教师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二、情感待人,坦率真诚,树立情感威信
(一)爱群、乐群、利群
当校长,要把所有的教职员工作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要爱群、乐群、利群。所谓爱群,就是热爱你的集体,热爱你的同事;所谓乐群,就是要把与同志们共事,当做一种缘分,当做一种至高乐趣;所谓利群,就是敢于并善于为师生排忧解难,为师生谋福利、求实惠。情感威信来源于校长对教师的情感投入和双方的情感交融。所谓“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校长要有人情味,讲规定、讲原則是对的,秉公无私、不讲情面也不能说错,但是面对教师群体这一特定对象,还是要讲究领导艺术。要口勤腿勤,主动关心,走访问候,送去温暖,这样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
(二)真诚待人,坦率为事
坦率真诚是许多办学业绩卓著的校长所具备的特点之一。校长的真诚坦率,不仅是对下属,而且对自己领导工作中的缺点,也应敢于面对。校长真实正派的作风,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师生的信任,才能把学校真正办成社会需要、家长欢迎、学生喜爱的学校。
三、提高修养,严谨治学,树立学识威信
“经世致用”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校长现在更多扮演的是一线管理者的角色,我相信不是所有的校长都喜欢这样。我们中的大多数校长曾经是优秀教师,或是教学中表现出色,或是喜欢与学生互动,喜欢教学工作。他们有自己的方式来平衡管理技能、教学技能以及对教师的支持。现在,这些在一夜之间都变了,因为校长们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处理杂事和应对来自上级的压力,这个过程中需要校长提高职业技巧,尤其是能静下心来,潜心提高学识和修养,还要善于在教学中探询人类文明的智慧中获得乐趣,实现对自身人格的改造和完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所以我觉得只有不断升华自己的学养,完善人格,树立学识威信,才能彰显校长办学思想的个性特点。
另外,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事实上就是执行法律赋予管理机构的权力,这就要求我们校长执行过程中注意做到:
一、尊重他人,服务大众
校长要尊重教职工,让教职工在学校感到生活在大家庭中,心情感到舒畅,从而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
管理也意味着一种服务。校长应从大局出发,全心全意地为教职工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尽力满足他们的期望,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校长不要有对上级迎合、对下级训斥的两副面孔,否則只会引起教职工的怨恨。
二、兼听則明,宽宏大度
当校长,气量须大、心胸须宽,要记人之功、容人之过。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具有心胸宽广的“雅量”,这样才能善于吸收各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善于吸取各方面的意见,也才能使自己不断地长本事、长智慧。才能团结各种性格的人才,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所有人才的积极性。
三、挑战自我,激情感染
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校长,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校长,必然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校长。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要有成功的渴望,要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校长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师,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融汇在一起,校园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学校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